前不久,大概是10月下旬,马光远对香港电视台记者谈未来经济发展 :经济大循环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消费。11月12日,胡懋仁发表《经济学的最大目标是消费——这是一个伪命题》,进行批判。
对于生产与消费,我在《劳动论》有创造性的研究。我写道,就生产和需要来说,它们总是相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4页)无论是资本主义生产还是社会主义生产,无论生产者本身的目的是什么,社会化生产客观上都必须要为社会和社会成员的需要生产产品。如果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不是社会需要的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卖出去,不仅不能获得利润,资本家和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也不可能存在。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都须要符合社会和社会成员的需要,不同的只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满足需要只是为获得利润的手段,而对于社会主义,则是生产本身的目的。所以,我在《市场经济为什么要改革》表示:“我不认同这个标题,唯十分赞同文章最后讲的‘关注的是人’。没有人,就没有消费和生产,何来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不会有。为什么要改革市场经济,就是让人成为真正的人,要支配物,管理市场,不继续受市场支配,人为财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是人的发生发展实际。”
提出“消费是目标”不是今天,也不是马光远,西方早就出版了《制造消费者》书,在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后2008年12月3日。经济观察报发表了爱建集团独立董事乔依德《消费才是终极目标》文讲了缘由:“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令人担忧的是消费率 (消费在GDP中的比率)一直在下降,从1990年的62.5%下降到49%,而投资率(投资在GDP中的比率)却从1990年的34.9%上升到2007年的42.1%。消费率如此之低而投资率又是如此之高,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政府发现了问题,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但是,没有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什么改革以来,问题层出不穷,就在于缺乏理性思考。所有人都没有发现,或不愿意认识,为什么市场经济改革前,消费比重那么高,市场经济改革后,消费比重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什么呐?西方经济学回避了,现在中国也很少有人去想一想。我在《劳动论》里谈到了这个问题。下面摘录两节。
马克思《资本论》归结的资本循环公式G-W…P…W’-G’概括了资本循环全过程的三阶段,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全过程只有市场交换和企业生产两个环节。产业资本家首先用资本G在市场上购买商品W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在企业生产过程P中进行生产消费,生产出资本家自己不消费的资本商品W’;最后把W’拿到市场上出卖给社会换得G’,实现资本G增殖。到此,资本家就完成了它的全部生产过程,开始新的再生产循环。这里清楚表现了,资本家不消费自己的产品。斯大林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取得利润,至于消费,只有在保证取得利润这一任务的限度内,才是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在这之外,消费问题对于资本主义就失去意义。人及其需要就从视野中消失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单行本第58-59页)
“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而且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二卷第96页)在资本循环过程中,资本生产只是生产出资本产品W’,卖出W’实现资本增殖,W’的消费,是社会的事情。这表明,资本家没有完全完成他的产品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是不完全的生产。
分析资本循环公式G-W(A,Pm)…P…W’-G’,又可以看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生产的,资本家只是花钱买来使用。这又说明,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没有完成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而且生产要素也不完全是资本生产的产品。
生产的不完全性,是以赚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俱来的自身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
经济学家提出扩大消费来消除生产过剩。扩大消费不外是资本家的消费、工人的消费、社会的消费。资本家不能消费掉他们生产的剩余价值产品,“只要假定动机不是发财致富本身,而是享受,资本主义就根本上被废除了。”(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134页)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工人工资之差。增加工人工资消费掉他们生产的产品,就消灭了剩余价值,也从根本上废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国家消费,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对国家的债权,使资本牢牢地控制国家,保障国家的资产阶级性质,但是,国家也不能完全挪用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使资本停止扩张;国家无限欠债也会产生主权债务危机而产生世界市场和社会动荡,不利资本主义生产。
过去,资本家是排挤小生产者,开辟世界市场,通过扩大市场,扩大再生产,来消费掉剩余价值产品m。但是,为了消费掉不断增加的剩余价值产品而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反过来又增加需要消费的剩余价值产品。
资本主义生产不完全性,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成长期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并不构成社会经济发展障碍,相反,生产有了剩余价值,才有新资本用来发展生产,这“完全符合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及其特殊的社会结构”,但是,靠社会提供劳动力和消费产品的资本主义不完全生产,必然要受到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制约。
随着生产扩大,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分割完了,垄断造成“看不见的手”失灵的今天,“刺激消费”、“人口红利”这两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剩余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产业资本,游离于生产之外,投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成为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支柱。
但是,第三产业只要是以赢利为目的,就要求赚取剩余价值。所以,第三产业发展度很高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感到消费不足。“第三产业”不生产产品,却要占有剩余价值,从生产外部剥夺生产资本,危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来愈严重。
资本主义不完全生产,最终使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成为从生产之外掠夺生产资本的剩余价值的金融资本,资本虚化,第三产业,“知识经济”等相继产生,迅猛发展形成“虚拟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是不完全生产”《劳动论》第214-217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归结的资本主义生产总循环公式,包含G—G’、P…P,W…W三种特殊循环形式:

我通过考察分析,归结出的社会主义生产总循环公式也包含三种特殊循环形式:P…P,W…W,R…R。

社会主义生产总循环的P…P,W…W两种特殊循环,表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及一切社会一样,要生产物质财富。这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社会主义消灭了G—A,剥去了生产的资本外壳,从而使G…G’这个最典型最直接表现资本主义生产特性的特殊循环形式消灭了;而Wa…Ap…R(H+A),人自身生产的特殊循环形式R…R,进入社会生产总循环中,与G…G’的被消除,最清楚地表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特征和实质目的。在消除了生产的资本性之后,物支配人的G—A雇佣劳动转变为人支配物,Wa…Ap…R成为社会主义生产总循环,明白表现了社会主义生产不是一般的财富生产,是为人自身发展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生产。Wa…Ap…R是整个社会主义生产的主题、动力、目的结果。社会主义生产循环公式可以归结为:
(A+Pm)…P…(Wp+Wa),Wa…Ap…R(H,A)……Ⅱ
公式Ⅱ表现了社会主义生产总循环过程中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A+Pm)P…(Wp+Wa),是一切社会都存在的物质生产;第二层次Wa…Ap…R,是共产主义及其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特有的自由人生产。社会主义生产循环公式表明,物质的生产只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第一层次,Wp和Wa是中间产品,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人自身R,不仅是劳动力A的再生产,更主要的是,不断创造的扩大人的自由、快乐生活的时间和环境的H。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目的。第一层次生产为第二层次生产准备好资料Wa,第二层次生产是高层次生产,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是人自身,日益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都通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有效地完全利用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实现了。过去劳动异化为财富统治人,“人为财死”,社会主义公有制扬弃这种异化,恢复生产的人的本质。人化自然,自然人化。
一切生产都包括着两个生产要素即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m的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但是完全由劳动者生产,资本家不生产它,从市场上购买劳动力,总希望它供大于求,使价格尽可能的便宜。人的生产服从于资本增殖,劳动者不过是劳动力的生产机器,载体。大多数人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要。劳动者占有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就不同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都由劳动者承担,且不再是私人的事,而是社会生产的内容;生产不是为赚钱(“命令经济是这样组织的经济,即国家拥有生产手段,利润不是主要的动力……”——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96页),是为人与社会的发展。由于劳动者不仅是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同时是劳动力的生产者,在劳动者占有了社会生产资料之后,全部社会生产要素,都掌握在劳动者手中,可以按人自己的发展需要,由Wa…Ap…R决定(A+Pm)…P…W,合目的、按比例有计划地进行物质的生产,分配,消费。
自由人生产Wa…Ap…R(H+A)作为人的生产,扩展了生产概念。
现在经济学所说的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它们都是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第一、二产业之外的服务行业。第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早已有之,过去长期并未称为产业,到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才叫“产业”,因为它现在是资本家的主要赚钱手段。如果用公式来表示第三产业,就是G—(A+W)—G’,它消耗劳动力和物质,但不产出物质产品,或者说是以劳动力和物质为媒介,增殖货币资本。金融业直接就是G…G’。
马克思认为,只有能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但也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劳动的概念变了,只有不仅生产商品,而且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资本家才认为是生产劳动,“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工人。”(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556页)生产劳动概念在社会主义生产中,会不会有变化呢?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生产中,人的生产纳入社会主义生产范畴,成为社会主义三种循环之一,整个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物质生产范围扩大了。在社会主义生产中,不仅生产物质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为人的发展的劳动,同样是生产劳动。资本主义第三产业中的许多部门,——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等关系培育、维护、发展人的德智体的部门,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等关系提高人类生态文明部门,信息、文化、艺术、旅游等关系人类交往和文化娱乐生活的部门,这些部门的劳动,在社会主义生产中,构成生产特殊循环形式R…R的高层次生产。生产物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这个概念没有变,人也是物质,最高级的物质。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第三产业的一些部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只是附属于工农业生产。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旅游、信息等劳动,在GDP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也日益受到社会重视,成为社会重要事业。这是人类发展的必需,只是现在它仍然被限制在资本主义生产范畴内,作为赚钱的手段,是资本的产业;而对于大多数人,却因为没有钱不能受教育,没有钱不能看病,没有钱不能安居,没有钱不能……“第三产业”成了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制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把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生产的目的,生产的范围扩大了,财富的涵义也发展了。“如果所有人都必须劳动,如果过度劳动者和有闲者之间的对立消失了,——而这一点无论如何只能是资本不再存在,产品不再提供占有别人剩余劳动的权利的结果,——如果把资本创造的生产力的发展也考虑在内,那末,社会在6小时内将生产出必要的丰富产品,这6小时生产的将比现在12小时生产的还多,同时所有的人都会有6小时‘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有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等的广阔天地。”(马克思:《使用价值理论(1861-1863)第三册第280-281页)“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2页)“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值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生产目的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生产、生产劳动内容的改变。不仅承担物质生产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是生产劳动,现在第三产业中的许多部门的劳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就成为生产一种特殊的高级“物质”,即自由人的生产劳动。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用于生产物质产品的物化劳动将越来越减少,渐趋于零;而用于复归、发展人自身的人化劳动将越来越增多。劳动将主要为提高人的生活价值,是人的自由健康生活的需要。
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无节制地耗费物质财富,人成为财富的奴隶,“人为财死”。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是对劳动者劳动的剥夺,同时又是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人类生存条件的不断恶化。由于价值创造受到劳动时间的极限,商品价值与生产力成反比规律,命中注定了追逐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最终不能维持。
社会主义全部物质生产(A+Pm)P…W,完全是按自由人生产Ap…(H,A)需要的生产。“群众的剩余劳动不再是发展一般财富的条件,同样,少数人的非劳动不再是发展人类头脑的一般能力的条件。于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直接的生产过程本身也就摆脱了贫困和对抗的形式。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压缩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8-219页)社会主义创造真正的自由的人的生活条件。
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人本主义生产,较之于资本增殖的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真正的公平、正义、人性;在于它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是完全生产;在于它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与使用价值的生产成正比、与劳动时间的耗费成反比的规律,在增加财富的同时,逐渐消灭劳动;更在于它是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人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不断发展,不只是向自然界索取,同时还要给予自然界。因而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是持续的、健康的、科学的,不断提高人自身价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性的生产。
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自由生产。事实上,它被市场上那只“看不见的手”支配,不可能是自由的生产。工人,资本家都被资本所奴役,怎么能是自由呢?“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的彼岸。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耗费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926-927页)建立和扩大人的真正的自由王国,需要把人从必然王国的物质领域生产中解放出来。(“自由人生产”《劳动论》第276-284页)
乔依德提出“消费才是终极目标”,马光远说“:经济大循环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消费”,标题没有错,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充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问题在内容。首先,他们不知道,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生产,是不完全生产,它的产品不能自己消费,必须到市场上寻找消费者。这是市场经济(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解决而又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市场只是不同的生产与消费者间的媒介,本身不进行生产与消费。所以,两百年前资本主义出了《制造消费者》的书,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要 “刺激消费”,经济学家提出中国应当从“制造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都是人为地制造消费者。而今天中国的主要矛盾是“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是解决需求的不充分,提出“刺激消费”,不符合现在实际,文不对题,南辕北辙。再说,他们所谓的“消费”,不是生产生活的必要消费,正如非必要劳动没有价值的一样,非必要消费也不能使消费品实现其应有的使用价值,是消耗,浪费。
如何解决现在的有效消费不足的问题,必须改革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如何改革,应当多读点马列主义的书。
刘金华 2022年11月28日星期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