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现象”与《病梅馆记》
毫无疑问,春晚已经病入膏肓!
2009年的春晚,本应该是现实主义题材最丰富的一年,应该是好作品、好节目色彩纷呈的一年!08年,我们有战胜雪灾、特别是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气壮山河;我们有举办奥运会、圆百年梦想的扬眉吐气;我们有击败拉萨“3· 14” 等打砸抢动乱分子及背后各种反华势力图谋不轨的果断辉煌;我们有抗住金融危机及时到位措施的立竿见影;我们有台海局势平稳和缓、务实开拓的渐入佳境;我们有各条战线建设小康、打造和谐社会的赫赫捷报……所有这些,在最应该在这个舞台上展现伟大成就和风采的春晚,却没有任何积极、健康、向上、审美、愉悦、启迪的真实而艺术的反映!白瞎了这舞台!
整个春晚,喧宾夺主、喳喳忽忽、不伦不类、口误袭人、节目低俗、绝无精品!就“红”了一个“小沈阳”,胡说八道了一个《不差钱》!现在,还能有一个能给观众留下审美绕梁的节目吗?没有!一个都没有!现在,打开电视,不管哪个台,就是清一色的《不差钱》!想当年,84年春晚,不仅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一夜唱响九州,而且朱明英的《回娘家》、马兰的《中状元》、牛得草的《迎春曲》、马季的《一个推销员》、朱时茂与陈佩斯的《吃面条》、开始曲蒋大为等联唱的《恭贺新禧》、蒋大为的《要问我们想什么》、郭颂的《甜透了咱心窝》、杂技《转盘子》……总之,个个精品,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再看看09春晚,一无是处,就连舞台背景都弄得大红刺眼,堙没了演员的表演,太没有艺术性了,主次不分啊。
那怎么看“小沈阳”呢?是不是就一俊遮百丑了呢?
“小沈阳”不是俊,而是其丑可呕!他的流行,是春晚的悲哀、是文化的悲哀!
如何理解呢?
他的做作、他的不男不女、他的水平低劣咱不说了,一个演员,首先给我们的形象就应该是赏心悦目的、特有磁力的,最起码应该是过得去的!王心刚、王晓棠、严凤英、黄婉秋……英俊潇洒、婉约可人!就是演反面人物的 刘江 老师(《闪闪红星》中“胡汉三”)也是浓眉大眼、鼻直口方,且素养涵涵、演技纯熟!舞台演员,蒋大为清秀高雅、李谷一端庄淑秀、阎维文潘安之美、彭丽媛雍容典雅、宋祖英出水芙蓉……演员不能靠“搞怪吸眼球”,不是耍猴!现在的文艺,的确恰恰步入了这个歧途!我们的革命样板戏,个个精品,正气飞扬!现在,没有了!“小沈阳”居然肆虐起来!
该怎样比拟这一极不正常的现象呢?在此,我油然想到了清朝 龚自珍 先生写的《病梅馆记》,正可以完全诠释这一恶俗!
《病梅馆记》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又曰:“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又曰:“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痛曰:“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壮哉!
“小沈阳”就是这种“夭梅病梅”也!
我们需要“龚自珍”来诊治了,否则,长此以往,必邪气充恶,歪瓜错讹!
希望各电视台不要再播“小沈阳”了,也不要搞什么“模仿秀”了,品位和眼光,决定艺术生命!
希望“小沈阳”好自为之,多学习,没有文化底蕴,莫开博客,否则,狐尾露得更快!成名需要真才实学和苦练基本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必须是“真功”、“正功”,不能是旁门左道!
言辞切切,没有诽谤之意,实为心声,更为弘扬正气而曰。
黑龙江 陈烈 09.03.04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