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痛心的《集结号》
一个参加过自卫反击作战老兵的观后感
贺晋屏(老山作战时任班长)
说实话,并未想看《集结号》这部电影,最终是女儿放假回家,从网络上下载后,才看的。
也许是从小就听着父亲讲打仗的故事长大,也许是亲历战争打下的烙印,一生不解军人的情结!对军事体裁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都有着挥之不去的偏爱。然而却对《集结号》这部不是军人的著名导演的军事体裁的作品,没有应有的兴趣,尽管《集结号》的宣传力度空前。
看过《集结号》后,是一种心痛。一介草民,不敢妄言忧国忧民,然而作为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文明古国的传人之一,怎敢轻忘匹夫之责!
电影作为文学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可以高于生活。但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和东拼西凑的所谓艺术再造,带给人们的会是什么?冯导,想过吗?
让我们从头开始欣赏:
影片的开端,九连在组织攻击,谷子地用大喇叭把敌我双方的态势交代的很清楚了.谷子地派出的“先去探探情况”的尖兵们采用的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当代特战队战术.几近于近距离集体自杀式的战斗队形的战术动作和标准手语.单就敌方守军的战术和强大火力,说明敌军的战斗力之强。相对比的却是作为进攻一方的我军毫无章法的进攻,及在作战时却是指导员与战场指挥员毫无意义的争执。在敌军强大的反攻势中,指导员牺牲,而这时占据着战斗上风的敌军却奇迹般地投降了.
我不知道守护着指导员遗体的那位战士是什么人,他说“让他们拿起枪,我们不接受投降!”。记得是在前苏联的保卫战中,因为德军对前苏联红军女战士舒拉的残暴,斯大林元帅下令,绝不接受这支德军部队的投降,凡遇到这个部队的德军,势必坚决消灭。在另一部战争体裁的电视剧《亮剑》中,曾多有战场指挥员李云龙违反战场纪律被处罚的情节。那些戏各有各的用意,一个是表达民族仇恨,一个是反映人物性格.
但《集结号》中的这场戏,想表达什么?战争的残酷?中国人人性的丑恶?还是为谷子地日后的“追问”作牵强的铺垫?就我所知,枪杀战俘的事情在解放军的历史上是几乎没有发生过的.我军对日本鬼子尚且优待,更何况是对同为中国人的"国军'!
在守旧窑场的战斗中,谷子地作为战场最高指挥员,不是去指挥作战,而是在阵地上跳来跳去救救这个伤员,看看那个牺牲的战士。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谷子地凭什么要剥夺另一个指导员王金存的生命权?为什么要将战友们的遗体全部炸毁?为什么???
这一场境,无非想表现谷子地对战友们和战士们的爱护和深情,同样是为谷子地后来的“追问”做铺垫,遗憾的是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战场指挥员的职责是指挥打仗。毫不客气地说,在这一场境中,谷子地的严重失职,直接造成46名战士的牺牲,战士们都是英勇的好战士,不怕牺牲的英雄,可谷子地不过是一贪生怕死的逃兵。我们看到,在医院中,活过来的谷子地是穿着别人的衣服被救的。试想,当谷子地打出最后一发炮弹,他的炮弹击毁了敌人的坦克,而敌人的炮弹仅只让谷子地受重伤,而重伤后的谷子地却能换上别人的衣服被救,那么受伤后的王金存呢,为什么不能获救,而谷子地要把他和战友们的遗体炸成碎屑?我不仅要问,谷子地有什么权利这样做?
如果说谷子地的追问,不是针对已经躺在墓碑下的老上级“你们怕被咬死,那我们呢?九连呢?”,而是那46个生命为什么不是烈士,我想都还可以让人能够接受一些。为什么他们不是烈士?因为“打完仗张政委亲自勘验过战场,他们死的活的都找不着!”。因为他们在谷子地的杰作中化成了碎屑。
抛开这些抠字眼的东西暂且不讲,我不能像戴旭上校那样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谷子地的“追问”,可我知道不但是“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不能接受谷子地式的追问”,谷子地 “这番充满个人意气的质问却让真正的军人无法接受”。对,是真正的军人都无法接受谷子地这样的质问,尤其是上过战场的军人们!谷子地所谓的质问,让那46名牺牲的战士的生命变得毫无意义,让他们的牺牲没有了价值!可以说谷子地无情地亵渎了战友们的生命和牺牲,你能接受吗?我不能接受,和我一起战斗过、流过血的战友们不能接受,躺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的上千名牺牲的现代军人不能接受,我想,为中国革命、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贡献了生命的那些无数的有名和无名的先烈们也不能接受……
因为,正是那46人的牺牲,那没有吹响的代表着撤退的集结号,让全团上千的战士的生命得已保全,让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没有无畏地牺牲,这还不值吗?
有人,还是军人吧,在质疑“那种高尚的牺牲,它的必要性,它的合理性”,我不禁要问,如果牺牲的是你,你会如何?你愿意你的死,轻如鸿毛还是重如泰山?
什么叫战争?我们都不想有战争,有牺牲,可是“和谐世界不是靠畏避战争能够实现的”,这其实人人都知道,都懂得,包括那些叫喊着“群众即使现在淡忘了牺牲精神,总有一天会想起来的,在必要的时势下”的人们。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到烈士陵园去祭奠过先烈们,看着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戴上帽徽领章就牺牲的一个个满脸稚气的战士,你会有何感想?他们就是“群众即使现在淡忘了牺牲精神,总有一天会想起来的,在必要的时势下”最大的牺牲品,无畏的牺牲!你不痛心吗?我们为什么要付出这样惨重的无畏的牺牲做代价?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们,你们是在尊重生命?尊重人性?尊重牺牲?尊重民生?还是在亵渎它们???
有人说,“集结号不是一部教育片,而是一部商业片,观众嘛,也不是政治动物。一部现代电影,它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其实就是说了一个故事呗。它呼唤了什么吗?”。还有人说:“集结号不是一部政治教育片,它说了一个历史上的故事,供大家来看来感受,它并未宣扬什么。”是吗?我很赞同电影作为艺术作品,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的定义。也许提出这些观点的人们暂时性的忘了,他们也生活在现实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导演冯小刚这样说:“作为《夜宴》导演,我本身没有立场,都是剧中人的立场;而作为《集结号》导演,我的立场很鲜明。电影里的人不是自愿成为烈士,在被动情况下,他们把命都搭进去了。”这位同志是这样说的:“我觉得,他就是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谷子地倒是呼唤了,但戴旭认为,他不应该那样呼唤。但问题是,他确实已经呼唤了,但戴旭的思想框框多了,否认真实的呼唤,而提倡一种理念的呼唤,这样就挺让人觉得有代沟了。”谷子地的呼唤就是“真实的呼唤”吗?是事实的呼唤?还有这位也说了:“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思考。”
没错,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我们且不论这个真实故事的原型的本身意义和谷子地原型人物的那种找到部队我可以向组织交代我的任务完成了的真正真实的信念、思想以及他对战友们真正真实的怀念,我只想问:那么《集结号》真实的呼唤是什么?这个被编改过的故事要让我们思考什么?导演想让观众们看到什么?
《拯救大兵瑞恩》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战争中人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生命的尊重。《集结号》让我看到的是剧中人和某些现代人被扭曲的所谓的人性及人性中丑恶的贪婪和自私。
对不起,对不起看到这篇文章(此可以叫做文章的话)的智士仁人们,我的观点未免偏激,也未必为他人所接受,我只想说,请尊重那些牺牲了的烈士们,让他们安息吧!请给予他们应该有的尊严和荣耀,请尊重历史,请不要借着所谓的人性的追问和思考,来亵渎他们的精神、牺牲和生命!
诚然,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历史造就的精神,在现实中不会原样继续。那么,当今现实正在大肆兴起的孔学现象呢?许三多现象说明的又是什么呢?“文官让他无法贪污,武官让他不能怕死,中国就有希望。”这话说的好啊,战略理论研究者,不去呼唤理念意识,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失职?战士因为人性不愿去牺牲,不知道这是不是你所希望的?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性?这是“思想僵化或者腐化”的原因吗?恐怕不是!所以,善良而渴望幸福的人们啊,少一点自私,多一点牺牲吧,让那些当祖国和民族需要我们牺牲时,勇于去牺牲的人们多一点安心,少一点痛心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