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反映和代表一个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无疑是一个经典艺术作品。这个经典艺术作品是唯一的。经典艺术作品一经诞生,就成为一个独立于创的不受创控制的独立文本——一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任人阐释和评说。在众多见仁见智、五花八门的阐释、分析和解读中,必有一种是最深刻、最深得该艺术作品精髓的解读——如海德格尔之于梵高作品《鞋》的解读。这个解读是为经典诠释。
一个经典艺术作品必有对它的经典诠释,抑或说,只有对它的经典诠释诞生了才能坐实其为经典。作品与其诠释之间有一种共生关系。经典艺术作品与它的经典诠释,是一个天作之合,它们相得益彰,必共同载入一个民族的当代艺术史和思想史之中。
笔者认为,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已获小品类一等奖),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状态,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时代精神的传神把握,无出其右者,堪称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经典。而笔者对它的深刻、独到而精彩的阐释和解读——《小品〈不差钱〉深刻揭示了当下国人所奉行的人生哲学——“有奶便是娘”[小品《不差钱》评析1]》、《丫蛋下意识地一声“我感谢你八辈祖宗!”喊出了无权力者对权力者的最恶毒的诅咒[小品《不差钱》评析2]》,就是一个经典诠释——历史必将证明。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它就是所谓的“左派”和“右派”之争。这两派在对同一个现象的认识和评价上,相互抵牾,水火不容,可谓泾渭分明。奇怪的是,笔者将自己对小品《不差钱》的诠释文章同时发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网站——左的《》和右的《天涯社区》和《天益网》等,几乎引起了左和右的人们的普遍认同和共鸣。而且我发现,笔者的文章和思想正在网络上以各种方式呈几何级数传播着。
这怎么解释呢?——只有一种解释:对一个经典文本的真正经典的诠释是超越左右之争的。换言之,经典文本及其经典诠释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2009,2,11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