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最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
位卑未敢忘忧国
目前,油价已经涨到140美元一桶,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因此受到剧烈的影响,能源的紧张和高价促使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然而,怎样才能建设好节约型社会?市场经济所不可避免的无政府主义和逐利性是导致一切资源浪费的罪魁祸首,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系却能真正在宏观上做到资源的最大节约。
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而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不可再生性也成为战略资源,如石油钢铁煤炭等。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本的全球流动,使石油等战略资源成为西方金融资本和石油寡头掠取全球财富尤其是能源紧缺型发展中国家财富的暴利工具。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还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系会是什么样的状况?计划经济要求所有的经济发展要服从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周密计划。不属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所需而是为他国提供产品并消耗我国或为此而进口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和经营理所当然被限制甚至取缔,只在必要的为了交换我国急需而自身无法生产的产品才可以适量的生产以进行商品交换,这种交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是平等互利的。
我国由于逐步实行了市场经济并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一直坚持,而在执行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真正需要,舍本逐利,中国外贸依存度(指外贸占GDP比重)大幅上升。由1978年占9.7%上升到2000年30.6%,2005年63.8%(世贸组织数据,按当年汇率测算为62﹒9%)和2006年66﹒9%,其中出口占36.8%,进口占30.1%。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超过所有8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或者可以说,我们生产的产品有一半以上不是为了内需而生产的。仅仅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就是如果产品只为了内需,立足自力更生,那么我们可以最少节约一半的资源。换句话说,把所有的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因为大部分是外向型企业)、以及内资外向型企业仅以国内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和必要的为了交换我国急需而自身无法生产的产品而存在的标准来衡量其存在的必要,那么我们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石油(目前约进口一半)、钢铁等战略资源,而我国正是由于大量的进口这些资源才造成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对于出口我国的存量丰富的资源(如煤等),也要本着非此不可的方针办理。那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约型社会就可以建立起来,国家经济可以稳步有序的得到发展。
计划经济的着眼点是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须,所以必须认真做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确保经济稳步的向前发展。计划经济不等于闭关锁国,只是发展经济的体制不同。与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区别是计划体制改变了一切向利润看齐的原则,这样,环境污染、高能耗、乱开采等等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大多数人们一提到节约型社会,只是想到厉行节约避免铺张浪费,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动脑筋想办法,是不可能在根本上达到节约的最大效益的。
如果那些外向型企业继续存在,市场经济的法则不可避免的调节着它们为了追逐利润而维持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那么,就逐年增加着由这些生产而导致的——石油的进口、铁矿石的进口、煤炭的出口、羊绒及其制品的出口等等,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后果——为了生产羊绒而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及沙漠化、沙尘暴,小煤窑屡禁不止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一些高污染企业依然故我的破坏生态环境和局部气候,这就是一直以来我国的现状。
三十年逐渐发展的市场经济使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逐渐解体,使公有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降低。经济体制的变化也反映在上层建筑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由于受到市场经济逐利和私有化的冲击而走向没落,社会风气急转直下。与资源相关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贪污、腐化、浪费、攀比、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重等等。举一个小例子:如果社会治安还如改革开放之前一样好,我们用得上防盗网、防盗门窗吗?全国可以节省多少钢材?如果不是拜金主义怎会有攀比富贵和地位?可以减少多少小轿车?又可以节省多少钢材和石油减少多少尾气排放?。。。。。。。
市场经济的盲目性造成了多少重复建设!浪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的资源!
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在短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根本上,它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造成了两极分化的急剧发展,造成财富向资本所有者聚集,阶级分化和对立便水到渠成了。
曾经的计划经济在今天已经日益显现出它的优越性,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只是它的一个基本的属性而已。
2008-06-27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