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华杂博】6:《南京!南京!》竟唤不醒一些人的良心
麻生太郎到中国了。中国正在放映《南京!南京!》。有人在2009年4月30日的《联合早报网》上发布《勿让仇恨延续》,借他的朋友之口说:“把战争最残酷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将给中国年轻人的心灵带来阴影,把中日两国上一代的仇恨,延续到年轻一代人的身上,影响两国关系今后的正常发展。”其实这就是他的观点,他的文章的结论是:“若《南京!南京!》有我不认同的部分,就是它把过多的时间用来刻画残酷的战争场面,这么做的后果,无形中或许就如我友人所说,把中日两国上一代的仇恨,延续到年轻一代人的身上。”
从姓名看,杨永欣很像是中国人(《联合早报网》编者按:“《勿仇恨延续》杨永欣是本报广州特派员,非中国人。”《联合早报网》能发表我批判它的特派员的文章,我由衷尊敬),但是他却为日本屠杀中国人民表示同情,竟指责中国对屠杀的控诉,是“把中日两国上一代的仇恨,延续到年轻一代人的身上”!如果中国的确是仇恨日本,也无可厚非,中国人应当有自我反省,然而这是昧天良的话。
从历史上看,中国派过鉴真和尚去传过慈悲之心,没有人到日本去掠夺过,而日本却是远有倭寇骚扰中国沿海,近有“皇军”侵占中国半壁江山,抢烧奸杀无所不作,千万计的中国人的生命死于倭寇和“皇军”的屠刀之下。抗战胜利后,中国做了什么呢?杀过俘虏吗?象美国那样派军队进驻了日本吗?没有,而且,上一代为减轻日本人民负担,免除了日本对华赔款,几批接待日本青少年来华交流,哪有半点仇恨日本之意?相反,日本竟还侵占我钓鱼岛垂涎我东海油田。这些都看不见,却言“两国上一代的仇恨”,是无知,还是无良?
从《南京!南京!》来说,也看到“导演也通过一名日本小兵角川的重要角色,来反映在战争中小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无奈——尽管知道所做的事情是不对的,身为军人,他们必须服从上级,在人性和军令之间,他们进退两难。”编导表现中日两国人民不愿为敌之心如此良苦,却说在延续仇恨,是弱智,还是昧心?
说:“无论哪一场战争,其实都没有胜者或败者,其悲剧性在于人性的泯灭,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屠杀敌军的事件也比比皆是,其中就包括楚霸王项羽。”否认日本侵华战争失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看不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对邪恶的胜利,说没有胜利和失败,笼统地讲 “其悲剧性在于人性的泯灭”,这是不懂人性有善恶之分,还是要维护恶的“人性”?在这里,把日军对中国平民的屠杀,与屠杀敌军类比,还拿受害国来举例,把中国人民作为日本敌人,是认识混淆,还是制造中日两国人民敌对关系?
说:“在南京大屠杀中,中国30万老百姓被杀害;千千万万的年轻日本小兵也留下无法抹去的心理烙印,一代人的幸福就这么毁灭了,他们其实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真是奇怪的思维。被杀的千万计的中国百姓的生命不足惜,杀人的人却可怜:日本“一代人的幸福就这么毁灭了”!侵华军中确有许多人忏悔,但是,日本却把侵华战争罪犯的牌位供奉在靖国神社里,首相和阁僚常去参拜、献贡品,“向为国捐躯者表示谢意和敬意”,以庙堂之尊来延续“大日本军国主义”, 长存“武士道”精神,对此不置只字,是眼瞎了,口哑了?
我不否认日本军人中大多数也是受害者,但是,谁负这个责任?没有说,或者只是笼统地说是战争,只字不讲谁当为那场战争负责。通观全文和文章标题,暗指的是仇恨战争的中国人民,似乎中国人民当年不应该抗战。中国不抗战,就没有抗日战争,中国就不会死千万人,日本军人也不会受抗战之害,而毁了一生的幸福。所以,避免以后自己丧命,再使侵略者受害,中国人“勿让仇恨延续”。这就是给我们的忠告。
我也回应:中国人民希望和世界各国人民世代友好,也世代都要仇恨反人类的战争。还是那首歌的词:“朋友来了有好酒,要是豺狼来了,对付它的就是枪!
【链接】勿让仇恨延续
杨永欣 ( 2009-04-30 )
上周看了中国今年的大片之一、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南京!南京!》。
一起去看电影的新加坡友人过后说,情节和画面都震撼人心,导演陆川把战争最残酷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他认为,这将给中国年轻人的心灵带来阴影,把中日两国上一代的仇恨,延续到年轻一代人的身上,影响两国关系今后的正常发展。
我倒觉得,南京大屠杀是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电影人用这个题材来拍电影无可厚非。此外,历史的教训不能遗忘,电影人的出发点相信也是想告诫中国年轻人要以史为鉴,同时更加珍惜今日生活的和平和谐。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中,《南京!南京!》的处理手法算是比较巧妙的了。除了血淋淋、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日军对南京男性赶尽杀绝的屠杀、逼迫南京女性做慰安妇外,导演也通过一名日本小兵角川的重要角色,来反映在战争中小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无奈——尽管知道所做的事情是不对的,身为军人,他们必须服从上级,在人性和军令之间,他们进退两难。
从开始教堂一幕初次杀人的惊恐,到遇到妓女百合子的纯情,再到那句决定了教会老师姜淑云尊严的英文,直至最后看到慰安妇冰冷尸体堆在板车上的精神崩溃,导演都在小心翼翼地刻画角川的心路历程,直到他最终无法再承受战争的残酷和心里的自责,选择了自杀的不归路。
角川只是现实的一个缩影,经过二战的日本小兵中,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或患上精神病的大有人在。
无论哪一场战争,其实都没有胜者或败者,其悲剧性在于人性的泯灭,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屠杀敌军的事件也比比皆是,其中就包括楚霸王项羽。
在南京大屠杀中,中国30万老百姓被杀害;千千万万的年轻日本小兵也留下无法抹去的心理烙印,一代人的幸福就这么毁灭了,他们其实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要原谅并非易事,尤其是受战争摧毁的那一代人,但到了年轻一代,或许是该慢慢放下历史包袱和仇恨的时候了。
电影是个很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媒介,通过画面和音响可轻易激起观众的情绪,而不管现在或未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相信一直会出现。
我希望看到的是,电影人利用电影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来协助化解中日两国人民的仇恨,而不是停留在战争的残酷,不再前进。若《南京!南京!》有我不认同的部分,就是它把过多的时间用来刻画残酷的战争场面,这么做的后果,无形中或许就如我友人所说,把中日两国上一代的仇恨,延续到年轻一代人的身上。
历史不能遗忘,但也不必老想着最残酷的一面。
《联合早报》
(编辑:杨丽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