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媒体舆论 -精神领域最致命的武器
欲灭其国,必现灭其史,灭其文化自信、灭其上下一心。纵观近年来的西方侵略行为,飞机大炮之前,必是颜色革命。要搞颜色革命,网络空间的媒体舆论控制,是战争主体。
智能手机时代,网络空间应该是上传下达、维系国民情感的地方,是民意汇集的地方,是人民智慧诞生的地方。也应该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是网民终身学习、提升个人素养的空间。
曾经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蛮荒期,时代背景对用户进行了一定筛选,毕竟在那时候,能用PC拨号上网并且常驻社区的多是高质量网民。20年前,中国最火的社交平台无疑是豆瓣、猫扑、天涯,水木清华BBS,这些网站可以说是承载着很多人的青春和回忆,并且涌现出科技、新闻、学术等领域的“大神”, 这些意见领袖的出现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内容池,并留下了诸多的“神贴”,后续也都被搬运到诸如豆瓣、知乎等平台中。同时产生了红客、绿盟等爱国技术精英群体。
如今四大平台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被新型的社交平台挤至历史的角落。取而代之的是微博、腾讯、澎湃、抖音等。这些新闻、社交软件具有几个特点:1)内容碎片化,缺乏深度,使读者专注力降低;2)一些内容的真实度,存疑;3)情色、暴力已成为普遍内容;4)情绪大于内容,煽动仇视等情绪;5)看似正确的文本,总掺杂破坏礼义廉耻的主张;6)内容短、自动推荐、轮播内容过快,让用户没机会投诉,甚至懒得去投诉;7)留言、点赞、关注等信息后台可修改,平台可操纵用户可以看哪些,不可以看哪些;8)资本控制,谁上Top list钱说了算;9)用户不容易发声,发声也很难被阅读到,即使被阅读,也无法长时间驻留、存留。10)最严重的是,50万24小时刷屏,不断洗脑大众,把媒体舆论引向歪风邪气。
总之,传统媒体独揽话语权的舆论生态格局已失去,自媒体时代到了。媒体能够把控舆论导向和推动舆情发展、左右国民情感、塑造其精神和文化,其力量不容轻视。而目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体系并不乐观,缺少国家层面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把控和设计。
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应该是学习实践共同体产生的沃土,而目前大陆流行最广的几大APP,设计思想却背道而驰,不利于社群的涌现和成长。例如:1999年美国炸我大使馆,红客组织通过网络对美发起了攻击运动,美国黑客也对我国网络进行反击。红客大有战果,并且后续出现了绿盟等网络群体,为我国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贡献了力量。对比今日,美国佩洛西访台,黑客组织APT27红掉了多个台湾网站,可悲的是,这个组织成员大部分是外国人,那么我国黑客近年来为什么没有强大起来?是缺少爱国志士,还是缺少技术群体孕育土壤?
同时,网络舆情空间,必须由民族文化精神和正确价值观为导向,而目前的情况是,舆情阵地是寡头控制、资本占领、五毛党占领。无聊的话题充斥着媒体舆论空间,时不时发起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把民众引向低俗。
二、 网络中的共同体:人民智慧汇集的渠道
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罗伯特麦基弗曾将社会(Society)、社群(Community)、社团(Association)辨别为三个不同的范畴,以滕尼斯为转折,社群的概念从“地域社会”转向了“社会组织”或“社会网络”。Bellah等学者(1996)认为社群指“一群人在社会关系上互相依赖,他们参与到讨论和决策中,并且分享实践”。社会互动是社群的主要特点,社群是具有共同活动和信念的,主要由情感、忠诚、共同价值相联接的一群人。
对于追求文化、知识或精神价值观的群体来说,对比一般的社会群体,人们不仅互动,更会互相学习,在共同兴趣和话题的驱动下,对社群贡献有意义的信息、资源、知识。学习活动和学到知识是该类社群的主要特点,吸收他人的信息和群体建立知识的行为是其显着特征,这类社群可称之为学习社群,或实践共同体。
虚拟空间主要以电子媒体互相沟通, 当某个主题有足够的人们参与时, 一个社会聚合体出现了 。 交流讨论给了人们情感方面的满足,持续性的互动中发展出互相信赖及彼此了解的气氛。 成员遵循社群中建立的规范和约束、参与共同的活动、互相影响,成员间会分享兴趣、话题、故事、名词、规范,以及互相关心。人们在实践中分享价值、文化、社会依赖,在重复的过程中,建立了社群意识。 从宏观来看, 虚拟社群本身有共同目标、 具有稳定程序、 可持续增长、 成员具有忠诚及共识的特点。
中国网络发展的早期,涌现出了一批BBS社区,包括猫扑、天涯、豆瓣、水木清华BBS等。在这些社区中,出现了多种多样主题的学习社群,并且孕育了文化产物,带动了包括信息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网民的进步。
例如:天涯的煮酒论史板块中曾有一篇题为《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帖子,就是后来挣了千万稿费的当年明月,最初发布作品的地方。而《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后来也成为许多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范例,这一案例最初就来自西祠胡同。《鬼吹灯》最早连载于2006年天涯论坛,后被起点中文网获得连载版权,同年出版,开启了盗墓题材的风潮。截至2020年,由该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已达10余部。猫扑产尝试了网页游戏《猫游记》,07年突破在线人数20万,是当年最火的网页游戏之一。
同时,各个主题版块,也集结了各路精英,形成了不同领域的精英群体。从红客、绿盟等信息技术群体,到幸运土猫等动物保护群体,各行各业百花争艳,为文化、技术、环境、百姓生活等各方面做出过贡献。
1. 曾经的黄金时代
(1) 猫扑
猫扑,诞生于1997年的大陆最早的游戏社区,曾经是网络文化风向标一样的存在。注册用户一度高达1.3亿人,有着“南天涯北猫扑”的称号。中国互联网蛮荒时代的代表,同时也是奶茶妹妹、犀利哥、凤姐、芙蓉姐姐等网络名人的发源地:全民疯狂PS恶搞的“网络小胖”、“人肉搜索”、“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犀利哥”、“芙蓉姐姐”、“奶茶妹妹”、“ 很黄很暴力”、“ 23333”这些名梗都是源自猫扑。随着用户量的增大,低质量用户大批涌入,稀释了论坛质量。例如:2009年1月5日,猫扑网图片的“漂亮MM”版块被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一批曝光网站名单”曝光。并且在1月8日的“关于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第一批曝光网站整治情况的通报”中,猫扑网被归为“需要继续清理整治的网站”。
曾陪伴了中国网民长达24年之久的“网红鼻祖”,于2021年4月,宣布关闭发帖功能。一个社区论坛,不能发帖了还能干什么呢?对猫扑来说,关闭其最核心的发帖功能,这基本上就已经宣告了死亡,一个时代落下了帷幕。
(2) 西祠胡同:
2022年3月,西祠胡同,又一个国内互联网行业历史中曾经赫赫有名的论坛,将自己放到了拍卖台上。西祠胡同所属公司“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1元的挂牌价格,转让100%股份(共500万股)。
诞生于1998年的西祠胡同比猫扑晚1年,但比天涯早了1年,这三个都曾是2000年前后国内最为知名论坛。不过响马离开西祠胡同的时间相对较早,在2000年卖给艺龙(当时的“e龙”)后,他在2001年离开了这个亲手创建的论坛。但在2015年,西祠胡同再次易手,艺龙方面宣布将其9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作价1220万美元,转让江苏紫金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而响马当时也发布微博称,“西祠终于脱离了艺龙的控制,可喜可贺!”
但就在7年后,西祠胡同还是没能打败现实,只留下了一片唏嘘。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至2007年达到鼎盛期的西祠胡同,拥有超过80万个版块,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并且还首开同类网站的收费先河,据称在2005年时付费率还曾超过1%。
(3) 水木清华BBS
水木清华BBS是清华大学的官方BBS,也是中国教育网的第一个BBS,正式成立于1995年8月8日。水木清华曾经是中国大陆最有人气的BBS之一,代表着中国高校的网络社群文化,中国科学史最大丑闻“汉芯黑幕”就是披露在这里。但在2005年3月16日转变成为校内型后,水木清华的访问人数大幅下降,影响力已不如前。分裂出的水木社区,系自然人出资的北京明睿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之商业网站,该站利用备份的用户数据,在原水木清华BBS用户资源基础上实行独立商业化发展。水木社区目前仍在运营,但版块的帖子更新不活跃。
(4) 天涯
天涯论坛,1999年正式开站,此时的天涯没有运营团队,一切由用户决定,野蛮生长。栏目都是按用户要求开通的, 用户创造内容。论坛发展后栏目细分,有股票论坛,也有文学小说,形成了每个领域独有一片天地。原生态的管理模式下,用户越聚越多。 2002年慕容雪村在天涯连载《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阅读量超20万。2004年《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三天时间跟帖量逾300万,惊动了央视采访主人公徐本禹。徐本禹获得了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央视背书的天涯火了,《鬼吹灯》《明朝那些事》等超级IP更锦上添花,将它推向了互联网第一论坛。
此后天涯获得了IDG、清科、联想、谷歌、江南春等机构和个人的投资,拿了投资不能野蛮生长了,因此开启了商业化变现路径。 2008见证了天涯的急速扩张,从百度、谷歌、IBM等挖来的研发团队开发了ADTOP广告系统,带来了七天连锁酒店、百事可乐、海南航空、京东等大客户和大量广告收益。但广告直接售卖用户或将广告藏在帖子中,连基本的“尽量减少对用户的打扰”都没做到,更别提顺应移动互联与大数据的趋势向精细化运作升级。在变现道路上折戟,2013年一路亏损,业绩一年不如一年,一代舆论帝国走向落寞。虽然2015年挂牌新三板后多次融资,但从结果来看也无济于事。2017年天涯以22亿估值获得华夏幸福2200万的非公开认购100万股,但当时微信估值已逾八千亿。也就是说,走了17年的天涯估值不及微信的1%!
对于天涯的没落,大部分人用商业角度来分析,认为天涯没有跟上时代,缺乏创新,天涯老了。以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分析,早期的天涯是有含金量的,后期的天涯内容掺水多、发泄多、吐槽多、无聊多、情色、暴力、恐怖题材多,婆媳关系等版块戾气多。以至于“内事不明问百度,外事不明问Google,房事不明问天涯”。相反,有含金量的帖子越来越少,各路大神纷纷转场。资本注入之下的天涯,已经不是百姓主导话语权,天涯医院版,变为了实体医院推广平台和一些“癌症家属”无病呻吟的众筹平台。还有网友反应因发维权贴而导致封号等等。这才是天涯没落的真正原因。
(5) 豆瓣
2005年3月,豆瓣起家于书影音评分系统,小组的成功让其逐步成长为不限于书影音的兴趣社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原创特色性的产品。“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至2013年,豆瓣月度覆盖独立用户数均达2亿。那时的豆瓣,是一个既有高逼格和调性,又很娱乐好玩和有趣的地方,遍布着有趣的内容,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
某种意义上,豆瓣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再经典不过的典型互联网社区的路径——并不依靠推广和广告,而是纯粹依靠社区氛围的塑造、优质内容的沉淀来驱动的。优质而又独特、有调性的内容,成了豆瓣最核心的价值。高质量内容汇聚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具向心力的社交中心。早期的豆瓣,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知识和人文氛围的地方,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豆瓣拯救了阅读文化。它影响了无数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和挖掘了一批又一批文艺青年。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构筑了一座集体精神家园,让无数寻觅精神生活的人找到依托。2012年,成了豆瓣无法超越的巅峰。
豆瓣实现盈利后,又完成多轮融资。此时同其他网络社区一样,面临着两大挑战:用户体量更大,变得大众化后,原有的精英化的社区氛围如何保持?移动端的转移问题。此时,豆瓣做出了最失策的决定,把各个版块和功能分别开发了不同的APP,这让PC时代的死忠用户崩溃不已。移动端开始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用户粘性。如果一个UGC(User Generate Content)产品的社区属性越来越让位于工具属性,这难免就有种壮士暮年的感觉。对豆瓣,在2012年后的感觉,正是如此。
2. 当前的移动时代
“一代新人换旧人”无疑是互联网行业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技术的大浪淘沙下,大家已经习惯了告别旧爱,迎接新欢,甚至认为这是信息时代的特点。移动端的兴起,绝大多数论坛都没能成功实现向移动端的转型。随着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方式兴起,短视频以及短文字击溃了传统BBS。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9.34亿人,使用率90.5%。预计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9.85亿人,使用率将达92.4%。
2021年12月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月活量分别为 67180万人、44245万人,整体市场前五中,的同类APP也均隶属于快手系或字节系。短视频行业的双寡头格局已经确立。
这不是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而是格局的变化,资本引导的结果。从此,舆论阵地由以前的最终用户做主、自由生长、百花齐放的模式,演变成了资本操控的寡头模式。
3. 人民社区的沦陷
当论坛以植入式广告为营收来源,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没了用户又谈何盈利。虽然天涯总裁邢明曾表示,“商业化不能操之过急,社区网站必须在内容纯粹化与商业化探索二者之间维持艰难的平衡”,但事实也已经证明,论坛的模式与流量和资本很难共存。资本看中了时代机遇,迅速占领移动应用领域,几大社交APP迅速兴起。
(1) 碎片化:碎裂的体验
互联网上一个流行的段子是:“社交产品始于约炮、兴于炫耀、衰于鸡汤、亡于广告” 。移动端的场景天然就是碎片化的,用户无法在移动端接受深沉的体验,更无法专注的投入时间。
(2) 为了知识?还是为了快乐?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互联网冲浪是为了快乐”,如果大家沉迷移动端短视频以及炸碎三观的小作文的目的,只是为了快乐与刺激(或者说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引导人民寻求刺激)。那么,与传统社区相比,是一种退化。资本控制下的移动软件,无疑是堕落的。
(3) 缺少了意见领袖的社交软件,还算社区吗?
一个论坛的兴衰和两个有关:牛人的多寡及氛围的好坏。牛人是维持一个论坛存在的根本。论坛表面上的常态是吵吵闹闹、灌水八卦,但有没有干货才是论坛的生命线。谁都有时间成本,既便是闲逛,如果只斗嘴逗乐,时间久了也烦。获取有用的信息还是逛论坛的基本要求。
而移动端软件的应用模式,快乐刺激替代了持续稳定的社会交互,一个话题,几个小时后就被新的话题取代,而沉入茫茫的信息大海,思想不能驻留。缺少实质性的交互,就无法产生意见领袖。
(4) 智能推荐,靠谱吗?
信息化、智能化,本来是为了填补信息鸿沟、知识鸿沟。但基于智能推荐的社会性软件,却使人只能听到一个声音,来自你的观点倾向的声音,或资本想让你听到的声音。结果是拉大了信息鸿沟,强化了不平等。
(5) 移动端利于资本控制,形成舆论帝国
当一个UGC产品被资本掌控的时候,人民无法自由发声,而资本支持的50万,却可以为所欲为的、如潮水一般的带节奏。
例如:百度百科对切.格瓦拉的解释: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百度百科、知乎等地,已经被50万占据。一个格瓦拉这样的民族英雄、世界级偶像,在这里也会被随意污蔑。更有一些现代的弘扬正确价值观的学者,被恶意诋毁。中国历史和近现代的文人志士,被造谣中伤,被写情色小作文。好似中国就没有一个光明正大的人物一般。这种水煮青蛙的模式,正在迅速削弱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 是谁,正在阻止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1. 网络学习实践共同体的特点
但凡花时间上网的民众,总是需要获取信息,时政、新闻、文化、技术等。网络也是大众主要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网民希望迅速找到自己兴趣领域内的社群、大牛(即 意见领袖)和学习伙伴,并以此来迅速获得信息和知识。技术与知识的提升中,文化和精神价值观亦随之得到传播。
社群可以分为兴趣社群和学习社群(也称为学习实践共同体),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兴趣社群:
· 有共同兴趣的人在这里分享信息和特殊话题;
· 成员可以只吸收信息,不需要贡献信息或参与;
· 成员不必包括该领域的专家;社群也不依赖于专家;
· 社群的目的是分享信息、提问、讨论;
学习社群:
· 成员通常是活跃用户;非活跃用户不适合此群体;
· 社群中,信息分享与讨论必须达到有意义的协商,成员间达成一定深度的协作,包括分享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彼此提供支持等;合作是知识建构的意义所在。
· 成员(至少有部分成员)有相当的专业水准。成员间还存在新手对专家的模仿和不同经验的交流与碰 撞、冲突到顺应、平衡与认同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在社会文化参与中的协商性。
网络学习社群有多种组织形式,有的偏重网站类型而分类、有的偏重关系和任务来分类。 不同类型社群之间并不是互斥的, 一个多样化的虚拟社区可以同时满足參与者各项不同的需求。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点是实现心灵的转变,这也是学习的深层含义。 学习社群带来的利益:
· 共同智库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追求合作事业的过程中,实践共同体形成了一套共享的、专属的智库(资源库),这套智库包括概念、符号、思考方式、处事原则、特定语言体系等。这套智库一方面是相互卷入的参与者在过去通过协商确定的,另一方面它又有可能在未来的新情境中被重释、完善和发展。
· 意见领袖的产生:合作与连接的过程中,逐渐脱颖而出群体中的意见领袖(Social Capital),在知识贡献与网络连接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2. 学习社群发展状况的判别
网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互相产生影响,当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对学习环境的情感投入不断增加时,网络学习社群就逐步形成了。学习者因此有了归属感和彼此之间的依存感,以及共同的信念。 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活动系统, 群体由一个共同的目标所凝聚, 在信任和遵守承诺的气氛中积极投入合作性学习。共同体的成长涉及到人、空间、情感联系等多维度,同时保持着灵活性。
Wenger将社群成长分为5个阶段,依次是潜伏期(Potential)、联合期(Coalescing)、 活跃期(Active)、消散期(Dispersed)、纪念期(Memorable),活跃期是知识建构的主要时期。
发展良好的学习社群的特征是联系紧密、 处理矛盾及时有效、 学习任务和社会情感的需要得到很好的平衡、 学员间可以有效率地进行沟通、 能主动地参加到群体活动中。学习社群是否健壮,可以参看三个指标:会员持有率、参与程度、相互生产程度(也就是会员的知识贡献度)。
综上所述,一个发展良好的学习社群,成员应该易于获取社群活动信息、资源信息,并且互动良好,沟通有效率,情感需要和学习任务达到平衡。
3. 学习社群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沙化
目前手机用户获取新闻舆论的渠道,最常用的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澎湃新闻类APP等,社会交互功能部分基本有留言功能。留言功能与BBS的最大区别:1)留言这种暂时性的交互,只建立了用户于内容的联系,而未能建立用户间的联系。2)用户贡献的智慧,无法长时间存留。它会在几小时后瞬间淹没在其他信息海洋之中。3)知识、资料无法累积。4)留言群体中的人,虽然有相同的兴趣,却无法形成社交网络,几乎永远也无法诞生意见领袖。5)因为缺乏实际的网络连接,就没有办法组成兴趣小组,不可能诞生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反观传统网站,根据论坛备案申请条件,申办BBS业务网站有诸多要求,尤其是需要提交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文件、版主负责制、用户实名制等。个人难以再建立兴趣话题小组。
对机构支撑的BBS而言,盈利、转型、管理等问题是持续经营的挑战。例如,猫扑2010年推出“我凶我秀”大赛。色情与低俗的标签越来越明显,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根据公众举报并经查实,于同年6月17日,将大杂烩论坛关闭并进行停业整顿。2011年之后,猫扑开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是内部动荡,猫扑的变革却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另一方面,论坛领域的贴吧,泛社交领域的微博,都在不断走向成熟,内忧外患,此消彼长,猫扑网逐渐走向没落。
资本入驻带来的管理问题:2022年3月15日,国家网信办曾发布消息称,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指导北京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督促整改。随后在3月23日,豆瓣方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专项行动的处罚公告》,宣布解散15个问题小组,并表示“将持续配合开展整治“饭圈”乱象的专项工作。”6月30日,豆瓣停用所有私密小组,这固然解决了小组功能带来的粉丝聚集、谩骂互撕、制造舆论等问题,但同时也删除了健康小组、学习社群交流的空间。
四、 舆论阵地被入侵,以及资本控制的后果:
目前排名前几位的新闻APP为:今日头条、新浪新闻、趣头条、一点资讯等。以信息内容为主的微博、知乎,也排名在社交类软件前列。以交友为主的陌陌、探探,排名在交互类前列。这类软件的横行,导致无形的文化侵略在温水煮青蛙一般腐蚀民众,而人民的声音,却淹没在五毛党的污言秽语中。
我们随意取一个微博账号来分析。今天打开微博,显示在首页第一个的推荐内容,是一个叫“荆楚公子”的号。此号经常出现。一个精华帖子评论数不足20的号,粉丝数量显示100万,每每被置顶,作为推荐贴显示在首页。 以近日内容来看,其内容无非以下几类:
2022.07.27:学生打老师的暴力视频,结论:老师不对,没把学生教育好,对不起家长。老师该打,该开除。
2022.07.27:穷爸爸与富爸爸,煽动仇富心理。
2022.07.27:生娃费用问题,表示深圳比内陆城市政策好,煽动地域仇视心理,被网友指出“保险买的不一样,费用自然不一样”。
2022.07.27:接吻镜头。
2022.07.27:吻戏。
2022.07.27:吻戏、床戏。
2022.07.27:大肆宣扬乌军击溃俄军。
2022.07.27:乌军海马斯击退俄军,宣扬乌军优势。
2022.07.27:师生矛盾。结论:老师是脑残;孩子和家长对着干,家长的错,家长忏悔。
2022.07.26:贬低哈工大,抬高武大。论据多伪造。
2022.07.26:擦边乱伦:李嘉欣和10岁的儿子嘴对嘴喂食、亲嘴、裸浴;博文内容:孩子不像爸亲生的,但老爸不在乎,老爸多美女,老爸快乐似神仙。
2022.07.26:明星耍大牌、明星保镖与粉丝冲突的暴力视频,挑动仇富心理。
2022.07.25: 结婚时房产证写谁的名字对男人更有经济利益?同时可以哄骗老婆(鼓励夫妻之间宫心计)。
以上只是近两三天发布的部分帖子摘录,一个号码,每隔几分钟就推出一个帖子,内容多为价值观紊乱和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灌输贴。其目的何在?是哪些资本在推动?
近日,随着“夏日祭”、南京玄奘寺事件的发酵,网友陆续爆出,有人在网上为侵华日军刽子手岗村宁次(提出三光政策,甲级战犯)建立网上纪念馆,公开拜祭。同时还建立了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等纪念馆,且已存在多年。这是对我中华民族的侮辱和人民底线的挑战。
五、 话语权的未来:对策与建议
· 话语权应从资本转向公民:BBS等网络社区的建立权,不能只存在于资本控制的实体手中。实名制个体,应有权利建议和维护网络社群,以及可供用户发表自媒体的APP等,并向监管机构透明其数据。或政府提供类似新浪博客等自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社群发展的土壤。
· 及时立法,执法必严: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法的执行力度,相关法规应及时更新,遏制敌对势力的新招数。严厉打击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宣扬仇恨、暴力、色情、虚假信息,以及违反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言论。
· 责任追究至发布者:连带责任会让一些机构不敢、不愿建立自由发言渠道。用户以实名制发表言论,不当言论应是发表者负责,而不是平台负责,当然平台应负有监督、管理之职能。当发布者以不可告人的目的,全天候发布垃圾信息时,那么机构必须建立同等数量或更多的审核人员,这是不对等的投入和不必要的人力消耗。应严惩恶意灌水的公民,封堵境外势力的IP,以绝后患。
· 立法规范媒体表现形式:所有内容必须可追溯,可投诉。例:微博的自动推荐视频,快速刷新,夹杂反动、暴力、色情镜头。此类短视频无法回放,且时间短,非法内容不易取得证据,无法投诉。
· 发挥人民的监管力量:虽然目前有网络安全投诉渠道,无奈五毛党24小时发布,垃圾信息远远高于国家机关处理速度,应建立有效机制,发挥人民的监督、筛选、管理不当言论的力量。
· 树立社区意见领袖:鼓励和扶植爱国、爱民、价值观正确的知识人、专业人士等,引导话题的深入讨论。引领青年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素养,和道德体系。
· 扶植正能量的社群,奖励爱国主义、民族复兴、文化传承等正能量的资源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