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从殖人审美到以倭代唐,文化渗透有多严重?

木白舌甘 · 2022-07-11 · 来源:新潮沉思录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艺术与科学都能创造身份认同与凝聚力,却早已被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彻底资本化了。如果对时尚杂志或影视造型有较多关注,就不难发现,该行业大多的项目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形成了文艺的垄断。影视娱乐和时尚行业对外都展现着光鲜亮丽的形象,让人觉得相关从业人员大多都会收入不菲。

  从历史的层面看,资本主义制度培育了艺术与科学的典型特征。时尚,一个源自英文fashion的舶来品;时尚行业,作为一个完全隶属于西方话语体系下的行业自传入中国之始就似乎引领着某种潮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与影视娱乐行业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大众轻松快速的接受了它的到来。自杜嘉班纳辱华事件起,时尚圈内“黄祸脸”形象的“创作”开始引起大众的关注,这才惊觉我们早已被西方的时尚审美渗透已久。

  国内时尚行业现状

  国内时尚杂志大多为西方杂志的中国版,内容大多以所谓国际流行趋势、国际奢侈品牌秀场、艺术展览等为主,几乎很难看到系统的传播中国传统服饰和优秀文化的内容。即便近几年不断涌现了一批国内自主设刊的时尚杂志,但其在形式、内容及整体运作上,依旧和其他中国版杂志毫无区别:同样的摄影师,同样的服装造型师,同样的妆发师,同样的“割韭菜”模式,唯一的不同大概也只有拍摄的明星不同。

  时尚杂志为获得更多关注(赚取更多利润)而拍摄明星封面的运作体系使得一批时尚摄影师进入大众视野,而这些摄影师大多是受西方艺术体系影响的一群人。为迎合西方刻板印象而拍摄“中国十二色”、“少先队员”等“作品”的陈漫,某国际超模居然还把其中一幅摄影挂在自己上海的家中。

  某张姓摄影师,自述儿时曾学习国画,但却受日本文化影响极深而拍摄出众多散发着满满日式风格的作品;也打着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噱头,用各种拘泥于形式的猎奇符号拍摄了一个又一个东方主义殖民视角下的“佳作”(例如其作品《浪漫中国》部分摄影成片,充斥着上世纪西方人眼中刻板印象下的中国,即使作品简介是“革命年代的爱情”),但时尚行业却为其树立起了运用东方美学“独特风格”的头衔,使得众多摄影或时尚爱好者和服饰品牌争相追捧。

  在笔者看来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摄影师往往在行业内部树立了较为绝对的话语权,在其各种作品的影响下,处在学习阶段的各高校学生们认为这就是摄影和妆造的“新中国风格”而进行参考、模仿,循环往复,导致现在的中国风商业摄影大多都充斥着类似的风格符号。

  而下面这两张成片是最令笔者疑惑和气愤的。第一张的的置景效果,硕大的红色五角星居然与日本浮世绘元素放在一起;不知是否是笔者过于“敏感”,第二张“元素”很像党旗,党旗是可以被这样使用的吗?

  即使是以“中国风”“写意”“工笔手法”而获得关注的摄影师,依旧逃不开在文化知识上的忽视而将枯山水充作唐风。以中国文化为灵感为噱头为旗号,拍摄的成片、杂志封面却根本不隶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系,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同时笔者认为,在每一个完整的“作品”运作背后,服装造型师、妆发师等都无法完全脱开责任。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在服装设计领域,“新中式”成为一个服饰潮流的关键词,但只要稍留心观察便会发现,“新中式”大多是中国元素简单直接的使用,是旗袍、盘扣、仙鹤、祥云等各种元素的堆砌结合体,而没有在形制(款式)和风格意蕴上做足够深入的研究与变革,部分品牌在造型、宣传图上也多多少少带有日式风格。

  大部分国内独立设计师纷纷自诩是“阳春白雪”,拿着从国外学习的一套西方的思维模式来表达自己所谓的“艺术自由”,同时还呼吁大众给独立设计师品牌多一些关注,又“感慨”国内的创作环境不友好。笔者自始至终都认为,一方面,不是国内的创作环境不友好,也不是大众没有给予关注,而是大部分设计师从未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意蕴所在,没有设计出真正具有变革性、彰显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国风格意象的服饰产品。

  另一方面,独立设计师高昂的产品价格是无法做到下沉市场的,我们回顾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就会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都是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生产的,而生产它们的艺术家依附资产阶级的成员,那是他们的艺术,不是底层人民的大众艺术。同理,时尚本身也从不属于底层人民,它的产生与存在本就是为巩固上层阶级的利益而服务。

  即便国外服装品牌抵制新疆棉事件曾一度在网络上掀起高潮,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国内舆论一直处于一种立场不坚定、不明确的状态下,各类辱华事件似乎已被遗忘。杜嘉班纳的产品依旧可以默不作声地刊登在时尚杂志上,各网红博主依然为某些抵制新疆棉的品牌站台,甚至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纺织工业都与抵制新疆棉的品牌之一展开了所谓的“手艺设计师培训项目”,而培训的内容则是少族民族手工艺。说来可笑,自己国家少数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居然需要去与一个抵制新疆棉的国外品牌进行合作。

  古装影视剧造型大多是已经牢牢掌握行业内绝大多数资源的港台造型师进行“设计指导”,行业内的内地影视妆造师又极有可能受港台造型师的影响,影视服装“以倭代唐”“以韩代明”的现象层出不穷。近期播出的网剧《我叫刘金凤》,极其明显的日本服饰引发了众多不满,但丝毫没有引起各方重视;在置景道具方面,日式庭院、食品等更是数不胜数;

  总会有一些人以“反正也是从我们这里传过去的”的类似话术来对提出问题的一方进行“小题大做”的指责。不论他国的文化、艺术、服饰等来源何处,在多年的发展中早已形成了他们独有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体系,与中国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绝不是可以为上述行为开脱的理由。

  被垄断的话语权

  艺术与科学都能创造身份认同与凝聚力,却早已被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彻底资本化了。如果对时尚杂志或影视造型有较多关注,就不难发现,该行业大多的项目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形成了文艺的垄断。影视娱乐和时尚行业对外都展现着光鲜亮丽的形象,让人觉得相关从业人员大多都会收入不菲。

  恰巧笔者曾在时尚行业有过极为短暂的实习经历,真实情况是:处于边缘的从业人员薪资极低,基本都是在水平生活线以下,实习造型助理、实习编辑助理、实习经纪人助理等薪资是每月1000~3500不等,是的,大家没有看错,1000~2000的薪资范围是常态,相关工作的地点基本上都是在北京、上海两地,转正后薪资一般在3000~5000每月,(转正后的职位名称依次为造型助理或助理造型师,编辑助理,经纪人助理。

  自然会有获得较高薪酬的人存在,此处笔者所表述的是相对普遍的薪酬范围),更不要说大部分杂志公司和影视公司基本上是没有转正机会的,美其名曰“一个萝卜一个坑”。也正如网友所说“80%的利润都掌握在了20%的人手里”,这也间接导致了大部分能够在行业内生存下来的从业者大多都是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的人,而如何获取更多的行业资源、如何稳步晋升、如何能够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等更是难上加难。

  不断迎合西方的审美规训,仿佛成为了在行业内获取关注度的重要方式之一,毕竟,大部分招聘信息上都会标明“有留学经历优先”。

  按理说,中国的文化话语权是非常需要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即行业领袖去带头建立的,但该行业的话语领袖大部分也透着“公知”之感。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的提高,国家文化自信的增强,义务教育的普及,大众的审美、思想都随之提高,不再像曾经那样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轻易地被西方事物所吸引迷惑,高学历、高层次思想文化的人才也越来越多,而娱乐行业的“家喻户晓”也带动了时尚及相关行业的“广为人知”,行业内日复一日十几年不变的思想认知和专业技能已经不再符合中国文化的发展要求,可从业人员依旧停留在过去的思想认知上,或许是没有能力,也或许是在主观意愿上就从未想过变革。

  艺术院校由国家建立,旨在发展艺术的标准、风格和技巧,但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几乎都是西化的教育体系。崇拜西方、以洋为宗、痴迷日本文化的学者老师不计其数;行业内的话语领袖、“出圈”的摄影师、设计师等顶着一堆头衔去各高校各平台做讲座分享,进行输出,成为众多学生追捧、崇拜、学习、参考和借鉴的对象;而大多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有着偏见的认知,对西方所谓的艺术自由却又盲目推崇,使得高校为行业内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西方艺术审美体系下的“高端艺术人才”。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体系

  电影、电视、广告、杂志,甚至是产品的外包装等都毫无疑问的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如何构建社会主义传播体系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化体系的自治和自主以避免对资本主义文化的高度依附,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理论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指导实践的较为系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在相关行业的具体实践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甚至认知上的偏见;中国服饰的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传承,高校服饰专业大多使用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所编写的制版教材。

  创新也绝不是凭空而造,创新必定是在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没有充分学习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寻根溯源这个深入研究的过程,是无法使创作的作品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

  为何我们开始重申文艺的意识形态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曾错误的把政治领域的斗争方法常态化地引入文艺领域,改革开放后,知识精英启蒙话语再度确立,其以历史主体的姿态和开启民智的角色,悲壮地吹响了人的解放的号角,激愤的批判使备受压抑的心灵得以宣泄,此起彼伏的人文新思潮交织着幻想与憧憬。

  在大众天真热切的拥抱着外来文化,笃信“艺术自由”、“文化自由”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早已借用文化霸权对我们进行文化艺术的入侵渗透,只有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才宣称“科学与艺术是纯净的,是价值无涉或非政治性的”这一形而上学的概念。

  我们反对将文艺过度政治化的方式,但并不代表我们要完全忽视掉文艺的意识形态作用。优秀文艺不仅对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从根基性和普及性的层面,对一种文化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由此构成了文化软实力。

  时至今日,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自现代性以来,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以来,为什么中国的思想和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会不断地出现遮蔽或中断传统思想资源有效传承与转化的倾向,造成这一决定民族命脉的思想和价值主线失落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需要深入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立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其标志仍然是在有效吸收和借鉴中外古今文论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创造和建立起一套属于中国自己的理论范式与话语,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对中国价值和民族文化身份的高度认同,以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独创性,构建一套属于中国话语的观念系统、术语和规范。

  学习和借鉴的目的在于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如果丧失自己的创造能力,盲目崇拜,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结果只能是亦步亦趋,变成人家的附庸。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从理论到实践,从溯源到创新,从学术体系到人才培养,从知识科普到文化传播,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反复实践,最终形成我们独立自主的文化体系。

  抵制文化殖民化,重申民族文化认同,扫除殖民时代遗害;打破行业内现有的被西化的文艺规训,建构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体系,建立和掌握文化领导权,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仍旧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下,终会实现。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冀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