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色·戒》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所以是一部好片子,因而不能用意识形态的眼光去进行批判。且不说意识形态无处不在,只不过是主张不同罢了;单说这‘人性的复杂性’,我们不妨来认真分析分析,看看影片的所谓人性复杂性究竟是什么货色。
我们老祖宗倒是说过,‘食色,性也’,不过这个‘性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而是人的‘本性’或者更明确地说,是人的动物性。所谓抽象的人性是不存在的,如果把人性的社会内容全都抽去,还能剩下什么呢?大概就只剩下人的生存本能,也就是动物性了。饿了要吃食物、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御寒,欲望来了要性交,这是所有动物的本性,人也如此;但人之所以是人,从而区别于动物界,根本就在于人不仅仅只有这些动物性,因此通常所说的人性不是来源于动物界,而只能是来源于人类社会,即人的社会性。如果只是反映人的动物性,那大可不必兴师动众拍什么大片,只要多拍些‘动物世界’就可以了,而且那要比什么 ‘大片’更精彩多姿。
人性复杂吗?如果仅仅谈到人的动物性,恐怕并不复杂。狼是要吃羊的,羊是只能吃草的,我们不会因此而感慨‘狼和羊的复杂性’;老虎是称霸山林的,我们不会为老虎吃掉了一头牛而研究‘虎性的复杂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我们认为很正常,不会费心去思考‘鱼类的复杂性’。我们会认为饿了吃饭冷了穿衣能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吗?所以,人性的复杂性根源就在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是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了人性的复杂性,或者说,正是人性中包含的社会内容才导致了人性的复杂性。如果没有人的社会性,作家们还能写什么呢?无非是动物世界而已,那还会有什么深刻的‘人性的复杂性’呢!其实,就是动物界也是一样的,比如猴群组成的猴子社会与老虎的家庭比就比较复杂,因此我们就可以研究其中复杂的‘猴性’。
这样来看,谈人性是决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的,人性的复杂性更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而人类社会复杂性突出地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分层性和阶级性,人类的民族性、阶级性导致人类社会发生激烈冲突,在激烈的冲突中每个人时刻都面临着抉择,人性也就在这激烈的冲突中显示出复杂性来。因此,要说人性复杂,人的阶级性,也就是人的屁股性,是其来源之一;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着不同的心思,对事务的看法也不会完全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冲突中就会反映出不同的人性,就像我们中国人的俗语所说,‘一阔脸就变’。这正如猴子社会中,猴子头领和猴子下属必然反映出不同的‘猴性’。
另一方面,我们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更多地来源于文艺作品。提倡反对什么样的人性,歌颂和批判什么样的人性,怎样歌颂怎样批判,等等,也和创的屁股性有关,作家不可能是‘超人类’,我们怎么会相信文艺工就可以在人类社会激烈的冲突中独善其身呢?因此,作家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就是他的屁股所坐的位置,和他对人类社会冲突的认识水平,决定着他如何描写人性的复杂性。于是,作家本身的社会复杂性使得人性复杂性的文艺表述更加复杂,或者说,一部文艺作品的人性复杂性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创本身在社会冲突中的人性复杂性。
用这样的人性复杂性来看《色·戒》,可以明显看出,在反映人性上,影片过多地强调了人的动物性,而模糊、淡化了在人性冲突背后的社会冲突;这可以从两部日本影片(《砂器》、《人性的证明》,崔永元的电影传奇节目中有介绍)的对比中看出来,在那两部电影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性的复杂,还看到了背后复杂的社会冲突。如果说《色·戒》的创不知道故事背后的社会冲突,那就是我们白痴;而创有意识地进行虚化处理,显然是有着自己的意图。看不到这一点而为之喝彩,只能说明我们自己对人性复杂性缺乏认识,这或者是我们只喜欢人的动物性,讨厌人的社会性,或者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人的社会性,不知道人类社会存在着激烈冲突。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恐怕这还得到我们这个激烈冲突的现实社会中去寻找答案,这,就不是本文的内容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