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星,作为《十送红军》这个系列故事的最后一个主人公,在上一个故事,即贾学会全班冒死“送小满”的路上仓促悲凉地现身,与其他的剧中人不同,当他现身的时候,就已经是将死之人,饰演高福星的罗晋因之也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再向他为数众多的粉丝耍酷扮帅。
他已衣衫褴褛、面目憔悴,且行动困难。
其实,稍微熟悉一点儿历史的人都该知道,所谓的红军长征,并不是一次百分百计划好的旅行,否则,蒋介石的部队也不必一路不停地围追堵截,只须在延安城门前布设重兵,待红军劳师抵达后一举歼灭即可。
所以,高福星一出场就声称的走过六盘山进入延安城而完成最后长征那些话语其实有更多的象征意义,比如是一个苦难阶段的结束,再比如是革命胜利的终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红军长征达到延安确实是中国革命一个重要时间结点,但从当年的状况分析,甚至连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这样的领导者当时也只能认定,红军到达延安只是获得了暂时的安全,未来迎接他们的将是什么谁又能真正知道?
因之,其实编剧、导演如此这般地创作这个故事,是在为观众故布疑阵,即让高福星高喊着“中国工农红军福星高照”壮烈地牺牲于“延安门前”,让高福星与成百上千的红军战士死后化身延安门神,这样的故事性的情节,根本上是一种象征的手法,而真正的长征,从来就没有过终点。
正如,哪里又是“延安门前”?
若将当年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与今日仍由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又可以说,高福星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那个长征的终点至今仍然没有到达,或者说,为了那个真正的终点,现在和未来仍然需要无数的高福星为之前赴后继、流血牺牲。
高福星在故事中的“任务”是收集许多位牺牲战友的遗愿,连成“一个重伤员的遗愿清单”,然后一个一个地替他们还愿,我们看到剧中被罗列出来的那些伟大烈士们的个人遗愿又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给父亲敬酒、看看日出、向过去的战友道歉,还有人让他将一株小花送给最勇敢的红军战士,等等,但这每个小小遗愿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大写的生命。
所幸,剧中的高福星终于替所有的战友都还了愿,并也完成了自己的遗愿――勇敢地战死在延安门前,当看至高福星牺牲时,我们这些后来人是否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许多年前那些出生入死的烈士们留下的那些一个一个遗愿,我们是否真的给他们还清了?
曾经出演过众多偶像题材影视作品的罗晋,这一次为我们奉献了最不像偶像的朴实无华的颠覆表演,他为表现人物的将死状态,在拍摄过程中以嘴唇破皮、皴裂苍白的形象出镜,凭借精湛的演技将一名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淋漓呈现,可以说,他的有力表演为这部史诗巨作留下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尾。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罗晋篇章”作为《十送红军》的大结局,更像是让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史诗最后却拥有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结尾,那群每天都行走在生命边缘的叫花子一样的战士的每一个遗愿,以及每一个遗愿的还赎过程都是那么的大浪漫,从钟石发父子五人壮烈牺牲开始的这一大段长征故事,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倒下了那么多的仁人志士,但他们开始这段长征时心怀的那种大浪漫却一点儿也没有因之减色、变节。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观众为之留下如下令人印象深刻评论(对不起找不到的名字),正可借用过来为我的“十评十送”做一个大浪漫的结尾吧:
片子是现实主义的,朴实的故事和人物,叙事的细致琐碎,真实残酷,又美丽哀愁,颠覆了以往的宏观铺陈。片子又是浪漫主义的,延续了诗词组歌的艺术境界,诗意的描述与渲染中,革命的理想主义与人性的光辉交织闪烁,动人心弦。
那场裹挟了不同阶层人们的革命,那支死了数万人在长路上的军队,有一种为信仰坚持战斗而牺牲的力量和精神,如星光一般灿烂,如诗一般美丽。突然意识到,诗意,正是革命的特质。磨难与挫败,是诗意的催生剂。无论在哪个年代里,革命都是诗意的,充满了魅力,召唤着那些热血儿女奔赴她的怀抱。
或许,革命,即便是失败的革命,是不成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革命,是后人不断质疑不断反省的革命,但那些为了改造世界而斗争、为了从黑暗中走出来迎接美好曙光的人们,他们的精神永远感召人,美丽而不朽:
你可听见人民的歌声?
愤怒的人们不愿再沉默为奴。
当心跳与鼓声激荡回应,
呼唤着明天新时代的来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