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庆旺«毛泽东旧居图片展»暨《毛泽东旧居考察记》
出版研讨会上的发言
金海林
在迎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90 周年之际,作为庆旺的老朋友能参加中央文献出版社、省作协、市委宣传部等多家举办的«毛泽东旧居考察记»出版研讨盛会,跟随追寻毛泽东的伟大足迹,缅怀领袖的光辉一生,分享朋友创作丰收的喜悦和快乐感到是一件幸事。
记得庆旺第一次外出考察回来,我邀了几个文友小酌,为他“接风洗尘”。桌上我说:“你的新作我一定要当第一读者”。庆旺是个守时又守信的人。果然,2009年11月中旬他把厚厚一摞清样稿送到我手中。接到书稿后,我是一气呵成、一字不落地读完的。并于当年12 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日那天写完了读后感«讴歌毛泽东伟大足迹的宏伟画卷»后改为«追寻毛泽东足迹第一人»。
我争做第一读者,不只是因为我们是相识、相交30多年的好友、文友,也不只是因为我和庆旺一样对伟人毛泽东怀有深厚的热爱、崇敬之情,还因为我对庆旺花甲之年,不辞辛劳,不远万里,“追寻毛泽东的足迹”的执着坚韧精神怀有感佩之心。
«旧居考察记»以深受读者欢迎的新时期领袖传记文学的样式,运用写生的方式,从一个生活侧面展现了毛泽东丰富多彩、起伏迭岩的光辉人生,是一部讴歌毛泽东伟大人生足迹的宏伟壮丽的画卷,一部集学术性、传记性与可读性于一身的力作,一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昭示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旧居考察准备相当充分可谓十年磨一剑
庆旺说:“‘追寻毛泽东的足迹’,到毛泽东去过的地方就地全面、系统的考察一遍,是我十年前就立下的宏愿,而且酝酿了十年,准备了十年”。这话我确信不疑。
据我所知,早在十二年前,他出版了100万字以纪实的手法反映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情怀的《毛泽东指点江山》(上中下)。这本书的出版,特别是第一次《杨庆旺领袖文学创作研究会》召开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明确了写作定位:“在诸多领袖中,只研究和写毛泽东”,“当写毛泽东的专业户”。自此,他把毛泽东研究作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即“毛学”对待,如同国人研究“孔学”、“红学”、“国学”那样开展专门研究、专题研究。为此,他十二年前在写作《毛泽东指点江山》时,就曾下决心“一定要把毛泽东走过的地方都走一遍”,但在退休之前有公务在身,他根本无法实现这一宏愿。
我知道,庆旺考察前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充分的。如果说,在前几本书的研究写作中,他就考察了一些地方,掌握了一些资料,已为此次“追寻”打下了好的基础的话,那么,这次临行前,他从思想到资料,从家庭生活安排到考察经费的准备就更加认真、细致、周到了。刚才庆旺介绍说,做了八个方面的准备。然而,在庆旺看来,重要的还是思想准备。他认为,这绝非一件可办可不办的事,而是一件一定要办的事,是件“只要我活着,就要把这件事办好的事”。他的决心勇气来自于他从小到大崇拜热爱毛泽东的领袖清结,来自于对领袖文学的酷爱和执着追求。在毛泽东研究与写作上,不仅“要超越自己”而且“要超越他人”,毛泽东去过的地方,别人没有去的他要去,别人去十个地方,他要去二十个、三十个,甚至更多。“言他人所未言,为他人所未为”,这就是庆旺多年坚持的为学为文的信条和座右铭。我在近些年的接触中已强烈地感受到,他是一位矢志为“毛学”研究与写作而献身的作家。
二、旧居考察是艰辛孤独的红色“朝圣”之旅
退休后,庆旺满怀着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带着“毛学”研究中一大堆需要考察印证的问号,踏上了崎岖曲折的万里征途,踏上了茫茫的“追寻”之旅、红色之旅、“朝圣”之旅。
一天晚上,庆旺给我发来短信:“我孤旅天下,追寻毛泽东足迹,收益颇巨,间或有孤独之感,现我正在壶口瀑布侧高柏小镇一人独酌;感慨多,且得四句,乃我之真实写照也,说与老兄,莫见笑:
一山一水一路走,
一步一趋一叩首,
一房一床一老朽,
一菜一馍一壶酒。
像吗?老弟杨庆旺发于黄河边”。
身在他乡的游子,不是逢年过节,而在孤独时也会思念亲朋好友。我能理解老弟孤寂的心情,“及时”回复说:“我清晨二点上厕所时发现有短信,阅后感慨颇多:
追寻毛泽东足迹,此举非比寻常,意义深远,‘收获颇巨’,顺理成章,它不仅会成为你老有所为的一大亮点和标志,而且成为华夏第一人,我坚信你一定能够实现‘高唱晚霞曲,大笑深黄昏’的夙愿。祝考察成功,平安归来!海林遥祝。”
说实话,收到短信后,我真的为好友老弟能在长达三年的考察中,以其军人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的气度,不仅战胜了艰辛,而且战胜了孤独,战胜了挑战而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
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手持一张介绍信,兜里揣着“追寻毛泽东的足迹”的条幅,不辞辛苦,自费跋山涉水走天下。在文坛日趋浮躁喧哗、功利化、娱乐化的当下,竟然还有肯于做这种“笨事”的作家,确实难得一见。所以,庆旺在神州大地上一路走来,受到那么多素不相识但与他有着同样的热爱领袖、崇敬领袖情结的人们,特别党史界的同仁们的欢迎、支持、帮助、尊重、钦佩、赞扬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
1930年,毛泽东在江西清江太平圩召开了“行军会议”,在该村住了两天。现年76岁的戴安华老俩口,是78年前毛泽东住地房东的第三代主人,对庆旺到他们家里走访考察,格外高兴激动,并十分热情地挽留他吃午饭,说:“毛主席在我家住过,这是我家的光荣,但他再也不能来了,你是研究毛主席的,是写毛主席的,等于代表毛主席的,你一定代表毛主席吃这顿饭。”此时的庆旺被家境困难、待人热忱、朴实善良的老人真诚的话语震惊了,感动得无言以对。“一荤一素、小米饭、自酿酒”。对庆旺来说,有生以来在哪家豪华酒店吃过鲍鱼燕翅,他不见得能记住,但“代表毛主席”吃的这顿不寻常的农家饭却是终生难忘的。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时住在清涧县枣则沟村,窑主吴进增老人临终时向后代交待:“毛主席住的地方,要好好保护,不要叫水冲了,不要叫人破坏了!”……这些一庄庄、一幕幕让他在“孤旅”中感到兴奋、激动,深受感染、鼓舞的人和事被他满怀深情地记录下来,写进了《考察记》中。面对考察后捧回240多部著作、7000多万字资料和四大本子300多人的题词、签名,他颇为兴奋而感触地说:“中国的老百姓对共产党,对毛主席是很有感情的!”在三年近十万里的“追寻”征途上,他从那些热爱领袖的人民群众身上吸取了无穷的力量,看到了研究写作毛泽东的前途与希望,他坚信自己的路子走对了,而且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深远。
三、«旧居考察记»是用心血写成的力作
庆旺说,考察中“我边去边问,边看边查,边想边记,每去一地考察之后,马上整理写作”。实际上,《考察记》的成书,是分两个阶段完成的。他走一路,写一路,三年中写了13本几十万字的考察手记。有时见缝插针,利用等车的空闲以膝盖当桌子写,多数是他不顾一天旅途的辛苦劳累,连夜在旅店宾馆里写的,“基本不过夜”。由于考察中有详实的“手记”,搜集的资料又比较丰富,选择的余地大,因此,回来后的写作自然很“顺手”。庆旺身患糖尿病,经过三年的奔波劳累,体重明显下降了,头发明显稀疏了,人明显变得憔悴了,爱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劝他放慢节奏,该好好休整一下再写。然而,他为了向新中国成立60华诞献上一份礼物,硬是把自己圈在“毛学馆”里,一心扑在写作上,白天不接电话,不参加任何应酬活动,晚上挑灯夜战,以每天6000字的速度,奋笔疾书,终于赶在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这天封笔了,以此表达一个花甲老人对毛泽东的仰慕怀念之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庆旺“寻访领袖足迹,研究领袖生平,挖掘领袖文化,光大领袖精神”的忘我拼命劲头,再次让我感动。
《考察记》结构匠心独具,写作走向耐人寻味。篇章结构编排大体以毛泽东一生生活经历的时间为轴线,以居住地为中心,以重大事件为亮点展开,而每一篇又都是独立成章的。在写作风格上,采取顺畅、有趣的叙述和白描式的平民化的文字表达,竭力避免枯燥纯理论阐述和考究性,注重作品的可读性、知识性和通俗性、普及性。本书覆盖毛泽东生前走过的二十二个省四个直辖市中的主要地方150多处,涉及全国几十个红色景区和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几十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书中有些东西让人耳目一新,有些细节出人意料,有些轶事鲜为人知,有些故事催人泪下,读后让人回味不已,深受教育。尼采说“”一切作品中,我只爱用他的心血写成的书,你能体会到,心血就是精神“。庆旺无疑是一位把生命的燃烧作为创作的信念,用心血写领袖文学的作家,《考察记》就是他的心血之作。我坚信本书的出版一定能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庆旺在《考察记》的前言、后记中,把退休后用三年时间全身心地从事毛泽东旧居的考察,称之为退休后的“一号工程”、“第一个课题”。我理解,庆旺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他胸中早已有一个退休后的“大计划”,不仅有“一号工程”,还有“二号工程”,做完“第一个课题”,还要继续做“第二个”、“第三个”课题。如果说,退休前他发现有“写不尽的毛泽东”,那么,退休后经过三年多的“追寻”,不仅使他在全国各地又找到了“无数的毛泽东”,而且使他在毛泽东研究与写作的道路上又开阔了眼界,感到“应当研究和写作的题目太多了,能够研究和写作的题目太多了”。因此,他对实现和践行多年前立下的“将毛泽东研究和写作进行到底”的誓言充满信心。
多年的相识和交往,我深晓庆旺是一个坚韧执着的人,一个认准了目标而永不言弃的人。在他身上,既有诗人的浪漫,文人的风骨,军人的气质,又有思者的睿智,学者的风范。已”。古人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庆旺是个善读者,更是个善行者。他多年来在坚持用双脚寻找人生的方向和座标中,早已尝到“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甜头。我坚信,庆旺在追寻毛泽东的道路上,一定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一定能够实现他“高唱晚霞曲,大笑深黄昏”的夙愿。我们期待这位毛泽东领袖文学创作“专业户”不久会有更多的佳作和力作献给广大读者。
20011年5月26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