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了。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文艺发展的新气象,重读《讲话》,再一次受到教育和启迪。我们深刻体会到文艺的发展、成熟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性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事关根本的文艺原点问题,必须给予持续关注,必须经常想、反复讲。
一、 原点问题是根本
文艺的性质、功能、价值、内容与形式等本源性问题是文艺原点问题,它是关于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类对文艺实践活动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认识,对文艺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讲话》之所以成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文献,就在于它对文艺原点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古今中外,针对“文艺是什么”这一本体追问,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讲话》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坚定地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因此,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寻找题材和灵感。这就从根本上厘清了现实与艺术的源流之分,为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讲话》并没有就此陷入“唯生活论”的偏见,将文学艺术作等而下之的处理,它同时指出,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既揭示了文艺难以疏离现实的本质属性,又阐明了文艺与现实的本质不同,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处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文艺原点问题,决定和影响着一切与文艺相关的其他问题。在文学艺术领域,原点问题与其他问题,是源与流、质与象、本与标的关系。抓住了原点问题,就是抓住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讲话》的非凡之处在于,它高屋建瓴地从诸多纷繁的问题中抽出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事实证明,《讲话》之后革命文艺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成功破解各种困难,创造全新气象,正是因为在这一核心问题上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站稳了立场。
文艺是什么?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怎样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如何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诸如此类的原点上做出怎样的回答,坚持何种原则,将直接影响到文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承认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认为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再现,文艺创作就能够回到根本,拥有不竭的源头活水;割裂文艺与生活的内在关联,片面强调文艺的自足性,文艺创作就容易滑入虚妄的唯心主义的泥淖。坚持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文艺就能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创造中成就自身的伟大;放弃服务大众,满足于极少数人的把玩、激赏,这样的文艺最终必然被历史所淘汰。而先进文艺与落后文艺的差异,社会主义文艺与封建文艺、资本主义文艺的差异,既呈现为思想价值、艺术水准的不同,更取决于在大是大非的重要原点问题上取不同的立场、做出不同的回答。由此可见,在原点问题上明辨是非,发出正确而有力的声音,何等必要,何等重要。
二、忽视和混淆原点就会出问题
原点问题是文艺创作的理论前提和根本规约。然而,在实践中,原点问题常常被当成简单的常识而忽视。原点问题和现实具体问题的密切关联,往往被其复杂性所遮蔽。对原点问题的正确判断,更是容易被混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文艺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就随之而来。
比如,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和支点,是对于文艺理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贡献。但一段时间以来,否定和消解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声音时有所闻。代之以片面追求所谓“纯文学”、“纯艺术”的理论主张和“无立场”、“零介入”的创作姿态。有意无意地规避或抛弃对文艺的社会本质的认识,不承认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个最基本的事实,放任以文艺的特殊性排斥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社会现象的普遍性这个最明显的逻辑错误,罔顾文艺作为人类实践分工应有的存在条件和价值归属。在对“回到艺术本身”、“为艺术而艺术”、“艺术的绝对自由”的极端推崇中,文艺似乎变成了孤生独长于人类社会活动之外、游离于社会价值坐标体系、不受历史发展普遍规律支配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文艺属性上刻意地“去意识形态化”,从根本上是在原点问题上本末倒置,其结果是使文艺远离了反映和观照客观现实的责任担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崇高目标,远离了伟大的艺术作品所需要的宏大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也远离了涵养文艺生命和生机的历史、民族和时代土壤。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但凡文艺,总是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的完整形态,从根本上是创作主体和接受客体的双向生成。文艺家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总是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总是要以唤起一定对象的审美体验为创作归宿,进而实现创作的意义。有抱负的艺术家,总是要致力去描写、服务和影响创造历史的中坚构成和主体力量,推动美好社会理想的实现,从而获得深广的社会效应和艺术价值。但时下,放弃对“为什么人”的严肃叩问却成为某些人追逐的时髦。改造社会、净化心灵、烛照时代的文艺理想退化为小众游戏、沙龙情趣、圈子癖好,甚至不再视“为什么人”的问题为问题,自诩什么人也不为,彻底沦为个人私语、直觉宣泄、自我陶醉、自娱自乐。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全部社会实践的崇高目标,文艺也概莫能外。更何况,文艺又具有特殊的性质和使命。不认真对待“为什么人”的问题,不仅会使令人景仰的艺术失去荣耀,更会失去存在的理由。今天,无论社会利益群体和文艺的接受对象如何多元化,为人民的立场、为“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胸怀,始终是文艺的至高境界。忘记了这一点,就难有无愧于历史和时代、为人民所期待和热爱的艺术。
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对于文艺至关重要。优秀的文艺作品,追求的是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没有无内容的形式,正如没有无形式的内容。艺术的形式具有特殊意义和相对独立性,是赋予作品艺术性和审美效应的重要手段。但终归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始终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而现在,一些人受到某些在语境上相去甚远、自身也存在理论缺欠的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影响,彻底颠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宣称“写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怎样写”,形式至上,沉迷技巧。由此炮制了很多玄奥诡谲的理论,却在基本逻辑上站不住脚。在创作中眼花缭乱,却难掩内涵的苍白,最终造成作品精神能量的衰减、社会意义的削弱。
在原点问题上背离本质和原则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在普及与提高的问题上,放弃最起码的责任担当,只讲经济效益至上,过度娱乐,迎合低俗;在文艺理论和批评上,否认标准、解构本质、冲淡价值,陷入理论游戏和话语狂欢,导致价值上的相对主义和艺术上的狭隘功利倾向,使批评失去品格、失去力量,等等。
时代在发展。文艺的健康生态是文艺样式的多元一体、多样共生。但这不意味着,文艺没有质的尺度、规律的约束和责任的要求。重申原点问题绝非“老生常谈”,而是为创造性、多样性寻找基本的法度和圭臬。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实践,不时梳理和厘清原点问题,恰恰是文艺清除困惑,突破障碍,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由路径。
三、在原点问题上,既要守正,又要创新
在文艺发展过程中,原点问题,应该成为永恒的主题,失去了对原点问题的观照和应答,就失去了对方向的把握、对本质的理解。在文艺发展面临重大选择、发生重要变化的关键时期,原点问题不能缺席。而在一路坦途、高歌猛进过程中,不时观照一下原点,校正一下方向,不但不会延缓进程,只能使前进的脚步更准确、更有力。
在原点问题上,既要有守正的勇气,又要有创新的自觉,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实践证明,在文艺发展史上,有些命题,是人类长期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它深刻地昭示着文学艺术的本体特征、内在属性,具有永恒的价值,并不随时代变迁而消殒。《讲话》中的许多经典阐述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文艺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为艺术而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些经典论断,是任何人在任何时代都难以否定和颠覆的真理。对此,我们必须摆脱各种时尚学说的诱惑,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我们今天纪念《讲话》,最核心的旨归,就在于重新吸纳这些历史的精华,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原点支撑。
在原点问题上,不能一味求新,要敢于守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一些原点问题的探索可以一劳永逸、没有发展。相反,在有些原点问题上,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这是因为,时代演进,形势发展,有些基于彼时彼地的原点阐述已经难以适应此时此地。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现实的发展和认识的进步,不断呼应时代,对一些原点问题做出新的判断和阐释。守正是对真理的坚持,同样,创新也是基于科学的态度。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探讨原点问题的基本原则。文艺原点问题的讨论,必须深深地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之中,而最基本的现实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实践。对西方的一些理论观点可以参考、借鉴。但是,这种参考、借鉴,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经过中国文艺实践的检验。而放弃中国文艺实践经验,离开“中国现场”去探寻原点问题,只能得出无用的或错误的结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