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文正文为八个部分,总字数在一万四千多。所以我分几次发,不然就太长了,哲学的东西读起来又是非常的枯燥,还请见谅不能一次发完。太长了。
目录
一,他抹杀了《共产党宣言》中革命的精神
二、他用社会转型抹杀了社会革命
三、他抹杀了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转变!
四、他用逻辑中的革命抹杀了真正的革命
五、他抹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基础
六、他将分工定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
七、他对资本论的误读
八、他用可能性抹杀共产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子仰海峰教授的文章《马克思的社会转型思想》我是从公众号“中国学派”2022年3月2日的发文看到的。原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我的标题已经将这篇文章的核心提了出来,就是他阉割了马克思的革命性,塑造了一个改良主义的马克思的形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仰教授是怎么重新塑造出一位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马克思的。
一、他抹杀了《共产党宣言》中革命的精神
首先仰海峰教授在文章开头利用《共产党宣言》的一段文字来扼要地证明,马克思的目标是谋求社会转型。他引的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这段:
————————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
这段话,读过共产党宣言的朋友是熟悉,文字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可是,我们的仰海峰教授是如何定性的呢?他说:“这是一次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社会意识的全面的社会转型,资本推动着西方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改变着社会结构、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首先他定义了马克思说的这段历史情况为“社会转型”。注意,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说过“社会转型”这个概念。而他的后半句,其实也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转型”,从时间段上是西方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仰海洋的用语,他说是“转向”现代!然后说了内容就是“改变着社会结构、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大家要注意,这里仰海峰说的是“改变着”。
总之,这里的核心是动词,一个是“转向”,另外一个是“改变”。那么马克思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也引点马克思的宣言中的原文:
——————————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
而最后一句下面紧接着就是仰海洋引用的那句话。我们看,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诞生的历程中贯彻的是资本主义从封建社会中产生的过程,也就是诞生的那个历史转折时代的特点是:革命!
而不是什么“社会转型”。
二、他用社会转型抹杀了社会革命
接着在仰海峰在论证了马克思是社会转型者之后,又从所谓的社会学的角度入手,引入马克思的思想。其实就是让我们一开始就掉入了他设定的“社会学”的套子。而这是哪家的社会学呢?他是没有说明的。但是他却就接着这个思路让我们跟着他往下看了。
他说:“对于社会转型,学术界一般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将之理解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结构性转变,并从描述性视角出发来讨论引发社会转型的各种因素。”这样,他就进入了他要论述的内容,把我们从马克思宣言中热烈的革命的氛围引导到了社会转型的氛围。同时,还说学术界一般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这些学术界的一般的社会学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来指导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注意,马克思的经典在这里是被指导的,是在来路不明的社会学的思想下进行研究的!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已经不再具有基本性,不再是指南!说明了,仰海峰就是要用西方的资产阶级社会学来修正马克思主义!这与当年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用新康德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区别呢?毫无区别!完全一致!作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基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里成了被指导的了!就是这么回事!
是不是我们想多了呢?
仰海峰紧接着说:“在过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或者全盘接受这一社会转型及其后果,或者对之进行感伤性批判。马克思的社会转型思想不是简单的社会学描述,也不是回到传统的浪漫主义。经过从理性批判、异化逻辑批判、生产逻辑的建构到资本逻辑批判等思想发展阶段,马克思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批判性社会转型思想。”从这里就最能证明了,仰海峰的思路是让马克思接受西方社会学的指导了。因为在他这里没有否定西方社会学的路线,只是马克思的方法与之前的学者们或者学派不同而已,但是既然如此,也就只能是一路货色!他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和之前的西方的社会学完全不同!仰海洋没有指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其实,这个例子是不难找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就明确批判过西方的社会学创始人,也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而仰海峰也没有明确说出他的社会学是哪家的社会学。问题是,他敢说吗?孔德的社会学?还是斯宾塞的社会学?他是不敢说的,一说,就露了马脚了。
接着仰海峰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他说:“资本支配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地打破现有结构、又不断地重新建构自身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有着内在矛盾与冲突的结构化进程。对这一时代的分析与反思,探索这一时代的出路,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主题。”了解马克思基本观点的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世界是一定要灭亡的,要被更高级的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的,这是最为基本的观点。可是,仰海峰教授在这里就彻底违背了。他说的是什么?说的是“资本支配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地打破现有结构、又不断地重新建构自身的时代”。既然能“不断重新建构自身”,那么资本主义怎么还会灭亡呢?资本主义已经具有了凤凰涅槃的本领了啊!他的后半句是“这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有着内在矛盾与冲突的结构化进程。”可见,从这里也是在说资本主义虽然存在着矛盾,可是可以不停地向前发展,因为是一个“进程”,当然就是不停地往前走,走啊,走啊,走啊,走啊地走!资本主义的灭亡在这里也看不到了!
这种让有矛盾的资本主义一直存在下去的思想,和第二国际伯恩斯坦提出的“运动就是一切,目的不算什么”的看法如出一辙!
列宁早就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是不忌讳什么阶级斗争的,因为这是现实,但是问题是工人阶级可以斗争,但是绝不许胜利!列宁还特别指出了,认可阶级斗争还不能算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可是我们这位仰海峰教授让资本主义一直发展下去,那么,无产阶级的专政,和共产主义的必胜就都没有了!
这,哪里还有一点马克思主义的样子?
当然,他的迷惑性也就在这里,提出什么结构不断被打破,又重建,让大家认为他是在说阶级斗争,是在说经济危机等等,似乎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了,其实不是。只有说阶级斗争,但是又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必胜的才是马克思主义,说经济危机,但是也得说资本主义在经济危机中爆炸,诞生新的无产阶级的社会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只是说了前半句的意思,却完全抹掉了后面的意思,因此,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赤裸裸的修正主义者,是第二国际那些无产阶级的叛徒思想的当代翻版!
我们再来谈谈社会转型这个概念。其实这无外是说社会发生变化了。虽然他这里提出什么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可是我们要知道,社会变化,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这样的意思是极为有伸缩性的。比如当代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西方社会已经是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或者是向什么消费社会转型。很明显,都符合仰海峰的意思。因为每个人的社会结构的定义不同。社会结构,你说的可能是阶级结构,但是我说的完全可能是别的结构,比如老百姓的消费结构,从吃玉米面到吃大米白面的转型,这当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的转型。大家的消费从自己劳动挣工资消费到借贷消费为主,难道不也是一种转型吗?
而这些转型都和马克思意义上的“革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知道资产阶级自身也是经历了多种的阶段的,比如从小商品生产者到工场手工业时代,再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再到网络时代,再到所谓的今天的智能时代等等,无不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也都发生了变化,可是也不是革命。因为这些在资本主义里都是“量变”,而不是质变!革命是什么?革命是质变!无论你是渐变,还是突变,但是最终是要实现质变!这就是革命。而只有量变,没有质变,那在社会领域就是改良主义,而不是革命!这是每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的道理!而我们在仰海洋教授这里看不到质变的因素!自然也就看不到革命的因素!
因此,他提出的“社会转型”这个看法,其实就是为了抹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的观点。看似仰海峰强调了变化,其实是没有变化,因为本质没有变化!佛经也是强调变化的,什么“如雾如电,如梦幻泡影”,这不是变化吗?可是佛经的思想最终还是归结为一个“空”字。当然也就是没有变化!一切空无,哪里还有什么变化?
在时代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仰教授拒绝变化,他到底要干什么呢?
但是,仰海峰教授还是难能可贵地提出了革命的问题。他是这么说的:
——————
在《孤独的人群》中,里斯曼曾把资本主义社会自产生以来到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过程区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第一次革命在过去的400年里荡涤了统治人类大部分历史的以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生活。这次革命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以及17、18、19世纪的政治革命等。这次革命仍在进行中……”他所谓的第二次革命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兴起的消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第一次革命的兴盛时期。
对于这样一次革命性的社会转型,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有着不同的论述。
——————————
我们看,仰海峰教授的革命正是资产阶级的不革命的意思。在这里他将革命=社会转型=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他的用语中的逻辑变化。他居然将二战后的所谓的消费社会的“革命”同之前第一次资本主义诞生时期的革命相比,而完全没有看到这两次完全不同。这是仰海峰教授极为狡猾的地方。你不是要革命吗?我就给你革命的概念,给你革命的词汇,可是我会嫁接上非革命的革命词汇,让你晕头转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