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舆情幻影 是民意还是民粹主义?
——对当前日本社会舆情分析的错觉
日本安倍政府图谋把自卫队改成国防军,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有媒体认为,安倍有民意壮胆,70%以上的支持率让安倍右翼之心骚动起来。还有媒体断言:“安倍晋三上台后在国际上遭到批判,在日本国内的民意支持率却很高。”这些媒体混淆了民粹主义与民意、极端民族主义与全民意志的界限,勾勒的是一幅迷离诡异的日本舆情幻影。
媒体的舆情误导:众意=民意
舆情分析主要是分清社会存在几种舆论,各种舆论是什么性质,它们的主张是什么;透视民意测验的数据,对社会舆论的演变及其后果作出判断。有些媒体对当前日本舆情的分析和报道,浑然陷入日本的舆论盲区,把民意和众意混为一谈,不能不产生舆情误导。
众意是指县区及其更大社会空间中25%-60%以下的人数所持有的一致意见,在一定社会空间总是同时有两种以上的众意。而民意则是更大社会空间中60%-70%以上人数的一致意见,即大多数人的意见,对某个社会问题只能有一种民意。
当前日本社会正处于各种舆论冲突的爆炸期,无论对修改宪法第九条、参拜靖国神社,还是对钓鱼岛、慰安妇和美化侵略历史等问题,都存在尖锐的意见对立。大体有三种舆论:一、右翼势力的舆论,意见坚定的人数约350万,即使高估支持他们意见的人数达到3000万,在日本1.2亿多总人口中也不过占30%的比例。二、抵制右翼立场的舆论,总人数远远超过3000万。三、处于中间状态的舆论,即处于“失语”形态的“沉默的一群”,多是暗中抵制右翼舆论的人,在公开场合不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言而喻,日本大多数人不赞成右翼舆论,右翼舆论只能是一种众意,不能与民意混为一谈。
民意又称公意、民心,是全民中大多数人关于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一致意见,体现为人民的整体意志,具有最大的强度。公意是正确的“合适的意见”,而众意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以安倍、麻生集团为代表的日本极右舆论,作为复活军国主义的一种众意,体现的是皇权史观和民族霸权主义,妄图再度发动对外侵略,这同日本的民意水火不容。
今天,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标榜“尊皇”、“打倒国贼”的右翼与力主“反对参拜靖国神社”、“反对安保条约”的左翼舆论对峙的场面。2013年5月1日,东京约4.2万人在代代木公园举行日本全国工会总联合会集会,反对修宪。日本富士电视台称,修宪话题不仅在日本各党之间激烈争论,在日本民间非议也很强烈。日本《读卖新闻》曾发表评论认为,尽管极右势力标榜自己是爱国者,但日本民众通常将其以害国者视之。某些媒体忽视日本社会舆论的对立和较量,对日本民意的现状缺乏全面认识,对日本舆情的报道不能不产生错觉。
民意是怎样被歪曲的?
民意有时是个隐身人,你看不到民意,但谁都可以把它放在嘴边,把自己的意见装扮成民意。有人被这种假象蒙蔽,称民意自古就是非理性的,西方一些舆情专家在分析某些民意测验时常常责怪“民意脑瓜迟钝,两眼昏黑,优劣难分”。美国早期政治家汉密尔顿曾说:“人民是扰攘多变的,他们极少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但不容否定的事实是,许多民意测验往往被某些阴谋家所利用,借助民意的嘴巴散布错误主张。这不是民意错了,而是民意被践踏、被歪曲,有些媒体则充当了歪曲民意的工具。
日本右翼势力经常美化自己,制造民意拥戴的假象,实际他们以自己的谬见冒充民意。日本2013年5月以来的多次民调数据尽管调查方式有严重缺陷,得出的数据仍大体稳定,揭穿了安倍集团“受到民意支持”的画皮。比如,2013年8月26日《日本经济新闻》与东京电视台联合民调显示,对安倍内阁的外交政策,肯定的民众占53%。对安倍晋三有意允许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赞成者占32%、反对者占54%。数据表明,没有一次民调得出安倍政权有65%以上的支持率,更谈不上有稳定的70%以上的民意数据。须注意的是,这些民调访问对象(样本)数量较少,多用电话、街头面访的方式,很难达到“科学测验”的质量要求。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民调偏重于对安倍内阁经济政策的舆论调查,由于受当时经济指标好转的推动,民众对货币宽松政策“有期待”,民意数据才出现大幅提升。就是说,支持率因“安倍经济政策”而超过70%,不是对他有关“修宪”、钓鱼岛、慰安妇、侵略定义、否定村山谈话、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极右言论的支持。正如共同社称,民众对旨在摆脱通缩的经济刺激措施“安倍经济学”的期待感,使内阁支持率一度超过70%。日本右翼势力及其媒体,把民意一度支持的安倍经济政策吹捧为支持安倍极右的政治路线图,是对民意的肆意歪曲。
民意测验“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测量公众态度”,是了解大范围公众意见的科学途径。在媒体与民调机构的广泛使用下,民意测验已经成为国外政治生活中舆情分析的主要手段,但它也常常被误用,借以篡改民意。它们通常采取下列手法歪曲民意:一、确定民意测验的议题同它产生的空间和主体不相吻合:在哪里发生的问题不在那里测验,涉及哪些人的利害不在那些人中调查,议题偏重某一类群体的意向,蓄意增加某一类群体的样本数量。二、测验的议题偏离要害问题,把不是对要害问题的答案数据归属于要害问题。比如对安倍内阁经济政策的短暂的70%以上的支持率,说成是对安倍内阁奉行极右政治的支持率。三、民意测验不是专业机构所为,随便拉来外行进行这项工作。四、在抽样过程中,为了达到调查者希望得到的结果,排除某些受访对象或避开某些问题。五、在本部门、本组织、本集团或在其垂直管辖的系统中进行,然后把得出的意见数据宣布为全民调查的数据。例如日本青年会5月2日以问卷调查形式访问该会2300名会员,有58%的人赞成修改宪法。这个右翼组织中多数人支持安倍的政治图谋,得出这个接近60%的数据是不奇怪的。六、民调抽样数量少,不能覆盖“全民”的范围。真正的民意测验必须在全国或主要省区范围抽样,根据选定省区的人口总量合理分配样本,总样本不能少于一万个。日本民调大都是在东京、大板等中心城市进行的,删除了占全国50%人口的中小城镇和农村,根本不是全国性民意测验。
坚守民意测验的广泛性和准确性,是媒体舆情分析的前提,因为确定任何问题的民意、众意或群意,不能依据调查者的主观感受和猜测,只能立足于对全民分层、合理抽样得出的客观数据。分辨真民意与假民意,确定民意的真实诉求,也是媒体舆情报道的重要原则。
把民粹主义美化为民意,是日本右翼媒体布防的舆论迷阵
安倍政府急于修宪,扩充军备,声言强行登岛,发表《防卫白皮书》渲染“中国威胁”,种种言行背离日本民意,奉行的恰恰是民粹主义。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所说:“日本民粹派想通过中国问题来达到政治目的,助长反华情绪,能给他们提供很好的机会……甚至一些顽固的保守党都在担心石原慎太郎体制的民粹主义。”日本非政府组织——言论组织负责人工藤泰志也认为,“日本民粹主义者利用中国问题来达到政治目的,这种威胁越来越大。”
把民粹主义美化为民意,煽动狭隘、反动的民族主义情绪,是日本右翼政客的一贯伎俩,也是当前日本右翼媒体布防的舆论迷阵。民粹主义不是对人民一致意见的追随,迎合人民的普遍要求和呼声;也不是推崇全民投票、全民公决(只在小国可行)这类西方民主形式,更不是把全体人民的拥护当作合法性的源泉。对民粹主义的这些解读恰恰掩盖、粉饰了民粹主义反人民、反民主的本质。尽管各类民粹派都打着人民的旗号,鼓吹尊重民意,但无一不践踏民主原则和法治,无视人民的整体利益。
从理论上界定民粹主义,是指竭力煽动群氓的造反精神,依据愚昧的价值观和幼稚的所谓解放平民的策略,强悍地发动和组织部分民众进行反人类、反理性的变革,以操纵群众达到夺取权力的目的。从实践上看,民粹主义不了解社会现状,不顾事实,反对公平正义、人权和法律,崇尚以势压人和街头暴力。
现在,日本右翼势力推行的正是民粹主义信条和策略:在媒体和集会上高调鼓吹“皇国史观”、“大和民族优秀论”和“侵略有理论”;叫嚣霸占邻国领土,煽动国民接受军国主义思想;极力为东京审判翻案,推翻制裁日本战争罪行的一系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高喊“打倒Y.P(雅尔塔、波茨坦)体制”,废除和平宪法。右翼暴力团体经常纠集人马上街游行,黑色宣传车装有高分贝喇叭,悬挂过激的政治标语;一队队手持“旭日旗”、穿戴二战侵略军衣帽、挥舞军刀的地痞狂呼右翼口号,行为暴烈,向左翼群众挑衅,时有流血冲突。学术右翼分子与右翼文化人著书立说、发表演说,删改历史,为新老军国主义杜撰理论根据。
在新兴国家崛起的时代,日本右翼势力如此猖獗,绝非是一种理智,一旦他们轻举妄动,必然遭到周边国家的毁灭性打击。正如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最新报告指出的:“安倍等民族主义者、民粹主义者意欲恢复战前日本体制,与根深蒂固的‘武士道精神’息息相关。这决非正当、合理的民族主义,而是曾祸害亚洲和世界的军国主义的复归。中国、亚洲和世界绝不允许日本如此复归。”
彻底揭露日本民粹主义的本质及其严重危害
日本右翼大造舆论,企图裹挟日本民众的无意识躁动,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在本质上是一种破坏力量。错误的众意或群意都有群体极化的特征,责任感消失,不顾理性、道义和法律,以荒诞、暴虐的方式表达意志。民粹主义潜伏的这种舆论灵魂,岂能与民意相提并论?!面对民粹主义和民意混淆不清,舆情报道和舆情分析尤需划清二者的界限,彻底揭露民粹主义的本质及其严重危害。
一,民意是人民的共同意志,人民渴望生活幸福、和平安康、平等和谐,反对欺压、专制和对外侵略;民意超越小集团的利益,反映绝大多数人的共同要求,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民粹主义是众意,属于部分低劣民众的意志,通常表现为某个集团的政治投机;习惯于发动群众运动,制造社会动乱,达到邪恶的目的。
二,民意是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产物:人民享有知情权,对公共事务能够进行平等、公开的交流,最后形成一致的正确意见。民主制度下的法律又是民意的产物,是通过民意代表或直接创制出来的。民粹主义的纲领是部分民众及其精英根据自身的要求设计出来的,为实现少数人的利益诉求,鼓吹直接民主和“大民主”,践踏公正的法律,破坏社会秩序。
三,民意是由众意演化来的。众意分为阶级舆论、阶层舆论、政党舆论和其他团体舆论。在民主环境下,对公共利益问题人数越来越多的众意,在吸纳其他众意合理意见的基础上渐渐发展成民意,进步阶级、阶层及其政党的舆论也能逐渐转化为民意。民意一旦形成,长时期不会改变其根本主张,由民意代表或意见领袖表达它的要求或理论意识。民粹主义只是某个众意,即某个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的主张,竭力把特殊利益鼓吹为全民利益,不断由其精英人物制造荒诞的舆论。民粹主义也不会在短期内放弃错误主张,只有在舆论较量或其它形式的斗争中彻底失败,才能最终消散。
四,民意在舆论领袖主导下,利用传播媒介宣传真理,广泛开展公共讨论,通过说服教育引导民众正确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变革。民意绝不会压制其他舆论,斗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因为民意具有绝对数量的优势,任何敌对意见都不会威胁它的强大基础,它却有瓦解一切敌对意见的真理性力量。民粹主义坚持不合时宜的意识形态,利用大众传媒抹黑正确观点,混淆是非,打击不同意见,挑起舆论纠纷和舆论斗争,甚至进行暴力胁迫和暗杀。所以保罗·皮可尼对它批评说:“按照以前的解释,民粹主义首先与人民统治的黑暗面相联系:暴民统治、3K党的集体非理性、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和外国恐惧症。”不过,暴民统治绝不等于人民统治,一切民粹主义者的所作所为都有暴民的味道,这是需要澄清的。
(为清华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