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治好了就是治好了,治不好就是治不好,大家讲述自己的经历实事求是,黑中医的人在急什么?
文/重楼
反映中医传承的故事片《后浪》昨天播出了。
在当下中医这个尴尬的生存环境里,不少人对它充满了期待。对于大多数中医从业人员而言,只要它不犯低级错误,适当的艺术加工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艺术的传播有其自己的规律,大众对中医的认知也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如果这电视剧能加强网友对中医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对中医的兴趣,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也有不少人等着看它的笑话。毕竟,在某些人人那里,哪怕中医的实践和效果摆在眼前,他们依然会认为中医就和巫术一样,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何况,《后浪》还有它自己的“专业性”。不说演员和导演,其编剧六六本就是知名编剧人,其作品《蜗居》、《少年派》、《安家》等都深受观众喜爱。与此同时,六六为了写好一部中医主题的剧,脱产读了刘力红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并跟师学习,某种程度而言,也算得上是中医的专业人士了。
而六六对中医的兴趣,和许多人类似,缘起于一场病。那是2011年,那时她怀着孕,出现严重咳嗽,后来发生严重感染,并导致了流产,身心承受了极大痛苦,但咳嗽一直不停,用了各种办法都好不了,直到8个月后一位叫马琴的中医大夫给她开了三服药,吃了3天后咳嗽就止住了,之后,经过每周1次连续6周的巩固治疗,完全康复了。
昨天,电视剧《后浪》开始首播,“看中医就没有隐私吗”这一话题下,视频中,主角一家早餐前围坐在一起互相把脉,从睡觉没穿袜子到偷吃冰淇淋都能被发现,并且连什么味的冰淇淋都知道。
真有这么神吗?
这一话题很快引发网友热议:
只能说,媒体是懂流量的。
用很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内容,来吸引目光并引发网友议论。
望闻问切,中医讲究的是四诊合参。虽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师;切而知之谓之工”。切脉后能了解一个人身体的大体情况,但切脉后什么都知道的,甚至细微到连吃了什么味道的冰淇淋都知道的,笔者不敢说绝对没有,至少绝大多数的医生都不可能做到。
而电视剧中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家人都住在一起,主角是从生活细节中发现的,而不是切脉切出来的,这么说也就是为了逗一逗他爸。
话题一打开,虽然许多网友对媒体的小心思不以为然,但还是认真分享了自己或家人的经历,这些都是顽疾或西医治后效果不佳,被中医给治好的。
这其实正是许多人对中医信心的来源。
类似的情况,去年10月中旬也出现过一次,当时的热搜话题“中医好像真的有点东西”下面,绝大多数都是网友在简述自己的经历,大体都是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将自己的状态说得很准确,让人有点叹服。
“好像真的有点东西”也精准地表达出了门外汉那种出乎意料,又想不明白其中奥妙的小惊喜。
类似的话题,总是有很高的热度,只能说“中医”相关话题在当今的互联网上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争议性。
在有些人看来,中医就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在另一些人看来,中医能包治百病。
其实,这都不准确,也不客观。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天行外感是最容易治的,水平不算差的的医生治这个基本都能很快见效;生活起居致病和情志病,能帮助做一些调整但是最终问题的解决,除了用药或外治,还有赖于病人生活环境/习惯/情志的改变;至于那些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帮着使得病人情况稍微好一点罢了。
并且,中医今天的传承与发展都遇到了困境与挑战,这的确需要重视。比如,拿了执业医师资格证的科班出身的人依然不会治病,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因为他们所学的理论无法解释中医的疗效,并且因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往往呈现出个体化的特征,于是,他们总是说“可能,治好这个病就是个偶然”。
的确,感冒就是个自限性疾病,如果不用药,一周也能好。西医针对感冒的用药,或者是直接抗病毒的,或者是辅助人体降温让人没那么难受的,如果碰上发高烧,一般都得有个几天。然而中医用药,都是辨证之后直接针对人体扶正祛邪的,哪怕发高烧,水平不太差的医生基本都能做到一剂知。
而所谓的大数据,那就更加有意思了。
合着至少两千年(从中医理论体系基本成型算起)的实践、总结、分类,就不是大数据了?要知道中医看起来的个体化诊治,恰恰是有了大量统计数据之后的分型,其辨证,正是根据人体外在的各种表现去综合、研究和判断内在脏腑的变化,并给出分型,再按照分型进行处方。之所以呈现出个体化,一方面是因为矛盾层次的丰富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时候同症而不同证,只看到症的人就会觉得纳闷。
这种大数据,对人体而言,甚至比当下的用小白鼠先做实验准确得多。
比如断肠草钩吻,常人致死量约二至三片鲜叶,但是华南地区,当地还叫这种草“猪人参”,顾名思义,定期给猪牛羊等家畜投喂之后,不但没事,还很少生病;巴豆对人而言属于剧毒药材,而老鼠吃了之后,会脑满肠肥,皮毛油亮;还有,当归的头、身、尾,如果检测化学物质都是差不多的,但中医手里确实三种不同的药。
这些该如何解释呢?
稍微了解一点中医发展史,就会发现,中医其实是华夏的先民们从最初的实践经验提炼总结出理论,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之后的实践又反过来印证和完善理论。
如此反复,积累了海量的大数据加上理论的指导,怎么就成了“偶然”?
其实,这种在外行看来好似个体化的,莫名其妙的治愈,其实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治好了就是治好了,治不好就是治不好,大家讲述自己的经历实事求是,黑中医的人在急什么”,这是一位网友的评价。
对呀,在急什么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