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名叫望红台
1934年深秋,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了后来被称万里长征的战略大转移。与多年来无数次出现的转战情形不同,被迫的意味是那样的明显;临走之际,红军不知道明确的路与方向在哪里,不知道根据地这一温馨的地在哪里。
红军这一去就是千难万难,红军这一去,根据地百姓也将面临千难万难的境地。秋雨绵绵秋风寒,这是自然的表现,也是心境的表现,“树树梧桐叶落尽,愁绪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几时人马再回山?”深情相送,又打心眼里不愿红军离开,一唱九叹,有太多的挽留之意,有太多的祝福之情。
虽然这里的人们已有心理准备,而当国民党军队进占之后,所实施的惨绝人寰的屠杀,仍然超出意料。——发生在两年之后的日本实施的南京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史的耻辱,是人性恶的极致;而日本人至今在这一罪行上挑战人类基本良知,仅此一点,日本民族就没有资格在世上抬头行走。关于人性之恶,如果说德国人屠杀犹太人、印第安人,日本人南京屠城,是一种顶点的话,那么,还未达到顶点的恶则是比比皆是。国民党军队和他们的“还乡团”在中央根据地实施的残暴的杀戮就是一例。那些用放大镜来寻找中国人民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翻身道路中的曲折并津津乐道、并用以作为历史的全部而实施攻击的人们,对于这里是不愿去“计算”的,他们最基本的态度是视而不见,他们背叛的何止是起码的良知!也许在他们眼中,这里“乌合之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1947年3月,蒋介石的军队进攻延安,毛泽东主席为什么坚持不愿离开陕北、不愿过黄河?研究者和当事人都在说,是为了减轻其他地方的军事压力,把国民党胡宗南的二十几万军队牵制在那里。这个理由可以成立,但是我以为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时任弼时就坚决不同意毛主席留在陕北,担负指挥西北野战军作战任务的彭德怀也不同意,他的理由是充分的:部队要对付十倍于己的敌人已经够吃力的了,主席留在那,还要负责保卫中央的安全。一直到陕北局势发生根本性改变,留在陕北指挥各个解放区作战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使用的都是化名,其实是否留在陕北并不能对牵制胡宗南部有太大的帮助;在转战陕北之初,周恩来特意在群众场合公开露面,过了黄河到达晋西北,这一迷惑敌人的做法也在反证着留在陕北的必要性不是很大。毛主席在陕北期间,为新华社撰写的社论、新闻,是通过随行的四大队电发位于太行新华社总社,再发布出去的;后者使用的则是“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毛主席之所以“一意孤行”地留下来,不惜以身犯险,其实当时他就说出过他的理由:陕北这块土地帮助了人民武装,现在这里遭难了,我们就走,算怎么回事!要对处于患难之中的陕甘宁边区人民以鼓舞。我想,这番话里大约是包含有红军当年离开中央根据地后,当地人民所遭受的苦难的不忍。这里,展现的是毛泽东的人民性和最深沉的大爱。
十送红军,是不愿,是不舍,有挽留。在粉碎国民党军队三次“围剿”后,以赣南、闽西为主的中央根据地连片形成。中央根据地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树立起了一面伟大的信仰的旗帜。它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形成了人民军队的军魂,探索了党领导人民的基本政治制度,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制度框架,中央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之地。
送红军,是不舍,“双双拉着张茧的手,心像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早日传捷报”;挽留中更多的是颂扬。“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紧紧拉住红军的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红了天。”送红军,挽留中有太多的期盼,“问一声亲人红军,几时人马再回山?”“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早回乡。”
十送红军,是悲,但不是悲伤、悲哀,而是悲壮。“十送红军望月亭,望月亭上搭高台,台高十丈白玉柱,雕龙画凤放光彩,早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自己的党,共产主义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信仰,党的各种变化与我们都息息相关。
以上,写于2012年10月,写了就写了,却没有了发出去的平台。最近因有电视剧《十送红军》,就翻出来看看,记录的是自己当时的心境。加之最近重读《西行漫记》,很有些触动我的地方,摘录一二,算是连缀成一篇新文字吧:
在进入保安前的最后一天,斯诺在村子里“考”孩子们,问那些富人为什么跑了,跑什么。孩子们回答:“怕我们的红军!”这让斯诺很震惊,一个农村孩子说“我们的”军队。这也让我现在读来很感动。
1936年10月,在红军中间生活了将近四个月,斯诺要离开保安了,他很伤感:“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当他到西安时,西安如临大敌,相比较在保安和其他地方见到的场面,“这生动地说明谁真正的害怕人民,谁信任人民。”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