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他的独立性,但总的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历史上,有许多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些时代,往往是伴随着文化的深刻变化而产生的。但也存在着文学的沉默年代,在这些时代没有太多好的作品。
中国当代的文学,就面临着这种困境。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这个时代有限的文学成就。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仍然选入了许多当代的作品。可是,让我们来细数一下这些比较知名的作家吧,余华、莫言、贾平凹、余秋雨,哪一个书写的不是过去的年代呢,伤痕文学恐怕是这些事物中名声较大的,其对应文革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寻根文学则注重传统文化,还有某些写作选择以民国或者更早的时代为背景,这些文坛上相对有名的作家的作品,无不是以过去的文化作为底色的。也有一些作家,专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写作,这类作家,如张承志、马原等,他们的文化性格类似于欧洲的加缪,对现代文明有一种排斥的态度,加缪建构起一个充满原始之美的非洲来与欧洲对立,认为其彰显了生命原初的活力,这有点类似于文明与野蛮的讨论。同理,张承志在回族地区,马原在藏族地区,都可以发现这种对工业文明的不信任以及神秘主义的倾向。
可是就没有一部体现我们当代的文化背景的作品吗?
有人或许觉得,想要一部作品不仅反映社会关系的种种运动,创造出一些典型的人物,在深思观察中透露着深刻,同时还必须文采斐然,这样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这确实是很高的要求,不能指望每个作家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实际上,这也并非文学作品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文学的基础,文学也可以只描写特定的某个群体,乃至某个个人,这完全是可取的,这也有利于文学的形式的创新。
但是当代的文学,本来应该是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人们读到这些作品,应该能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这不是说要求主观上作家应该这样写,而是因为客观上人们分享着具有某种共性的文化。当然我们这里还没有考虑网络文学,这种现象相对复杂,但就其自身而言,还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诸如大平台的垄断,以及大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虽然网络使得作品的发表更简易了,但是因为基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就本质而言,没有多少提高。
那么,与当代关系最紧密的当代文学,何以沦落为一种小众的、学院的东西呢了。因为这些作品所代表的文化,都非常的小众。他既没有足够的普遍性,也没有足够的生命力,而这一切,都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
为什么有的人之间会对某些东西产生共鸣,有的没有?因为他们分享着相似的经历,或者,至少应该有相似的文化来生成情感的基础。《实践论》中就有精彩的论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现代的文学作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太小众了,因为这种书写的主体,作为一个部分的知识分子,在当代的历史上有他的轨迹。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现代化,在这种过程中,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态度是排斥的。可从这里,他们的经验与广大人民就是割裂的了。八十年代知识分子所描写的农民形象几乎是惨不忍睹。铁凝的《哦,香雪》中的农民,简直是从原始部落走出来的一样。他们中的许多都没有像十七年文学那样的实践经历,忽略革命给过去旧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带来的思想变化,将农村想象成一种原始荒凉的地方,一方面又通过对农村田园牧歌式的描写来满足久居城市者的幻想。
当然也出现过能够较好地描写农民(这里主要是自耕农)的作家,但是这些作家往往都有较长时间的下放经历。然而也很难指望这些作家能够有所成就,因为当他们回到城市后,他们就开始与过去的乡下人划清界限了,那原先内化于他们的东西,又独立了出去。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一群打着“写真实”的旗号的作家,以高晓声为例,他的作品以描写农民在新时期的经历而积累了一些名气,可是他们所谓的“真实”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的结果,这些作品虽然揭露出一些社会问题,但是人们却很难产生共鸣,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些作品更像是“农民工防骗手册”。他们对于事物的观察也是孤立、静止的。
人们怎样才能写出广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我们先来谈谈目前具有相对具有吸引力的“爽文”,有的人认为爽文没有文学性,在这里文本沦为了感官享受的产物,其实不然。文本若不被阅读,就是白纸黑字而已,读者通过阅读与文本之间建立了一个意义的系统,文学的张力与读者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我们阅读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就会发现他的小说存在着非常多的反转和精彩的细节,这种阅读往往可以带来快感,并吸引着读者往下阅读。而狄更斯自然是一代英国文豪。
但是爽文的快感不仅仅来源于叙事的张力,事实上,情色或者傲娇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流行的还有异世界龙傲天,读者通过带入其中获得了极大的快感,因而这些内容的流行,大都可以归结于他试图在满足他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因素的缺失,也就是做梦。
但是,这种短暂的快乐是否真的可以使人满足呢。正如消费社会不断激发的欲望是否针对可以长久的持续下去呢?也许当人们的个人要求与社会的要求相分离的时候,他们思维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看似牢固的外部世界就会不稳定了。
同样的,好的文学作品,绝对不会吝啬通过精彩的叙事去吸引读者,但同时他还会将世界摆到人们面前,引发人们的思考。又或许,它还将轻轻勾勒出未来的轮廓。不同的文化在作品中彰显其生命力,人们将在其中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仅凭文学技巧就可以达成这些目标吗?不可能,伟大的作家都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他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有时还包括着一些宗教情怀,这里的宗教并不是所谓的迷信,而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这种思想在无产阶级那里则更进一步,超越了去单纯“追求未来美满和谐的享受”,成为那种实现我们正为之奠定基础的伟大计划的理想;关于这个计划,列宁说过: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这种想象力的共产党员会是一名真正优秀的党员。
因此,仅仅依靠知识分子也无法完成文化的进步,在现代社会,各国的知识分子都进行过一些创造的实践,各种的现代主义思潮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只是一部分知识分子虽然不得不忍受现有的社会秩序,屈服于资产阶级,却不希望自己的价值为资产阶级的那种价值观念所消解而已。于是他们开始膜拜他们自己的经验,先锋派、颓废、现代主义无不是如此。当然也有媚俗艺术,但是这种艺术是完全屈服的,因此没有多少益处可言。
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必须投身于无产者的生活实践当中,这里借卢那察尔斯基的观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在无产阶级那里是反动的。因为它观察事物的态度是静止的,它描写事物时从不考虑它们在现实推动下所发生的强劲发展过程,根本不想作为积极的力量参加到这个过程中去。
马克思语: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观念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决定。
因此,接着卢那察尔斯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和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有着明显的区别。小资产阶级所感受到的社会常常是悲观颓废的,反映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因为存在于阶级斗争中,因此更具有动荡的色彩。同样的,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者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不是在单纯地认识世界,而是在努力改造世界。他认识世界就是为了进行各种改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者认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总是通过矛盾而发展,因此他能感觉到这种社会历史的变化。也能够借着这种眼光去重新阐释世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自己特殊的题材,即将生活的中心过程一一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全面改造的斗争——或多或少有直接关系的东西。他们的作品的体裁也应该是新颖的,不落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的窠臼。
当然,现在对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当代社会还是比较过敏的,创必须从外表上进行一定的隐蔽和包装。并积极的探索属于未来的新的艺术形式,为此,他就有必要采用一种进步的世界观。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