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尘矣落定四十余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从主观上讲,毛泽东主席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用意是反修防修,清除钻进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保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然而,纵观文革的后果,最大的受益者却是邓公。因为如果不是在文革中死去了一大批党、政、军的高级领导人,如刘少奇、林彪、彭德怀、贺龙、陈毅------等人,邓小平很难成为党的第二代核心。邓小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决不会顺利进行。众人周知,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始,毛泽东也是几起几落,但他以他的路线正确性最终确立了领袖地位,并得到了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但即使是这样,卢山会议仍有彭总上万言书,文革时仍有五老大闹怀仁堂之举。可见,如果这些老革命家在世,以邓小平的资历很难驾驭这些开国元勋的。更何况什么邓小平理论,也许是笑谈。但历史就是这样时而严肃,时而恢谐。邓小平能成为党的第二代核心,也许是历史对中国人民开了一个玩笑,因为七五年的那个清明节人们不是在天安门广场对邓小平寄于了美好的期望吗,上苍就让人们的愿望得到实现。于是,纵然有了天安门事件,但邓公大难不死,以至有了三起三落的美谈。而第二个天安门事件,再不是“小平你好”的横幅,而成为反邓的浪潮,纵观此时,在党内能与邓抗衡的敢于直言的老革命家无几,如果彭总在世,很难想象能发生调动军队的天安门广场流血事件。虽然当时党内有陈云、彭真、聂帅和徐帅,但纵观中共党史,这些老革命家显然不够刚性。象贺龙、陈毅这样的老师除了主席、朱总、总理之外,似乎不会象紫阳、耀帮那样虽是党的总书记,被邓玩弄股掌之上。所以说文革给邓扫清了掌权的道路。关于腐败的问题众网友分析了许多产生原因,其实,腐败是邓的宽容而起。邓“未有牺牲多壮志,想叫日月换个天”,从华的手中夺权后,邓治理中国实属不易。据说,虽然邓的组织都是他的部下,但仍们一批与他资历不相上下的人,这些人物可以说是邓搞中国特色改革开放的障碍。邓只能给予利益分配,而不可能象毛一样采用斗争形势。这样,即得利益者便成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有人说,邓是一个好父亲,(为子女创出了进入上流社会的条件);邓同时又是一个好领导,(为部下升官大开绿灯),只可惜邓不是一个好领袖。他牺牲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说,改革的前十年,人民对他欢呼,改革二十年,人们开始深思,那么,改革三十年,人们终于重新认识了邓小平,对于千千万万的广大中国劳动者来说,邓小平的光环终于失色,而被改革灰尘胧罩的毛泽东又光辉地回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心中,这就是历史的严肃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