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与“大东北”—— 寒辛
今年春晚最大的“亮点”就是小品“不差钱”,而这个小品推出的新人,就是赵本山的高徒“小沈阳”。其实这个节目没什么故事情节的,语言、笑料都为人物设计的,真的没什么可笑的,也无艺术价值。春晚走到今日这个地步,那是垄断的必然结果。搞一些低俗的小品、相声和高调门的主持人遥相呼应,也是难得一见的“两极分化”,而中间地带全然是中国文艺舞台的荒凉戈壁……
一个“小沈阳”被北侉子们推上了巅峰,本山老哥也该退了。春晚还没离去,央视新楼利用上元节,浩浩庆贺一番,就烟花炮竹这一栏就是百万,就是“不差钱”,不料乐极生悲,一场大火……我这个不会诗歌的也来了一首《寒辛》:“上元喜春庆,礼花引月沁,智窗胜一筹,乐极生悲情。水高没楼轻,传媒更无吟,尘烟已挥去,银子最寒辛。”意思是:元宵夜大庆,那礼花漂亮连月亮也沁头相望,最漂亮要数央视新址了,谁能想到乐极生悲呢?咳,消防的水柱却没有楼高,眼巴巴看着熊熊燃烧,传媒大王的楼烧了,谁敢胡说八道?大火终将不灭了,损失的是银子,银子也是寒心的罪魁祸首。
这不就有了一幅对联,上联 —— 除夕夜捧红小沈阳;下联 —— 元宵节火烧大文华;横批 —— 央视不差钱。你说,是不是《寒辛》呢?我是想“小沈阳”是东北人,不难想起了“大东北”……
我们这代人都知道,“大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然而“大东北”的衰落与“小沈阳”火爆,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如同美国底特律衰败与“痞子阿姆”的追捧是一个道理。记得儿时上海闵行新工业城兴起时,有多少“大东北老大哥”身影?他们就是我长大成人的楷模!使得上海的工业突飞猛进,成为共和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占全国工业产值的六分之一还强,对全国财政贡献是八分之一还强,而“大东北”给于的支持无疑是最大的。上海是中国的上海。
“大东北”又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有力的支持,照亮别人,燃尽了自己。我所知道的“大东北”从新中国开始那一天,国家加大对其投入,占整个国家总投入的40%还强。不仅仅是共和国重工业的基石,也是共和国军事装备发展的基石,包括飞机、火车、汽车、坦克、火炮、仪表、新式金属切削机床、电工、化工、冶金、电站、重型机械设备制造等都部署在“大东北”。紧接着转向上海、天津等沿海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中苏关系恶化后,工业化基础向内地发展,这一步称为“大三线”建设。也许从80年代不少下马的如“运十”、“歼九”、“直七”、“强六”等这些战机项目中感悟到中国离四个现代化并不遥远……
改革开放后一些不良文人开始攻击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创业道路,诬蔑为共和国建立与建设做出牺牲和无私奉献的几代人。他们怎能懂得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所经历中华大地所发生轰轰烈烈的一场又一场革命运动,经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硝烟烈火和血战征杀,其惨烈、复杂、跌宕与惊心动魄,闻所未闻。然而也只有他们才可能创造出共和国在与帝国主义争斗中走出建设新中国的恢弘之路。
现在的流行语中什么“经济崩溃边缘”?不管是谁说的,草民就想骂!只要你看看今天的“大东北”不就明白了?而今天“大东北”走出个“小沈阳”而不是“王进喜”,也让人彻悟“寒心与寒辛”。而在“小沈阳”的眼里,只有那位尊贵的“毕老爷”!整个社会也都看着“官老爷”!悲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