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终于欣赏了《钢的琴》这部被誉为“2011年度最佳口碑电影”。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不错。首先,影片中的人物,那群东北重工业基地某铸造分厂的技术工,对自己曾经就职过的、现在已经“黄了”的国企,表达了一种难以舍弃的留恋,这和目前网上一些关于“国企是反人类”的论调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这群有高超技术水平的工人:铸工、车工、木工、油工、高级工程师、吊车操作工……在企业“黄了”以后再次聚到一起,想用一架自己制作的钢琴挽留主人公陈桂林的女儿——热爱音乐的女儿很有可能会跟自己的妈妈离开他,去和一个“卖假药”的有钱人一起生活。而这里的“女儿”,无疑是国企的一种象征。工人们显然不想她离自己而去,想用自己的技术水平、想用自己的技术水平打造的一架钢琴挽留住她……这就是影片的梗概。而笔者,当年也是华北某国企的一名压力容器操作工。但笔者对影片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对国企的留恋:
其实,早在8年前也就是2003年,笔者就曾经阅读过一些关于“振兴东北”的文章,那会儿我就知道,东北这个重工业基地出问题了。对于“振兴东北”,官方的说法是:这是新世纪初年,共和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征途中的关键一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而在我们中国,人们一旦看到“长期艰巨”、“历史任务”等字眼儿,大抵都会认为这件事儿“这辈子没指望了”……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依然留在本地、艰难生活的东北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华北人,笔者看到的更多的是:东北小姐、东北黑社会……东北这个重工业基地到底怎么了???
在这里,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其中有52个就放在了东北,东北重工业基地曾经创造了多少个新中国的“第一”: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第一炉特钢、第一桶石油、第一块铝锭……那么在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我国人均重工业产值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背景下,东北重工业企业竟然大面积地“黄了”、华北地区的重工业企业竟然也大面积地“黄了”……难道我国的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需要重工业产品?这种现象不是很奇怪吗?
这种现象不是很奇怪吗?
这种现象不是很奇怪吗?
这种现象不是很奇怪吗?
中国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以寻找,有一段文字或许可以给我们提示答案:
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大家知道,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
如果您认同这段文字的分析,那么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结论:原来是那些重工业企业“黄了”是因为效益不好、效益不好是因为产品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是因为失去农村这个最大的市场!那么,为什么改革开放后重工业反而失去了市场了呢?
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但是,这种改革除了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获得空前释放、粮食产量大增、万元户、乡镇企业昙花一现之后,再无令人鼓舞的消息出现……接下来的就是令人沮丧的“三农问题”。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再也难以向前发展。这一切无疑都可以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找到原因。
现在看来,这种经济形式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除此之外百无一用。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购买力不足,又怎么可能为我国的重工业、轻工业提供市场呢?一家一户,守着那三五亩耕地,种的都是普通粮食作物,也不是鸦片,收入能有多少?就算种的是鸦片,农民腰缠万贯,但耕地被分割地如此之细:自己家一亩地是小麦,南面一亩是苹果、北边一亩是桃树、西边一亩是红薯、东边一亩是蔬菜,属于重工业产品的大型农业机械能进得来吗?就算进的来,能开的起来吗?光剩下转弯了……
因此,东北、华北的重工业企业大面积“黄了”,根本原因是农村市场的萎缩,农村市场萎缩隐含的是苦不堪言的“三农问题”,《钢的琴》弹奏的是一曲属于工人和农民共同的悲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