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是一面镜子
我没有看过《色,戒》,所以在《色,戒》的争论中,一直只是看,不敢随便发言。看多了,也就看出了的眉目。
下面我先说一说《色,戒》,如果不是这样,就把这篇东西仍进垃圾箱去。
《色,戒》是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据说,这篇被李安赞许为“既精简又精彩”的小说,张爱玲写了10年,灵感来自民国时期轰动一时的中统女特工郑苹如刺杀[汉奸]丁默村的事件。”“不知道李安是怎么改编张爱玲的同名小说的。当年台湾的小说家张系国批评张爱玲有美化汉奸的嫌疑。”
“汤唯和梁朝伟的激情戏是《色,戒》的最大焦点 ,其中3段高难度床戏堪称经典”,“正式被香港当局定为三级片”。
“李导把‘阴道论’——“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演绎得淋漓尽致,与事实和原著均相去较远,而看完的观众出来也只记得那三场床戏。但为什么非要用抗日的敌我双方来演?”
如果上面所引的评述不错,我很赞同长平讲的“那是一面银幕,讲述着当年的恩怨情仇;那又是一面镜子,映射着当下的世态人心。”的后半句,所以把“《色,戒》是一面镜子”做我的文章标题;而前半句,则正是《色,戒》这面镜子映出了他的心,这倒不一定是李安“阴道论”进入到了他或她的心里,而是映出了此类极力想用色和(钻)戒来腐蚀中国人的灵魂。
让长平、李安等和张爱玲一同去重温当年与汉奸的一段旧情吧,无须为此多费笔墨,我们要重视的问题是,为什么“正式被香港当局定为三级片”能够核准在大陆放演,有不少的观众,令主流媒体欢呼雀跃,《色,戒》这面镜子映射出了什么?难道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会是和汉奸一起在床上“和谐”的文化?
党的十七大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邓小平理论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体,我们来听邓小平怎么说吧:“确实不能低估思想战线混乱造成的影响。不是都拥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一些同志应当看看他们的错误言论、有害作品、低级表演在人民、在青年中间城产生了什么影响、什么后果嘛。一些正直的、友好的外国人士为此而替我们担心。当然也有人叫好。在大陆有人叫好,在台湾、香港和某些外国也有人叫好。奉劝这些同志在有人叫好的时候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人站在什么立场上叫好,为了什么目的叫好,也用实践检验一下嘛。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有的现象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坏处。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了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为了子孙,我做一回“下跪派”。
我也用长平的话来结束:如果《色,戒》不禁演,不批判、,那只能说《色,戒》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照妖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