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大合唱为银行贱卖辩护了
roomx
原载:新浪网
看了一下专家们的辩护技巧,有点低。
他们都用改革前后的国有银行净资产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增加了很多倍,国资委赚了。可是没有一个敢说,这些净资产怎么放大的?是靠银行经营改善取得的吗?是靠外资银行战略投资带来的新技术新经验吗?都不是,他们的新技术新经验让借船出海到海外投资的中资银行保险企业输得裤子都没有了,个个鼻青脸肿损失惨重。
这些银行净资产之所以暴增,全是中国股民与百姓的血汗!是剥削中国股民得到的收益,奥秘就是国资委出最低的发行价,外资银行出次低的战略投资价,中国股民出高得离谱的发行价。
这是一条无耻的食物链。
还有个叫王国刚的所谓金融学家,更是不知所云,把官场一些混混哲学也当场经济学原理来忽悠群众了,说什么改革前,中国银行企业去国外大银行,人家接待规格低,大人物不出来,改革后人家就看得起你了,接待规格高了。这个例子就说明改革成功了。有点忽悠人吧。真是你的实力强人家就看得起你么?只要你舍得贱卖,人家也喜欢你啊,人傻,钱多,速来,全世界都懂的道理啊。
看得起你,说明你们卖的无耻而已,商人谁不喜欢傻子客户啊。
还有个无耻的理论叫技术性破产,说中国银行业早就集体破产了,如今乌鸡变凤凰,全靠战略投资者拯救啊。这就叫颠倒黑白了。技术性破产的资产负债已经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了,这些烂账最终是财政买单,是人民买单,关老外什么事?请不要回避银行新股发行巨大的溢价和资本公积究竟来自中国股民还是老外。
付出最大代价损失最惨重的是中国股民,最后没有一个专家学者说半句感谢,这些白眼狼,被银行豢养的乏走狗。这类银行出钱的公关性质的“学术研讨会”,简直就是乏走狗们的集体马戏表演。
一个乏走狗独唱他们心虚,怕网民,于是就齐唱,就大合唱,以为声势大一点可以壮壮胆,由此可见专家学者们其实骨头何等的软弱内心何等的苍白。
这年头,专家学者因为堕落得比网络红人还快,早就成为被网民鄙视的对象了,还想靠他们造势来为自己的犯罪开脱,中国银行业高管们太幼稚了,话语权并不掌握在这伙人手里,因为他们早已没了公信力。
---------------
专家学者纵论银行业改革开放:贱卖论无依据
本报记者 苗燕
从“中国经济埋下的定时炸弹”到脱胎换骨受到全球瞩目,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6日召开的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热点问题学术论坛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评价银行业的改革说:“迄今为止,改革是成功的”。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促进了中外资银行合作的深化,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监管水平的提高……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针对银行业改革,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昨天,针对目前的热点问题,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多位专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声音是在所难免的,但讨论各种问题,必须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及改革之初的历史背景。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使中国银行业更稳健更安全。
热点1 “贱卖论”根本不成立
随着美国银行出售建行股份,市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导致了中资银行资产贱卖的声音再次响起。专家们在对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后,得出的结论是:“贱卖”论根本不成立。
仅以入股价格计算,据了解,在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外资股东的入股价格高于同期入股的中方股东。四家银行进行财务重组和改制时,代表国家出资的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中建投以及其他国有发起人股东均以每股1元的价格入股,而战略投资者入股价格最高的是汇丰银行,当时其以1.76倍市净率入股交行,最低的美国银行入股建行价格也达到1.15倍市净率。这一价格,远远高过国有股东。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指出,不仅价格不便宜,而且战略投资者入股还有严格的持股锁定期限制。根据要求,战略投资者持股锁定期必须达到至少三年,且无法对四家银行进行控股。同时,由于锁定期长,有助于维护上市之后的股价稳定。不过,战略投资者却承担了由此带来的未来股价下跌的风险。因此,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不仅是考虑投资收益,还要与四家银行进行长期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机制,共同承担四家银行经营中的长期风险。
由于国有银行在改革前资产质量较差,因此,在改革之初,境内外机构并不看好我国银行业,苏格兰皇家银行计划入股中行的信息披露后,其股价的下跌幅度甚至达到15%。几家中资银行在寻求境内战略投资者时也屡屡碰壁。交行2003年7月中旬陆续与8家潜在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沟通,但只有汇丰银行和另一家机构提交了正式文件。
不可否认的是,在四家银行上市后,战略投资者获得了一定的账面收益,但收益最大的还是占绝对控股地位的国有股东。据建行统计,大体上建行每赚10元,国家得到的收益是8.5元,按去年末股价计算,国有股权益比4年前注资时增加5.25倍。
而四家银行改革之初,国家注资共6666.2亿元人民币,以2007年12月底股价计算,国有股权总市值达43733.9亿元人民币,比注资增长了6.6倍;是改革时国家花费的财务重组成本11791.2亿元的3.7倍。此外,自2004年股改到2007年底,国有股东分红总额达1833.9亿元人民币,总回报率达27.5%,按2.5年计算,年均回报率为11%。通过增值及分红,国有股权价值比改革之初增长了约7倍,远远高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收益。(稿件来源:上海证券报)
热点2 开放未对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不少人对于开放过程中可能形成的金融安全隐患产生了担忧。不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迄今为止,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构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和危机。但是他认为,在接下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05个国家的统计,2005年末外资银行占国内银行总资产的平均比例为3%,东欧地区占比较高,外资银行总资产达到其国内银行总资产的58%,占比较低的东亚和大洋洲合计为6%,而我国仅为2.44%。
杨再平指出,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增强本国银行的国际生存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不可避免的全球化大趋势下保持本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安全性。伴随着对外开放,本国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的生存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差距逐步缩小,直至最终能与国际同行比肩而立,到那时,就更稳健、更安全了。
连平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需要有三个层次的保障:一是国家的金融政策;二是有功能比较完善、运作规范、健康稳定的金融体系;三是国家对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保持控制权。从这三条来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危及中国的金融安全。此外,从金融政策自主权及金融体系的健康来看,开放未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连平认为,长远来看,保持国家的控股,是引资和与战略投资者合作过程当中必须要把握好、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他指出,如果汇丰想控股交通银行,至少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国家法律允许,放宽单一银行的外资持股不超过25%、单个外资投资者不超过20%的规定;第二,外资增资必须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第三,财政部自愿放弃第一大股东的地位;第四,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比较大的金融危机,交行难以经营下去。他认为,国家有充分的能力保持对交行的控股权。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提醒说,应该看到,当前中国银行业取得的成功,基本上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实现的。因此,当中国银行业置身于一个开放、全面竞争的环境中时,能够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建议银行要提升利润,同时建立风险模型,加强管理。
李扬也指出,银行业在经济上升周期中经受住了考验,但实际上,经济下降的周期中,银行的风险才会真正暴露,因此,中国的银行业需要经历一次经济下降周期的考验。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银行业的改革,需要有配套措施。
银行业的开放一直秉承了双向开放的原则。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中资银行也在走出去。据统计,我国中资银行在海外分支机构的总资产远大于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仅海外的分行资产就超过3000亿美元,基本维持着双向、健康的对外开放态势。
热点3 战略投资者不只是带来资金
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有33家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5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达214亿多美元,平均锁定期为3-5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启动以来,四家银行共引进了9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协议投资总额达170.64亿美元。
对中资银行来说,战略投资者不仅仅是带来资金,重要的是其承诺投入技术和经验。事实上,战略投资者入股后,对工、中、建、交四家银行投入了大量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战略投资者入股促进了四家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和公司价值的显著增长。更重要的是,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认可,使得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迅速增加。曾经被外资机构不看好的四家银行,在境外上市时分别获得了76倍、75倍、42倍和205倍的超额认购。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前后的国际影响力,有着十分深刻的体会。他说:“当时的中资银行,在国际上没有国际的公信力,一般的投资者根本不了解。一些大行的领导到海外同样的银行去考察,人家中层干部出来接待,认为这是一个很差的银行,打发一下就可以了。后来就不一样了,上市以后,一些中资银行的中层领导去了,人家的大领导出来接待。”
杨再平指出,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从法理上切断了国家财政对商业银行的补贴救助,迫使其进行商业化运作。此外,提升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建行在美国银行的协助下开展了零售网点转型、个贷中心转型、呼叫中心改进等流程改进项目,目前建行5266家零售网点成功实现了功能转型,占全部零售网点总数的39%,转型后的日均业务量比转型前增长115%,工作效率提高30%-40%,客户等待时间减少4分钟。各主要战略投资者共向四家银行派出了6名国际专才担任股权董事,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工作,以丰富经验、专业素养和市场判断力提高了董事会的整体水平和决策能力,公司治理得到完善。
-------------------
人大常委驳银行贱卖论
经济学家驳银行贱卖论
本报讯 (记者殷洁)美国银行“三折”股价增持建行股份,再次让银行“贱卖论”卷土重来,而这场银行“贱卖”之争也引起了诸多经济学者的关注。昨日“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热点问题学术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经济学家辜胜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十多位学者集体反驳“贱卖论”,称不同时间、不同状况的资产价格不具有可比性。
“不可忽视技术性破产”
上月初,建行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以每股2.42港元最初入股价格,从汇金公司购买60亿建行H股股份,而当日建行H股已经超过了6港元,由此也引发了再次的贱卖之争。事实上,这样的争论在几年前交行、中行、建行股改上市时就已经出现。
相比社会热炒的“贱卖论”,昨日参会的学者们则一致认为当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超过了30%,甚至被认为基本已经“技术性破产”,银行业高危的过去让当时银行的资产价格难以达到与现在同等的水平。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介绍说,当年四家国有银行风险很高,国内机构也不愿入股,事实上苏格兰皇家银行入股中行时,股价也是高于同期中方股东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也认为,把现在经济高增长,银行的盈利提高情况下的股价和当时首发时的价格相比,提出“肥水流外田论”并不合理。“如果以今天的价格招股,在股价最高时市净率达到4倍,恐怕不会吸引到任何战略投资者。”
学者们也一致认为战略投资者不仅要投入资金,还带来了技术和经验,给国有银行带来的最大变化在于治理结构的优化。杨再平同时表示,收益最大的仍然是占绝对控股的国有股东,“入股多少,改革的投入就是几倍、好几倍的收回来。大致上是每赚十元,国家得到8.5元,按去年股价计算,国家股权比四年前增加了5.25倍。”
“引进投资不危及金融安全”
“贱卖论”总是由售股价格的贵贱问题升级到金融安全的高度,甚至触及对外开放政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从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来说,不足以危及金融安全,而从长远来看,保持国家的控股是引资和与战略投资者合作过程当中必须要把握好、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以交通银行举例说,如果汇丰想要控股交通银行至少要满足四个条件,也就是放宽单一银行的外资占有不超过25%这条线,单个外资投资者不超过20%的这个规定;外资增资必须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财政部自愿放弃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整个金融系统可能出现比较大的金融危机,交通银行难以进行下去。“这四个条件是缺一不可。从这一点来看,保持国家对交行的控制有充分的能力。”
“其实目前在华的外资银行资产占到2.44%,与国际比较还是相当低的。”杨再平表示,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05个国家的统计,2005年末外资银行占国内银行资产比例超过30%,世界其他国家最低的也就是6%。还有中国银行引进战略投资的情况,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有33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达到240亿美元。
-----------------
新浪评论:
一个经济学家发表自己专业内的言论,为什么要冠以官衔呢,真不懂现在的媒体是怎么了。为了炒作,什么手段都用,只能反映自己的心虚或者别有用心。
删我贴的sina也是扁毛畜生。
这些所谓的专家.精英.不知是真弱智还是别有用心?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银行属国有高垄断性质.1元多的股价,何来的所谓高风险?看着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振振有词的卖国嘴脸,真想狠狠扇他们几耳光!
这些专家都是买办。外国人投资中国银行,赚的是中国老百姓的钱——老百姓存款负利息,股民购买银行股票价格超过国外人几倍。中外银行联合起来赚中国老百姓的钱。事实胜于雄辩,不要自欺欺人。
我愿意出市净率的2.5倍,怎么不卖给我?怎么不卖中国人啊!!!
你出这么低的价格完全挽救不了垂死的中国银行企业,所以人家一定要卖高价给你。
我就是不明白,那么低价格的国有银行股票,为什么不能像国债那样向全国有投资意愿的人卖呢?
七七,向民族英雄致敬,对无耻的汉奸只有:呸!大刀向鬼子和汉奸们的头上砍去!
银行的股票,国家是1块拿的,外资是1.5拿的,为啥卖给老百姓就翻了那么多呢?为啥不把卖给外资的股票卖给老百姓呢?难道咱老百姓就该被宰的?
太善良了,中国股民,你以为大家都出1.5的价格,银行上市还有意义吗,人家骗的就是你们。否则怎么避免技术性破产?
所谓的专家有水平啊?!估计美国白宫一定给他们发双薪.为什么中国股民好不容易中签买到的股票价格是净资产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呢?!为什么建行的股票不能以1.1 5倍的 市净率向本国股民进行市值配售呢?什么时侯,中国股市以1.15倍的市净率向本国股民按市值配售新股.
如果它以这个价格卖给我,我承诺一辈子不减持!!!!!唉,宁与洋人,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国,结与国之欢心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那就是建设银行的期权安排实际上是所有外资银行以战略投资者名义对中国金融业的疯狂掠夺!本人曾参与过渤海银行筹建谈判,当时渣打银行提出的一系列期权安排几乎就是现在建设银行的翻版,我们负责谈判的人员当时坚决反对并通过多项设置避免了以后出现类似于今天建行的情况。
为什么要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难道国内的企业在这个价格不愿意买吗?
要想让大家不说贱卖都很难啊!
专家只需要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以那么便宜的价格卖给中国人民,如果我能一块钱一股买上建行,我保证锁仓一辈子,只靠你给我分红,打死也不卖。
1元卖给中国人,建行早就破产了。这就是个游戏。居然能忽悠几千万股民上当。
中国公司买海外资产,高于市价,亏损几十几百亿是正常的.
海外公司买中国资产,用净资产价格,低于市价,获利几百亿是合理的!
最让人恼火的是,所有专家无视中国股民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事实,竟然为国外战略投资者和领导唱赞歌,简直是一堆垃圾。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