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歌剧《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郭克俭 · 2022-10-23 · 来源:学习时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我们是光荣的共产党员,

  不怕一切牺牲,

  强渡大渡河,

  坚决消灭对岸白军。

  我们向党宣誓,

  要把这任务胜利完成!

  要把这任务胜利完成!!”

  这是1951年首演的大型原创歌剧《长征》第6场强渡大渡河中,突击队长谢富贵带领十七位勇士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旁,向毛泽东齐声宣誓的誓词。

  舞台中央,毛泽东凝眸注视远处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大渡河;稍一侧身,坚毅信赖的目光从即将出征的每一位可爱的战士脸上扫过;毛泽东果敢有力地挥起右手,划破夜空,坚定有力地说道——

  “同志们!祝你们成功!!”

  饱蘸深情的嘱托,焕发出巨大能量,刹那间整个剧场便沸腾了,那铿锵有力并充满必胜信念的浓浓湘音与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交织成一首嘹亮的战歌,回荡在剧院的上空。

  长征是一首雄伟瑰丽的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史诗。时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成长于长征革命大家庭中的剧作家李伯钊率领全院艺术家,经过年余精心创作和百日的紧张排练,在北京青年宫剧院隆重上演《长征》歌剧,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观看。歌剧《长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真诚喜爱,反响热烈,演出盛况空前、意义重大。

  “我要歌颂长征英雄”

  歌咏伟大的革命史诗长征,在红军二万五千里艰难跋涉的亲历者、革命文艺家李伯钊心中酝酿已久。“想写长征这史诗的志愿,我在几年以前就有了,但前后只不过陆续记载了一些片段的史料,总动不了笔。”适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4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对于在红军大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李伯钊而言,萦绕和坚定在脑海里多年的信念再一次被唤醒,她不禁暗自立愿、下定了决心:“我要写毛主席,我要歌颂长征英雄……”在征得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同志特批三个月休假支持后,果断放下手头上一切行政工作,邀请本院于村、海啸两位剧作家组成剧本创作团队,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长征》的创作之中。

  李伯钊1911年生于重庆传统书香门第,早年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1930年回国。1931年入江西中央苏区,先后担任《红色中华》编辑、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华苏维埃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长征途中,李伯钊奔波于一、二、四方面军之间,在三大主力红军中担任文艺宣传领导工作,也是一位三过草地的红军女文艺战士。到达延安后,李伯钊参与筹建了鲁迅艺术学院并担任领导职务。

  新中国成立前夕,李伯钊率团赴匈牙利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赢得良好国际声誉;并顺道访问考察苏联文艺建设。回国后,借鉴莫斯科艺术剧院建制经验,主持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涵盖话剧、歌剧、舞蹈、戏曲、民间歌舞剧、管弦乐、民乐、军乐等多个表演艺术门类的综合性国家剧院,俗称(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院长。李伯钊为党的文艺事业鞠躬尽瘁、奉献毕生,瘦削的肩膀上挑起了诸多个中国宣传文艺领域的“第一”,她是文艺战线一位辛勤忘我的耕耘者,更是一位勇敢执着的开拓者。

  “首先写好毛主席出现这一场,这是关乎剧本成败的一场”

  出于对长征歌曲难以割舍的炽热情愫及对歌剧体裁的特别钟爱,李伯钊选择了自己十分熟悉的歌剧体裁。但如何在两个多小时的有限时间内,将长征这样历时之长、行程之远、重要战役之多、路线斗争之艰巨的历史史迹立于舞台,无疑是一次富有挑战性的严峻艺术创造,对编剧来说更是严苛考验。写些什么?怎么写?长征宏大的史实如何取舍?纵然是身为历经百战的红军,对红军革命品质、思想了然于心,并且有着丰富戏剧剧本创作经验的李伯钊而言,思索数日,眼瞅着“创作假”一天天过去,依然不得要领而无从下手。

  问题的解决,终究要回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我熟读毛主席咏长征的诗以后,使我更深刻地感觉,红军长征的伟大气魄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我就用这种精神指导全剧创作思想。”李伯钊从毛泽东诗作中得到思想洗礼和精神指引。

  《七律·长征》创作于1935年,红军越过大拉梁(即岷山)继续北上,毛泽东诗兴大发,写下这首壮美诗篇。这首诗境界宏阔、气魄宏大,对红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给予了全景式的勾勒与概括。有感于此,李伯钊拟构了“小处入手、以小见大”的创作原则,以江西瑞金告别苏区群众出发北上抗日,沿途克服重重艰难险阻,通过彝人区、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等重要事件主线;通过红军女工作队长李桂红、通讯员谢富贵、炊事班长申长林等人物,书写了红军长征千辛万苦的坚强意志品质、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作为剧作家的李伯钊,把这次《长征》剧本创作当作是一次思想与灵魂上的新的长征:“首先写好毛主席出现这一场,这是关乎剧本成败的一场,这是创作上一个严肃的任务。”思维阈限一旦打开,创作灵感便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从毛泽东在强渡大渡河关头出现的高潮场次——第6场起笔,带着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力量回过头来写作序幕,或许是这种独具一格的创作方式与宏大的革命题材天然契合。李伯钊很快便一气呵成地完成了《长征》三幕九场的初稿。历经17次反复修改打磨,方觉有了立于舞台的希望。

  “我们的目的是要表现长征英雄与中国人民斗争的生活”

  鉴于业界对新歌剧“话剧加唱”的批评,早年留苏并访苏归国不久的李伯钊,艺术国际化视野之宏阔屈指可数,学习借鉴苏联文艺戏剧经验、彰显中国舞台表演艺术魅力的心情之迫切是可想而知的,重大历史题材《长征》便正逢其时地选择了西洋正歌剧体裁。

  《长征》音乐创作最初交由该院创作室主任梁寒光一人主笔写作旋律曲调、汤正方担任乐队配器。作为新中国最具才华的实力派青年作曲家之一,刚刚完成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作曲,依然沉浸于剧情音乐人物之中的梁寒光,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长征》剧组。因为公演时间迫近,剧院领导将原先规定的7天完成一场音乐时间压缩到5天一场。年轻力壮的梁寒光夜以继日地苦思冥想,不知疲倦地创作;至6月上旬完成《序曲》《当红军》《告别根据地群众》《工农解放》《红军不怕远征难》《歌唱谢富贵申长林》《红色新战士》《彝汉团结》等前五场音乐创作后,终因辛劳成疾,无法继续写作余下4场音乐。为此,剧院领导盛情邀请已就任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的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担任最重要的第6场强渡大渡河谱曲,同时调动郑律成、杜矢甲、陈田鹤、李刚等院内作曲家积极性。

  在重大的政治任务面前,作曲家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令人赞佩的。作曲家陈田鹤的一席话最能代表大家心声:参加《长征》歌剧音乐创作的同志,也是深深地被英雄们伟大的事迹所感动,才能动笔写,从事创作,完成工作任务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表现长征英雄与中国人民斗争的生活。从1951年天下出版社出版《〈长征〉歌剧选曲集(简谱本)》中14首作品看,6—9场曲分别是贺绿汀1首《大渡河幕前曲》,杜矢甲2首《草地行军》《哀悼连长》,梁寒光1首《红军战士》,李刚编曲1首《陕北牧羊人》、陈田鹤与李刚合作1首《伟大的会合》。应该说,《长征》能够顺利完成并成功演出,德高望重的贺绿汀中途加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成功攻下了全剧核心第6场这个坚硬堡垒,同时他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坚毅的意志品质、精深的艺术修养、高超的作曲技巧,给予《长征》音乐创作组的精神支持和业务帮助更是无形的。

  “我通过这次创作,学得了很多……对我以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征》剧中登场角色人物多达百余人次,舞台呈现充分发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综合性优势,全院总动员、角色无大小、全员齐上阵。导演焦菊隐、刘郁民、李伯钊,指挥黎国荃、李德伦。刘郁民导演专程赴红色故都瑞金体验生活,深入了解中央苏区民风民情及当地群众对红军的深情厚谊。

  李伯钊深知,《长征》的创作,毛泽东出场表演是事关全剧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当李伯钊为饰演人选犯难之时,话剧《龙须沟》中于是之舞台定妆侧面照使她眼前一亮,剃光前额剧照颇像长征时期的毛泽东。因为是第一次在舞台上塑造毛泽东形象,于是之倍感压力巨大。为了帮助他尽快进入角色,李伯钊费尽了心思。不仅送给他《毛泽东选集》、毛泽东生活照片供他阅读揣摩,还从电台借来毛泽东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的珍贵唱片,供其听读、模仿语音语调。

  望着舞台上的毛泽东高大伟岸的身躯,观众仿佛跨越时空地置身于烽火连天、浴血奋战的长征岁月。于是之形神逼真的精彩表演,使第6场成为《长征》全剧最闪耀的高光。“我通过这次创作,学得了许多……对我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多年后,成为戏剧表演艺术大家的于是之发自肺腑的倾情表达。

  “它应被评为是这一年来我们整个艺术界的重大事件”

  歌剧《长征》以恢弘的气魄和动人心弦的艺术形象,首开大型舞台表演艺术作品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主题的先河,第一次以歌剧表演艺术形式刻画塑造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史迹的英雄群像。诚如当年文艺评论家所言:“李伯钊同志第一次用艺术形象,描写了这伟大的革命英雄史迹,而且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不应仅仅视为李伯钊同志个人艺术上的收获,它应被评为是这一年来我们整个艺术界的重大事件。”

  自首演之后,观众的反应超乎寻常的强烈。每次售票,门口都排着长长的行列,其中还有半夜就来等的;从新华书店橱窗前每天都挤满了观赏《长征》剧照市民的场景,便足以说明观众对《长征》的发自内心的热爱。青年宫剧场1000多座位不仅场场爆满,而且每晚剧院两边的过道、角落里都站满了观众。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观剧的热望,歌剧从10月1日开始移师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3000多座位露天剧场依然是一票难求。有鉴于此,有读者写信建议将歌剧《长征》修改完善后拍成电影,并希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能够转播一次现场演出,以缓解剧票紧张的窘况。歌剧《长征》的影响甚至远播海外,参加我国国庆节盛典的德国人民观礼代表团回国后,团员名导演兼德意志艺术学院院士麦契希便以歌剧《长征》为例阐述中国艺术作品中的人民性刊载于《新德意志报》。

  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中,专门提到了歌剧《长征》,称之不愧是新中国“启发人民政治觉悟、鼓励人民劳动热情的优秀文艺作品”。歌剧《长征》的成功上演及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是新中国文艺界值得庆祝的重大工程,更是具有纪念碑意义的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的先锋。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晓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