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精心培养
九、顾全大局和保护大寨
大寨粮食产量多,户卖余粮多,社员的口粮也相对留得多。当时其它地方人均口粮只有360斤,而大寨的人均口粮就留到了420斤。按张怀英的说法就是达到了解放前昔阳县富农的水平。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的粮食特别紧张。针对这一问题,1960年10月下旬,晋中地委召开各县县委书记会议,研究全区粮食统购统销的问题。山西省委常务书记是王谦,他是分管农业的,所以就出席了这次晋中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
这次会议的议题是研究统购统销的若干政策性问题,自然也就涉及到社员的口粮标准问题。张怀英进行汇报的时候,谈昔阳的时候着重提到了大寨,从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谈起,谈到了卖粮也是逐年增加,也就谈到了大寨社员的口粮问题。
王谦问张怀英,大寨社员现在的粮食口粮是多少?张怀英答,前几年达到420斤,现在也降到了每年360斤。王谦说,像大寨这样的生产大队,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能产到这么多的粮食,其劳动强度一定是很高的。我们一定要设法保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一定要给他们留足口粮,让他们吃饱。全省农民留粮标准不超过360斤,大寨可以突破这个标准。
会后,地委书记贾俊又专门和张怀英说,按照王书记的指示,一定要给大寨社员留到400斤口粮。张怀英回昔阳就找陈永贵谈,说省委、地委指示要给大寨社员留到400斤口粮。陈永贵说:“很感谢省委、地委的关怀,可我不能这么做。国家有困难,全国人民都勒着裤子过日子,我们怎么能宽宽松松地生活呢?我又不是没有过过穷日子。”张怀英说:“你这样想是对的,不过省委书记说的也很有道理,大寨社员的劳动强度特别大,如果留得少了,怕影响到来年的生产。你现在平均每户卖余粮3500斤,每户比上年多卖500斤,其他大队谁能和你比,所以你的留粮标准特殊一点,也并不过份。”
张怀英有一个观念,叫立功者奖,赏罚严明。你干得好和干得不好,其对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何况在困难时期,如何对待大寨人的留粮标准,他己经领了省委领导和地委领导的“令箭”,他更是干得得心应手了。这么干,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