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阶级”的分析
时下,“阶级斗争”一语,一直为社会主流所诟病,诟病到竭力不让这个“词”出现。毛主席去世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曾经大摇大摆的招摇过市,一度也跃然纸上。是个人都看得出,矛头指向的是毛主席。如果不那么想,反而有点奇怪。他们想以此否定毛主席的阶级斗争思想。
不得不承认,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认识与判断,时下的“主流”认识与马克思、列宁、毛主席的理论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流观点,反映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
该文认为:“我们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不认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也不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确已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条件之后还会产生一个资产阶级或其他剥削阶级”。
说起来,这个“理论”也挺“新颖”、“丰富”,为前所未闻。
这里,独创了一个“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概念。
“阶级斗争扩大化”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包括毛主席的著述中,从来没有出现。是他们不会用,还是认为它不存在?不管是那种情况,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不同,恰恰反映了他们对“阶级斗争”认识的不同。
大与小、扩大与缩小相对,这是常识。
阶级斗争能否用“扩大”或者与它相对的“缩小”来表达,在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那里,没有发现。
无论是“扩大”,还是“缩小”,都是人的主观见识。这种认识,否定了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阶级斗争岂是谁想“扩大”就“扩大”,谁想“缩小”就“缩小”?那不成了它是可以人为左右?人所能做的,领导者所能做的,是因势利导,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认为阶级斗争可以“扩大化”的人,好像阶级斗争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些人的意识中,阶级斗争,或许本来应该,或者就应该有个“定数”作为“参照物”。对“定数”的扩大,或者缩小,都应该是错误的。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是“扩大”还是“缩小”,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
事实上,阶级斗争是变化的,本来也没有什么做“参照物”,甚至经验也不可靠。所谓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说法,是形而上学的说法,是唯心主义的认识。
阶级斗争是社会科学不是数学,谁领导的阶级斗争,才能够既不“扩大”,又不“缩小”,刚刚好?相信谁也没有那个本事。只有放弃了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不作为,在评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的时候,才可以说他们既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因为他们什么也没有做,因此,既不会犯“左”的错误,也犯不着“右”的错误。
即使是“暴风雨”般的“阶级斗争”,“天下大乱”、互相残杀,那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能说是日积月累的阶级矛盾“激化”了,一朝迸发。还不能说是“扩大化”。因为,找不出“扩大化”阶级斗争的人,没有人为“阶级斗争扩大化”负责。
至于有人借“阶级斗争”做个人文章,打自己的鬼主意,这也是“阶级斗争”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没有人阻挡的了。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阶级斗争”变的异常复杂。取消了“阶级斗争”那种人会销声匿迹么?不!他们同样会改头换面大谋其私,变的让人们不认识。他们的每一次的乔装打扮,都能把人骗的提溜乱转。
无论什么阶级,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动态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在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变化。其中包括,力量对比的变化,斗争策略的变化,斗争方法的变化,甚至在打击的敌人,打击的对象,也可能发生变化。
如国共两党角逐,不能说“剿共”时期、“内战时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了,“国共合作”时期的“阶级斗争缩小化”了。不过是暂时改变了斗争的方式。
阶级,只有强弱,不分大小。如,不能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谁比谁大,谁比谁小。只有在区分力量对比的时候,才可以、才能涉及到大小。
再说,以“大”、“小”区分和衡量阶级斗争则十分困难。困难到根本不可能。因为“大”、“小”本来就是相对的。没有“客观”标准。因此,就不能判断“大”、“小”。
“阶级斗争扩大化”一说,是个根本不存在的命题。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还说:反革命分子等“他们不可能形成一个公开的完整的阶级”。“完整的阶级”,的确也是一个新提法它的“新”,在于给“阶级”加上了一个不确定的、可以引发歧义的定语:“完整”的。因此,使得这个提法变的毫无疑义。不,只能把人们的思想搞乱。
这些新的“提法”,提出的其实是阶级是根据什么划分,划分的标准问题。
列宁有一个经典的、广为人知的阐述:“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伟大的创举》,1919年6月28日,《列宁选集》第4卷第10页)
从中可以看出,他老人家定出了划分阶级的依据,他划分出来的“阶级”,没有大小之分,也有没有“完整”与“残缺”的区别,老人家没有制定那么一个区分的标准。没有标准,没有依据,怎么区分?
从列宁关于阶级的阐述中,还可以看出,阶级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任何一个阶级,不可能单独存在。也可以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就是一对矛盾。从形式逻辑上说,阶级是一个集合概念。可以说是一切存在着的、具体他阶级的总和。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二者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无产阶级不可能离开资产阶级而单独存在,相反亦然。
这些新独创的和新的提法,的确反映的是一种新的思想。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还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修正?的确需要分析。不能“唯上”、不能“唯书”。
在社会主义社会,即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是不是还存在相互对立的阶级?这在理论上发生了分歧。
其中的分歧点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不是“确已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条件”。
毛主席不认为“确已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条件”。他说:“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等等”。“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
毛主席的认识同样与列宁高度一致。
列宁认为:“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 《列宁全集》4卷86页)
他还认为:“在货币消灭之前,平等始终只能是口头上的、宪法上的,每个有货币的人,都有事实上的剥削权利”。(《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41页)“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列宁)《列宁全集》10卷407页 )
对比毛主席、列宁的论述,再看现在的中国,“私有制”仍然存在,货币仍然无处不在起作用,甚至成为追逐的对象。在城镇,私有制工商业已经占有半壁江山。在农村,“分田到户”后的广大农民,恢复了“小生产”的社会地位。这是一股可以对社会、对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及小资产阶级产生巨大影响的力量。苏联与东欧国家发生的事实证明,只要共产党垮台,他们会迅速接管国家权力。砸烂“无产阶级专政”这块招牌。失去了共产党的领导的无产阶级,就如同一盘散沙。小资产阶级就会立刻改换门庭。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仍然存在。这些都是滋生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思想的条件。谁能一声令下,把它们消灭?
现在中国社会的现实是,毛主席去世不长,他担心的事就在中国大地发生,国际资本也已经流入,快速滋长出了一个“资产阶级”。虽然“主流”媒体还没有这个说法。迅速导致了“两极分化”却是连“主流”媒体也无法掩盖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硬说,不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会产生一个资产阶级或其他剥削阶级”,是不是就罔顾事实了?就有点“睁着眼说瞎话”了?
阶级,无论那个阶级,即使是被打倒,仍然可以爬起来,至少做梦都想爬起来,仍然可以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复活。何况,他们也仅仅是被打倒。他的残余势力还会长期存在。他们阶级固有的意识形态、观念会与他们长期共存。《四项基本原则》所列“反革命分子,有敌特分子,有各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刑事犯罪分子和其他坏分子,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新剥削分子”,难道可以脱离他们所在阶级而存在么?他们无不与一定的阶级相联系。
那些“分子”,只不过是通过“法律”分析做出的认定,可以统称为“犯罪分子”的人。这与通过“阶级分析”认定他们的阶级成分是两码事。
那些所谓的“分子”,也是一个个的人。在当今的社会,人们的政治色彩都没有退去。
再说,社会上不只有属于“犯罪分子”那一类人,还有属于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中间分子”、“落后分子”。不管处在什么社会地位,参加什么组织,无疑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对于“犯罪分子”,也是有区别的。如,有的不过是侵害某些个人的权利,如财产权、人身权。有人侵害的则是国家的权利,甚至是颠覆国家政权,侵害无产阶级专政。
诚如毛主席时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任何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列宁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割断把那些“分子”与他们所属的阶级之间的联系,显然就否定了“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入片面性。
那一个个“分子”,无论是“犯罪”的还是没有“犯罪”的,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归宿在那里?无一不属于特定的阶级。有的看似散沙,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迅速集结、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甚至可以摧枯拉朽。看苏联的解体,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实现了改朝换代。难道他们是一朝形成的么?那些资产阶级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其中有一些难道不是从共产党内部分离出来的?
事实上,同那些暴露的,已经受到惩罚的“分子”相比,还有危害更大的什么“分子”。他们千方百计地混入党政军机关,企图从共产党内部,党政军内部搞垮共产党及其政权,企图从共产党内部涣散、削弱、瓦解共产党队伍,目的是复辟资本主义,以把自己攫取的民脂民膏“合法化”。其中,有的被抓出来了,有的还继续隐藏着。说他们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恐怕已经远远不够了。有的,已经资产阶级化了,堕落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由人民代表蜕化为资产阶级在共产党内的代表。这些年来,从将军、封疆大吏,到中央领导层,挖出来的还少么?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时刻捏着一把冷汗,真的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能够得逞。毛主席说“资产阶级就在党内”,“走资派还在走”,没有说错。
资产阶级到底存在与否,到底在哪里?如果说当初毛主席提出的时候,人们看的还不那么清楚,还有疑问,那么,在今天,人们应该相信毛主席说的话是对的。
理论,固然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毛主席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主流”理论,有“幸”共同、同时接受中国社会的“实践检验”,结论是什么?应该有结论了吧?结论应该由谁下?
如何评估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形势?
阶级斗争是一种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阶级斗争,是个客观存在。不同的阶级在所涉足的领域,不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包括意识形态领域,都存在着斗争。这种斗争,无孔不入。斗争的阵地,无产阶级不占领,必然被别的阶级所占领,彼退此进,没有“中间地带”,没有调和的余地。斗争,只有激烈、缓和,残酷程度的区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