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由于俄乌战争导致了一个词的流行:“殖人”,用来讽刺那些无限度使用美国自由派的理论来描述俄乌战争,并且在俄乌战争中无限度的照本宣科使用美国新闻的人。
另外还有所谓的“大翻译运动”,指的是把中文网络一些极端性的语句,甚至自己写的极端性的语句翻译成英文,来让他国人对于中国产生恶感。
这些行为无疑会激化他国人,尤其是白人对于中国的恶感,当然我们在中国,所以我们不会受影响,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这么做呢?
其实这些东西很早就有了。
其实倾向于美国的这批人,在英文里面有一个特殊的称呼:Boba liberal。
这个怎么翻译?
波巴自由派?
这个词汇由Twitter用户diaspora_is_red在2010年创造出来的,已经被收录进维基百科,描述的是生活在西方的东亚或者东南亚血统的人,倾向于重视与白人文化的同化,而不是本种族的团结。
典型的就是拿他们自己的“虎爸虎妈”的父母开耍,以玩笑甚至轻视的态度去看待亚洲文化。
其实中国目前讨论的东西,比如说大翻译运动之类的,是十二年前类似东西的残余,是这个运动的极端化。
可能部分人觉得这个东西“很新奇”,“很潮”,其实并不是,新冠疫情期间导致对于亚裔的攻击极速增加,过去的“波巴自由派”才发现他们所谓的“白人化”实际上不堪一击。
街上攻击亚裔的人并没有在攻击之前特意去查看他们的身份证,在推特或者FB上翻看他的言论,因为他长得像亚裔,所以要攻击,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种族问题会因为你的政治倾向而变得不同,那解决美国的种族问题未免显得就太简单了。
“皈依者狂热”这个东西在各个种族都有,不限于华裔,不限于亚裔,只是之前其他种族老早就到了美国,以至于这一波狂热的风波早已经过了,很多亚裔把和白人同化当成一种“新的”,“趋向于进步的”,“你们都没见过的”,这是很搞笑的。
我们先说黑人群体,这个群体是最早和白人打交道的,他们过去也和今天的亚裔一样,并且有特殊的称呼,分别是:“house Negro”和“field Negro”
这两个单词可以追溯到奴隶制时代,奴隶制时代有两种黑人,其中一种黑人是和他们的主人住在房子里面,穿的很好,吃的很好,因为他们吃的是他们主人留下来的东西,他们住在阁楼或者地下室,但是距离主人很近。这种人被称呼为“house Negro”,中文名字:家奴。
如果主人的房子着火了,他们会比主人更加努力的扑灭大火,如果有解放奴隶的人告诉这些“house Negro”,说我们反抗吧,逃走吧。
这些黑人会觉得惊奇:
“你疯了,哪里还有比这里更好的房子,穿的更好,吃的更好呢?
”
这些“house Negro”会比他们的白人主人更加执着于捍卫种族制,他们宁愿花三倍的价钱,只为了住在他们主人附近,并且对其他的“field Negro”吹嘘:
我是唯一住在这里的黑人,我是在唯一在这里工作的黑人。
这也是所谓的“一美元炸鸡”的由来:我可是在美国可以吃上便宜的一美元炸鸡的人。
我们理解了“house Negro”和“field Negro”,我们理解了“Boba liberal”后,我们才能真正去理解今天世界发生的事情。
其实类似于“皈依者狂热”这种事情,不仅仅中国有,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印尼,越南,到处都是,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亚裔经历这一波太晚了,所以大家还是个稀奇。
发展中国家对于俄乌战争不冷不热的态度,就是来自于此,种族叙事非常强大,除了西方那几个国家,几乎没有几个国家宣布制裁俄罗斯,非洲,甚至连美国后院的拉美地区也对制裁俄罗斯不冷不热,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地步。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
因为这些地区长期受到西方的压制,俄罗斯虽然是白人国家,但是非常特殊,因为它总是给白人捣乱,虽然有些国家不说,但是不免总是有一些幸灾乐祸的心理:你们白人也有今天。
至于俄乌战争的对与错,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因为这类的战争在他们国家早就发生过N次了,有些国家甚至一直到今天还是处于动荡的地步。
过去殖民主义划分出来的边界,是今天国际形势动荡的催化剂,比如说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问题,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杜兰线,他们并不是不懂。
中国作为一个遭受过殖民主义侵略,但是没有被整体殖民的国家,属于在殖民时代的少数派,也是因为如此,国人在理解世界事务的时候,虽然自称发展中国家,但是和那些真·发展中国家是存在心里差距的。反而印度人在这点理解的比我们深刻。
世界上没有什么新鲜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