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同志要来这部电影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观看,近日得闲暇,终于学习了一次,收获满满。我们说,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当这些光环笼罩在马克思头上时,我们往往升起了无限的敬仰。但问题是,马克思为什么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呢?为什么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呢?为什么像毛主席这样的天才级的人物在经过实践、对比、思考之后,最后也选择了马克思呢?从电影《年轻的卡尔·马克思》中,我窥探到一二,愿与同志们分享。
在《毛泽东传》中又这样段非常精彩的记载——毛泽东接着又阐述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我们说马克思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看完电影,脑子里回想到的主题,都在毛主席的这段高度精辟的讲话中。
一、马克思不是天生的
电影开篇就是林木盗窃案,这是马克思立场转变的很重要的一个经历,马克思不是天生就站在无产阶级这边的。那时的德国,不少居民想到山林中去拾些柴草,但却被认为是“盗窃”,政府动用军警的力量来枪杀底层民众。马克思感到十分气愤,他便在《莱茵报》上写了一系列文章严厉抨击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与议会唱反调。结果,自然被军警驱离,开始了他一生的流亡生涯。当然,也与他曾经的同事决裂,从此走上了不与统治阶级合作、妥协的革命者之路。
马克思是在勤奋学习、努力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无论是生活的清苦,还是一次次的驱逐漂泊;无论是大英图书馆的冷板凳,还是一场场令人焦头烂额的辩论会;无论是理论扬弃时的痛苦与欢乐,还是实践之中的挫折与成功——马克思一路走来,最终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二、无产阶级成就了马克思
无产阶级需要马克思,是无产阶级在召唤马克思!面对风起涌云的1848年的欧洲,无产阶级需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不能只有对现象的批判,我们需要追问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什么?
无产阶级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依靠什么样的力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取得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改善?自发的斗争已经归于失败,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空想社会主义、工联主义、无政府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平主义等等五花八门的思想,哪个是真理,哪个能最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胜利呢?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也是马克思在当时必须回到的问题。《共产党宣言》的后半部分,显然结合欧洲当时的情况,给出了绝妙地又非常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回答。
我们不仅仅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建设一个新世界,那么新世界的蓝图是什么,我们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设计畅想是什么样的呢?
所有的这些必须要有潜心的研究,要有哲学、经济学的积累,要有对历史经验和理论的总结,要有丰富的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时势造英雄,马克思在这个时代诞生了!
由此可见,是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造就了马克思,马克思当之无愧地承担起了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这是人民史观应有的态度。
那么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中,马克思被“证明了是对的”了吗?当我们对比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无产阶级斗争历史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显然能轻易得出一个结论——“马克思是对的!”
就像今天的中国一样,我们同样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鲜明的理论指导,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真正的力量源泉和斗争的战略策略。
三、敢于斗争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电影则是对马克思这一经典论述的从后到前的用镜头演绎了一遍,是工人阶级作为人要发展的追求,自发组织起来抗争,但因为没有理论的支撑,所以一次次失败了。而透析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马克思主义,一旦通过政论美文《共产党宣言》说服了群众,那么这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就能改天换地——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从井冈山的斗争到重上井冈山的思考、实践……
恩格斯说服并感动了他的女友,她的女友说服了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愿意会见马克思,马克思说服工人抛弃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真理就是在辩论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没有说服他在《莱茵报》的同事,马克思没有说服那个使用童工的资本家,马克思没有说服魏特琳,马克思也没有说服蒲鲁东、巴枯宁……但这些失败,只能使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对前人的思想有所扬弃,从而将人类的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四、为什么是暴力斗争
其实影片末尾恩格斯的演讲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些资本家不会把我们工人当成兄弟。我们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只能靠我们自己,而且只能靠我们自己团结起来斗争。依靠上层发善心,永远不可能真正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近期很火的《黑豹》依然在宣扬博爱的价值观,劝人向善,不要反抗,殊不知奥巴马能成为美国总统,本身就是黑人不断反抗的结果。当瓦坎达国王在美国置地要与世界共享他的黑科技时,其实本质是与前殖民者的妥协,和美国一起压迫自己的黑人同胞。哪个在同样的篮球场打球的小男孩,命运又会得到怎样的改变呢?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自己的底层地位吗?历史已经证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技术的进步只会造成对无产阶级更深重的剥削。
要重新分配社会财富,资产者也绝对不会轻易妥协,这就是最大的矛盾冲突。毛主席说,是蒋介石先杀了人。
五、关于同志情和爱情
这部电影让我更深切地明白所谓“伟大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阶级立场之上的,无论是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调查的感性写作还是马克思对德国民众苦难的哲学关照,他们都有一颗为天下劳苦大众服务的火热之心,这颗心让他们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他们的相互赞赏,绝对不是出于礼节的吹捧,而是通过文字传递出来的真心的共鸣,正如毛主席与周总理当年的“神交”。共同经历风雨磨难,共同参与工人斗争,共同写作《共产党宣言》——
电影中,恩格斯的女友玛丽在被燕妮问到要不要生个孩子时说:“他(恩格斯)可以和丽兹生一个。”她们作为有觉悟的女性,在对待爱情的私人占有上,也有了新的思考。
2018年3月19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