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可以没有信仰,美国的主持人却不能没有信仰
寒梅冬雪
党员未必真的信仰共产主义,这并不奇怪。但是挂着党员身份却公开反对与诋毁共产主义,共产党的喉舌竟然让这样的人大放厥词,这就让人不可理解了。,中共党章分明写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又是执政党,难道允许自己否定自己吗?美国人也不是100%的都信上帝,但是美国决不会允许任何对上帝的不恭。
毛泽东对中人民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是给中国带来信仰,并且身体力行,让老百姓看到有坚定信仰的人(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中国有些“先富”们不明白,中国已经如此“变”了,已经如此“接轨”了,为何西方还是不能彻底相信中国?这就是原因之一 ----- 外国人以为中国人也和他们一样,一旦拥有信仰,就“永久拥有信仰”! 因此,尽管中国有不少的共产党员没有信仰或抛弃了信仰,但在外国人那里,因为他们自身对信仰十分的执著,就想当然的认为,“共产主义的幽灵还在中国上空徘徊。”
是不是抛弃了共产主义信仰,就能被西方拥抱了?
据我的观察,西方人其实很难欣赏“信仰不坚定”的人。中国的这些年,刚好就“盛产”了一批这样的人,尤其这样的“文化人”。 这些人一切都从自己私利出发,以“吃喝玩乐享受”为目标。当然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屑一顾,而且既不信“共产主义”,也没看见他们相信上帝,佛祖,或者真主。而他们又在相当程度上占据了话语权,决策权,自我感觉很是良好
大约在2、3个星期前,美国一位保守的牧师,严厉谴责奥巴马的某次言论,说他有曲解圣经之嫌。 这样的“罪名”一旦在美国公众心中成立,奥巴马就完了。 于是奥巴马就反复的表白他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圣经“天天读,天天学习,时刻揣摩”, 奥巴马的牧师(相当于政委或者政治教导员)也出来做为他做证。一向热衷于“美国行情”的中国媒体,却没有报道这件事,至少是我没有看到。也许中国媒体是认为美国人太“大惊小怪”了,不就是奥巴马对圣经有自己的“解读”吗? 在中国,信仰是自由的,没有信仰也是可以的,共产党员也可以不要“毛泽东思想,不要马列主义,不要共产主义信仰。白岩松们当然就没有办法理解“没有信仰”在美国公众心中是多么致命的一件事。 美国任何一个无论什么公众人物,一旦他(她)公开说了哪怕是一点怀疑上帝或者不屑信仰的话,这个人在公众心中就和“垃圾、危险分子”差不多了,无论他是谁,是政治人物,名流,还是主持人。
中国最奇怪的现象,就是一群没有信仰的人,占据着主流媒体,对芸芸众生说教些只有他们“津津乐道”的东西。白岩松,不过是其中一个。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得到美国和西方的拥抱,然而现实却正好与他们的愿为想反。
也许文化精英们说,我们有信仰呀,人都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自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我们的信仰嘛。所以要“追求美国那样的民主自由”嘛。 然而美国的一切,包括民主自由,包括立法,包括宪政,包括三权分立,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上帝之下”,而上帝并不承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不知道中国那些“追求民主自由”的人们,是在什么“信仰”下“追求民主自由”? 这个世界存在没有信仰的民主自由吗?
那么先抛弃共产主义,然后再引进西方的宗教信仰,是不是就可以被西方“完全的拥抱”了? 也许白岩松们能得到“西方的拥抱”,但是这种拥抱是为了让你离开地面而更好地杀死你。这一点,中国的老百姓倒是看得很清楚,很多善良的人对白岩松的表演捏着一把汗。
白岩松说共产主义是乌托邦,但是白岩松能不能说说,哪种信仰不是乌托邦?谁见过天堂什么样?谁去过极乐世界? 白岩松如果想到自己死后能进天堂,会感到“无比幸福”吗? ---- 这是信上帝的人们坚信不移的,因此也都期待着,并不害怕死亡。 天堂,那是个谁也不认识谁的地方,我相信让中国人对天堂的认识要达到西方人的“高度”,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与天堂相比,共产主义理想要现实得多。因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社会形态,体现着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精神的道德行为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取得了胜利。所以共产主义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正如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所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所谓“信仰”,就是不能怀疑。中国人民已经用流血牺牲做了一次选择,追随了毛泽东,信仰了毛泽东,并且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毛泽东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信仰建立的过程中,尚且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不知道想要给中国确立新的信仰的人(们),对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了解多少?对毛泽东了解多少?对上帝了解多少?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了解多少? 试图改变一个国家的主要信仰,或者执政党的信仰,就是在西方,也没有谁有胆量这样做,因为后果是什么?谁也难以预料。可以肯定,没有一个西方的主持人敢于公开否定自己国家的宗教信仰。
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信仰坚定者们,信仰的力量会帮助他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直到成功,他们可以经历挫折,但永远不会有失败。失败,只存在于信仰不坚定者中,失败,从来不是结果,而是信仰的改变,从怀疑信仰开始。
白岩松的话也许不仅仅是“代表个人”,也许接下来真的就是要引进“上帝”了。 如果说现在中国谁更需要上帝,就是所有那些“背叛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党的官员们或者白岩松们!是他们的灵魂需要被拯救!如果真的相信上帝,或者佛祖,或者真主, 起码明显有三个好处:可能就不敢包二奶了,不敢贪婪了,不敢沉醉“吃喝玩乐”了。 因为在上帝们那里,背叛了妻子的,贪婪的,只想“吃喝玩乐”的,这都是要下地狱的!
引来了上帝不要紧,让背叛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去信上帝吧,让他们去经历精神和灵魂的救赎! 但是,请把位置空出来!中国是毛泽东创立的共产主义国家,请让真正的、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们来执掌、管理这个国家!至于白岩松,即然“否定了信仰”,那就应该像个男人一样,别再一边享受着“这个信仰的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福荫,一边又在党的喉舌上大放厥词否定党的信仰。
白岩松“亮剑”了,中国的公众人物是不是都能公开“亮出信仰”呢?
20万年薪的白岩松与360斤包谷年薪的代课老师
云淡水暖
白岩松初出道时,哪种略微有些不谦逊的主持风格,给人以“个性十足”的感觉,是有些新鲜感,一脸的沉重,滔滔的言语,不带标点符号地令人喘不过气来地讲完一个长句,也算是央视时政节目中的一景吧。不知不觉中,小白的“初次”已经过去了15个年头,望着愈来愈“深沉”的表情,沧桑感悄然来到那些皱纹之间,听着愈来愈“理性”的、愈来愈“学术”的词语,疏离感日渐萌生,最近,白岩松先生又“理性”了一回。这回的题目叫做“理性看待财富差距”,由头是袁隆平先生看车展,在奔驰豪华车前多留意了几眼,有好事的记者说袁老要买奔驰,于是,无论袁老是否真的“买”了那车,网络上对袁老表达敬意者众,表示支持者众。
本来一件大家都认同的事儿,怎么被小白先生这么一“理性”、这么一“深沉”就变成了要“理性看待贫富差距”了呢?因为白岩松参与的“新闻1+1”节目是个对话形式的,俩主持人一唱一和,就像相声里的捧哏、逗哏一样。
主持人董倩引导话题:【富豪这个词咱们不能说它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最起码,在很多人心里它不是一个很褒义的词,因为说到富豪,多多少少总会让人联想到以前的一个词叫土豪劣绅,因为豪字和富字一联系在一起的话,总会让人觉得是为富不仁。】
白岩松借机大发议论:【大家有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情绪。但是我想问改革30年的目的是什么呀?改革30年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人依然贫困吗?显然不是,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去告别一个所谓“均贫富”,所有的人都均贫的一个历史阶段,我想这恰恰是改革30年的最大的一个成就,因此,我们的很多富裕观、富豪观可能也要发生一些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提。…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初可能有人钻了空子,富裕来的不那么合法,可是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富人的收入大多合理合法。…就算富人真的通过不公平不合理的手段致富了,那么我们要反对的也不应该是富人,而是法律和制度,要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和制度,要改变这种法律和制度。…网络民意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我们太重视网络民意了。】
随着网络话语平台日益的平民化、网络声音的社会效应日益增强,小白这样高居于主流话筒面前的贤达群体,有些下意识地略带反感了。草民不理解什么叫做“网络民意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我们太重视网络民意了”,那么请问,小白整日坐在播音室里滔滔不绝地议论的那些,是否“代表真正的民意”?如果“代表”,那些“民意”是从哪里来的,小白别说是自己“收集”的。
至于小白说的“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去告别一个所谓‘均贫富’,所有的人都均贫的一个历史阶段”,本身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们没有看到“先富起来”们是如何“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的,倒是不断有声音出来告诉大家,贫富差距在继续拉大,并且“理性”地看,还要继续“拉大”,既然不能“均”,那还谈什么“带”。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这是国家统计局作为“积极信号”传达的。那么,平安保险公司总裁马明哲2007的年薪是6600万元,半年平均数3300万元,相当于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今年上半年平均工资的2545倍,这样的差距是“理性”的么,换句话说,如何“理性”看待这种畸形的收入差距?
还有,白岩松先生是怎么界定“富人的收入大多合理合法”的呢,可能有其自身的因素,因为与普通职工的平均工资相比,小白已经“先富”了,前不久,一个叫做邓鲁平的先生,私人“采访”了央视音乐频道主持人刘芳菲小姐,并且写成博客,被新浪网挂在显要位置。其中有一段“邓:记者还曝光了你的工资收入,‘加上工资和补贴月收入应该在两万元上下,这个收入在央视主持人里并不算太高’,言外之意,靠工资吃饭,你是不可能买车买房过这么高级的生活的?…刘:有没有一点常识?如果都照这个工资单,主持人有几个能买车买房?”,照此推算,刘芳菲小姐在央视并非白岩松这样的重头节目的大牌主持,月薪已经过两万,还“不算太高”,白主持咱们就谨慎地定个下限,月薪2万,已经是全国城镇职工平均月薪的20来倍了,这个差距“理性”了吧。这个收入“多合理合法”了吧。
据说白主持来自小地方,靠自身的努力有今天的成就,那么,草民这几天还看到一个也是小地方的人在努力着,贵州《金黔在线》报道,贵州省罗甸县班仁乡金祥村油落小学代课教师李兹喜。坚持从教13年,而他的“年薪”却仅仅只是学生家长凑份子的365斤包谷。按当地每斤8毛钱的市场价计算,这份年薪还不到300元。他有时候还要为学生垫钱买课本,…365斤包谷有时候也收不齐,因为有些学生家里太穷了,粮食不够吃。李兹喜的学生,有的考上了高中,有的已经外出打工挣钱了。这都是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让孩子们走出大山。
坚持在山区小学从教13年的李兹喜老师,和每日在镜头前“理性”地滔滔不绝的白岩松先生都很敬业,然白主持的岗位有月薪至少2万保证着,李兹喜老师每月30斤包谷的“月薪”却未必能够保证,报道说,有一年春天,李兹喜父子三人断粮了。他不得不拿着口袋催促学生:“…谁家有余粮,先交点来让老师吃吧。”。不夸张地说,像李兹喜这样执著地在贫困山区坚守基层义务教育事业,收入微薄而甘于奉献,只为孩子们有点儿文化,打工时能够多挣几个钱的乡村教师,何止千万,他们的贡献,是不是像小白的贡献一样,也得到了“理性”的回报了呢,草民的直觉是遗憾。
小白自己“先富”了,虽然比不得马明哲们,但比之李兹喜老师们,还是天上和地下的差距,这样的“财富差距”,小白不知道是否有所体会,有所反思。或者,小白因为自身的财富状况感到了“最大的一个成就”,所以觉得“富裕观、富豪观可能也要发生一些变化”了。于是,言谈举止,“深沉理性”也就多了几分富贵气质。
“年薪”只有365斤包谷的李兹喜老师,才是最现实的“理性看待财富差距”的参照,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拿到月薪2万以上的。
说白岩松先生的“共产主义是乌托邦”
高境先生 强国论坛
如果白岩松就是白岩松的话,他是不值得一说的。
但是白岩松在他主持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时政评论节目里扬言:“共产主义是乌托邦”,这当然是个问题。
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
据说白岩松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那么,他是不配这个神圣的称号的,所以相关的党组织应该对他说一声:“对不起,先生,请您从我们这个队伍里滚出去!”;即使白岩松还不是中共党员的话,那么,也应该毫不犹豫的剥夺他在央视的话语权。
中国中央电视台是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阵地,是传达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讲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电视台上叫嚷“共产主义是乌托邦”,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的《乌托邦》,它们不是也不可能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既是人类必将实现的理想社会制度,它也是一种政治信仰和科学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章程》里开宗明义的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里所说的“实现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乌托邦”。
最近觉得白岩松的思维逻辑好像有点“短路”,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他的脑子是否出毛病了?他老是乱说话,说瞎话,所以民意很愤怒,舆情很震惊——这个白岩松应该下台,这个白岩松必须下台。
这位CCTV的白岩松先生比那个CNN的卡弗利先生更加危险。
不过,笔者以为,按照理来说,白岩松他即使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是不是白岩松先生听到了什么或者有人向他授意了什么,这个就不好说了。
共产主义是真理而不是空想,至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员,不管历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信念是不能动摇的——一个没有坚定政治信念的人是可悲的,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也没有了信念的话,它不仅是可悲的,而且是可笑的。
理性“炮轰”白岩松:离开吧,你不适合在央视工作
2008年07月31日 来源:新华网
今日上网浏览一下新闻,却突然看到满地都是有关白岩松在央视新闻1+1中无病呻吟的言论引发的议论。自然为求证我详细搜看了原样节目,看后顿时感觉一股热血剧烈上涌,然后通过几次深呼吸、运功强行调节气顺,呵呵!
本来本人决定退隐“江湖口水对攻战”,暂时不想在写点什么,但觉得看了白岩松的奇形怪论后不与朋友们交流心里会堵得慌,也忧虑把持了一定话语权的白岩松未经过大脑而只经过了下半身思考的言论对未成年人及是非观念不强的人的危害之大,于是愤而捉“刀”反击之。
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岩松在节目里归纳起来主要表述的以下几层意思:
1、我们不要均贫,我们不要仇富,否则结果就是大家都穷,我们应该支持一部分先富起来。
2、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初可能有人钻了空子,富裕来的不那么合法,可是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富人的收入大多合理合法。
3、就算富人真的通过不公平不合理的手段致富了,那么我们要反对的也不应该是富人,而是法律和制度,要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和制度,要改变这种法律和制度。
4、其实我们仇富的人一方面用“笔”、用“鼠标”写下那些非常极端的言论和字语,很痛快了,但同时他又在想尽一切办法成为被仇的富人当中的一个。
可以说在我们这个社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要完全均贫、要仇正常富裕的人(当然是95%以上的国民)。所谓均贫、仇富、刁民、网络暴民、愤青这些词语完全是处于一定统治地位的垃圾蛀虫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即得不正当利益以及想要扩大自己的不正当利益所发出的惯性敌对攻击行动,也是他们戴着有色眼睛给普通大众乱扣的一顶帽子。我们支持一部分人先正当富起来,但让先正当富起来的人们带动其余的人共同富裕才是小平同志的最终目的、核心思想,共同富裕、和谐才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袁隆平院士、盖茨等正当富裕的人为何没有人仇视?建议岩松抛弃其他部位,只用两个肩膀上抬着的脑袋思考一下吧!
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初只是“可能”有人钻了空子,富裕来的“不那么”合法,呵呵!看看白某人多会用词呀!多么的温柔呀!我估计看到这里3岁的小孩都笑了;三十年后富人的收入大多合理合法了,嘿嘿!他这是在搞几十年后的预测么?连重庆市最贫困的巫山一个芝麻大的小官都能贪污受贿2000多万元,中国这么大,还有多少个大官和芝麻大的小官都说不清、道不明呢?还有多少工程建设、公共矿产资源的开发、城市拆迁染着浓浓的血腥味呢?岩松的思考就是一个可能钻了空子、不那么合法、三十年后富人的收入大多合理合法就轻描淡写的给总结、预测了?
白岩松认为我们不应该反对富人通过不公平不合理手段致富,而是要反对、要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和制度。如果按照白岩松如此荒谬的逻辑思维,那强奸犯或是杀人犯强奸了或者杀掉了白岩松的老娘、妻子和女儿,我们也不应该反对强奸犯或是杀人犯了,而只需反对造成强奸犯或是杀人犯强奸了或者杀掉了白岩松的老娘、妻子和女儿的法律和制度了?要改变这种法律和制度了?或许白岩松纵使万寿无疆、长生不老恐怕也不能看到有那样的法律和制度能够杜绝强奸犯和杀人犯吧!我们承认不公平不合理的事发生了,我们应该深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和制度,但也绝不是说就要放任富人通过不公平不合理的手段致富。
白岩松指责所谓“仇富的人”一方面用“笔”、“鼠标”攻击的同时又在想尽一切办法成为“被仇的富人”当中的一个。嘿嘿!有意思吧!有那种想法的人确实很多,而有那种想法又有那种做法的人就不多了,毕竟良心未泯灭的中国人还是大多数。其实白岩松要表达的深层意思是网络民意不能代表主流的民意,有的只是网络暴民、仇富的人而已。我想问一下白岩松:2亿多的网民不代表主流的民意?那像岩松这样的少数几个无用的精英摆设才是代表中国的主流民意么?这里怎么也不见了前面对富人的温柔和极尽献媚的神态呢?有的只是对普通大众的居高临下、冷嘲热讽的伪道士似的智者冷静?有的只是对普通大众辛辣无情、冷血的言论?
最后,我想我们无需接受白岩松的道歉,我们只需采用民主的方式来要求白岩松要为他自己的言行付出相应的代价,强烈上诉要求白岩松离开中央电视台就行了,他虽然不适合在央视那样的地方工作,但在宾馆做服务生、环卫街道上体验一下在中国默默地做基础工作的艰辛还是他的权利的,尽管也还有来自其他人无情的竞争。
(来源:新华博客)
鲁迅先生剥了"白岩松们"的皮
:向左转 文章来源: 点击数:1631 更新时间:2008-7-29
袁隆平逛车展,媒体传言大科学家要买奔驰,引发网友热议。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怎样?支持、认可,网友一边倒的态度中又有哪些值得分析的地方?面对屡屡被提及的“仇富”说,面对富人经常遭受的指责和质疑,公众对富人的财富评价中有着怎样的心理?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看待财富差距?《新闻1 1》正在解析。
以上就是昨天《新闻1+1》要讨论的话题。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7-29/1327332.shtml
文章很长,我把白岩松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其实我(白岩松)觉得这里好多的命题都是伪命题,都属于关公战秦琼。首先这件事情本身的事实就不那么靠谱,需要有一个确凿的过程,大家不过在借题发挥,一个原本不该存在的话题被大家热热闹闹地给炒作了一番,这件事本身倒是挺值得关注的。
(2)
主持人:
事实上是这样的,人们之所以觉得袁隆平买车,尤其买豪华车我就支持,其他富人买豪华车我就喝倒彩,恐怕也是因为一种社会心理,但任何一种社会心理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肯定它也不是空穴来风,肯定是因为社会上什么事情的发生使得他造成了这么一种心理的趋向。
白岩松:
我觉得改革30年回头去看是一个很长的历程,但是如果说我们的财富观和对很多富起来的人的态度的改变还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这个需要很多方面。
一方面,我们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另外富起来的人之后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准则,并且提供一种大家更愿意接受的富人价值观,能给社会来分享,这是第二个层面。
第三个层面是国家的法律以及相关的制度的建设,如何保证更多的富人会去做更多的好事情。我举一个例子,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税法都没有进行大家期待中的改革,因为税法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就会对企业和企业家来做慈善的时候有更多法律上的支持,他就更愿意做慈善事业,而到现在为止,大家呼吁了这么久都没有,可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把棒子直接打在了很多富裕起来的人的头上,你为什么不去做更多的慈善的事业,而忽略了整个国家的这套税法的促进慈善事业前进的机制、土壤都没有更好的建立,这个时候不需要也有其他的方面需要进步吗?
(3)
主持人:
是。一方面人们“仇富”,但是你得分辨一个问题,人们不是仇恨所有的富人,里面有的值得他们去仇视,有的属于连坐了,被关联了。
白岩松:
我觉得是一个过程,我不知道这话是不是该说,我相信改革30年之后,随着法律建设的越来越成熟,富裕起来的大多数人里头他们都是合法的,是正当的,但是可能依然会有极少数的富裕起来的人可能是像大家想像中的,比如占用了其他的资源,为富不仁等等,有,但是如果要是因为少部分人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却形成了大范围的“仇富心态”的话,这个社会矛盾该怎么化解?
(4)主持人:
我看到一个观点,就认为“仇富心态”这个词本身就是为富不仁的一堆人提出来的,因为他们就是要保护自己的财富,因为要知道自古以来就有民不患寡患不均这样的一种说法。
另外一个,很多人的心态并不是说我仇恨你的财富,我是仇恨你怎么来的这个财富,再有一个,你有了这个财富,你怎么处置它。
白岩松:
回头去看历史的话,很多次的农民起义最初喊出来的口号都是“均贫富”,这就说明在我们的心理里头,长期的文化心理里头,对“均贫富”是一种期待的,它是最能唤起大家团结在一块,成为一个团队,去跟另外的一种势力做斗争。
但是刚才我一开始已经说了,改革30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告别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回到一种更务实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个人为自己,加在一起为国家,于是改革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人为本,不也要以人性内心里头对富裕的追求和对更美好生活追求的这样一种理想天然的一种尊重吗?其实很多“仇富”的人在同时一方面用笔或者用鼠标写下了“仇富”那些非常极端的言论和字语,很痛快了,可是同时他又在想尽一切的办法,希望能成为被仇的富人当中的一个,这不正是这个时代当中的一个特质吗?
(5)
主持人:
有一个网络上的调查,然后咱们看一下,认为“仇富”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是部分人利用特殊地位获得了高收入,这是43%;还有就是部分富人来路不明,富裕侵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再有就是为富不仁。你怎么看这三个选项?
白岩松:
前两个比例加起来的时候超过了80%,前两个比例多少都有很多违法的嫌疑,对吗?
主持人:
是。
白岩松:
我就反问一句话,如果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一个法律,是让我们富起来的人,超过80%以上的人都是要么来路不明,侵害了其他人的利益,要么就是利用特殊地位获得了这种超出其付出的高收入,我们该仇的也不是这些富人,该仇这种制度和法律,为什么不进行一种更好的监督,不使这种情况出现呢?所以我觉得情况不是这样的,就是说我们的现实跟大家的情绪是有落差的。我刚才一直在强调,如果改革30年了,这种情况还占到80%以上的比例的话,社会富裕起来的过程太可怕了,真应了很多人去探讨的“原罪”说,难道这种“原罪”一直持续到现在吗?所以我觉得这个比例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比例。
白岩松:
按你说,咱们就得分析公众的这种情绪是从何而来的,我们可以说是80年代当时盛行的官倒,让人们对这种社会有一种不满的情绪,对富起来的人有一种不满的情绪,但是在这之后又是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为什么人们的这种情绪如此根深蒂固?
白岩松:
首先我希望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袁隆平这样的富人,为什么呢?他们真的是用知识创造了财富,在中国说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这样的富者。比如说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他是用一种技术而成为世界的首富,对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中国人也需要有时间学会富裕之后该怎样做一个富人,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在目前这个阶段,正在慢慢非常艰苦的一个学习过程。
主持人:
这是需要时间过程的。
白岩松:
我们不需要去学穷,因为我们穷惯了,有的时候我跟同事开玩笑说,咵,回到七八个人的宿舍里头依然能过,吃窝头照样能吃,因为那个阶段我们所有人都经历过,不用学穷,但是很多人学富是很难的。比如说我有的时候跟别人去说一句话,我们好像什么都有了,就缺幸福,你就发现平常生活中,穷的朋友在抱怨,富的也在抱怨,职位低的人抱怨,职位高的人也在抱怨,每个人都在抱怨,其实我们获得了很多很多,但是大家好像缺乏一种幸福感,这就是这个阶段,我们正处在这个阶段,一个压缩的空间,别人用一二百年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正在用30年走过去。你想想中国富起来的这批人很多倒退20年,可能不是袁隆平,但是跟袁隆平做着一样的事情,为什么呢?还是在田间地头忙活,这20多年里,突然一种时代的变迁,个人机会,马上就富了,上亿、几十亿,成了大的企业家,可是依然保持着一些乡土的气息,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就跟我们期待的,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很多西方的、国外的,我们想像中的富豪的那种综合品质达到了很高的地步的时候非常不一致,因此这样的一种落差也让大家产生怀疑,就跟大家想像的不一样,所以也会有,这样的富人怎么能是这样?但是时代也需要富起来的人有一个学习富裕的机会,我觉得正在悄悄地发生变迁,否则不会有这次汶川大地震之后一下子500多个亿的捐款,下一次可能会更多。所以富人也需要学习,我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个快速学习的机会,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在这儿我特别强调,一个国家要保护的不是富人,而要保护的是合法获得收入的富人。
(6)主持人:
也就是需要一种制度。其实我觉得两方面都要学习,一方面富人,先富起来的人得迅速地学习如何处理他们手中的财富,如何做富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环境问题,就是社会大众怎么去对待这批先富起来的人。
白岩松:
没错。这需要两个层面,其实要改变这样的一个环境需要两个层面,我觉得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个体,很多不富裕的人如何要改变心态,我觉得不是,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从国家的政策和相应国家发展的目标来说,应该是在合法保护富人获得财富的同时,拿出更多集中的财力去为穷人做事,去保障不富裕的人生活能够逐渐提升,富人生活提升的速度是8%,你要让穷人提升的速度是15%,这样的话他更有奔头。
第二个,富裕起来的人在学会做富人的过程中也更多的能拥有一种普适(?似乎应该为“普世”)的胸怀,去做很多的事情,投身到社会的公益等等各个方面,去帮助身边的人去做的更好。
当然还有一面,可能说起来冷冰冰,但它其实是事实。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去鼓励更多的人合法的富裕起来,因为只有更多的人合法的富裕起来,才在他富裕的过程当中创办的企业里头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更多是让更多的不富裕的人能够慢慢也走进中产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如果没有富人,请问哪有富裕起来的企业?哪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那大家就一起穷好了。
(7)主持人:
其实财富跟人一样,它是需要品质的,而品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恐怕以后是要整个社会去养成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调查,这是在袁隆平买车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做的这样一次调查,我们来看一下。“谁是心中的阳光富豪?”这是个新名词,袁隆平排第一,比例达到了将近96%。你看,我们觉得底下几个值得分析,陈光标好理解,因为地震期间他捐了1.8亿,你看马云为什么排在第二位?你怎么看?
白岩松:
因为马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尤其这个是在网上投票的,马云是网络英雄。我们太习惯现在把网络的意见当成民意,不是,它只是人民当中的一部分年龄段的意见,而不是全体,因为网络在中国毕竟只发展了十多年的时间,可能更多的体现在15岁到30岁之间的人,更多数,也有其他年龄,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愿意在网上发表意见。因此当说网络民意的时候,我们恐怕应该解读成是更多的15岁到30岁之间的人来表达的意见,比如说我们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会在网络上去表达他们的意见,但是他们不是民意吗?也是。所以我觉得马云作为一个网络的英雄来说,在网络上得到一种,包括李彦宏也排在第五,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阶段,但是我更想说的董倩,这一个表恰恰证明了是一种关公战秦琼的标志,为什么?袁隆平在我们的心目当中不是企业家,是科学家和院士,而后9个全是企业家,所以才会有调查的比例,大家无意识的,袁隆平是95.67%,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剩下9个刷一下,第一都跌到了20%,一下差出70%的百分点来。
在这样一个调查表里还能看到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的,中国骨子里头虽然每一个人都希望富裕起来,但在骨子里头还有一个轻商的意识在作祟,对吗?还有一个,如果要是学的更好了,应该去求仕途,而是求商途,如果这样的一种观念不改变,我们没有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这个社会不能培养起来,当然需要企业家自己也努力,但如果在我们的意识里头依然轻视很多的企业家,骨子里是看不起他的,第一个,就会逼迫很多的企业家把财富向外转移,第二个,做道德模范,把自己包装成一种道德的楷模,其实选择在非阳光的底下去进行自己的消费。
第三点,跟政治挂靠在一起,希望把自己变成一个官员。(完)(视频里应该是:跟政治挂靠在一起,希望把自己变成一个官员,变成红顶商人。”
.............................
以上就是央视名嘴白岩松对社会大众的看法,对新中国历史的看法。我们再回忆一下白岩松的话:“去告别一个所谓“均贫富”,所有的人都均贫的一个历史阶段,我想这恰恰是改革30年的最大的一个成就,因此,我们的很多富裕观、富豪观可能也要发生一些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提。
改革30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告别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回到一种更务实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个人为自己,加在一起为国家,于是改革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人为本,不也要以人性内心里头对富裕的追求和对更美好生活追求的这样一种理想天然的一种尊重吗?其实很多“仇富”的人在同时一方面用笔或者用鼠标写下了“仇富”那些非常极端的言论和字语,很痛快了,可是同时他又在想尽一切的办法,希望能成为被仇的富人当中的一个,这不正是这个时代当中的一个特质吗?
富裕起来的人在学会做富人的过程中也更多的能拥有一种普适(?似乎应该为“普世”)的胸怀,去做很多的事情,投身到社会的公益等等各个方面,去帮助身边的人去做的更好。
当然还有一面,可能说起来冷冰冰,但它其实是事实。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去鼓励更多的人合法的富裕起来,因为只有更多的人合法的富裕起来,才在他富裕的过程当中创办的企业里头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更多是让更多的不富裕的人能够慢慢也走进中产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如果没有富人,请问哪有富裕起来的企业?哪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那大家就一起穷好了。
...................................
据传说,白岩松是央视名嘴,但我不知道这位名嘴长没长脑子。奴隶主,地主,霸占社会财富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这些奴隶主,地主,有没有时间来“学习”普世?他们能不能普世?
很显然,他们没有,因为他们是被打倒的。
然而白先生却要让现在的财主们来学习普世!笑话。不过我倒希望白先生不要光用嘴,也要用用脑子。
对于白先生的观点,我不想多加评论。因为,白先生只不过“鹦鹉学舌”,他这种言论,在“乌网”里,早有反驳。随便找出一篇文章,就会让他哑口无言。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白岩松“这种人”(不是这个人)。鲁迅先生早在1933年就剥了“白岩松”们的皮。
也许是因为鲁迅先生早先从医的缘故,先生的文字,就如手术刀,把每一种人一层一层的剥开。先生虽然故去,但刀还在。是留给我这样的愚笨的人的,可以直接享用。请看先生的这把刀:
二丑艺术
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色叫作“二花脸”,译得雅一点,那么,
“二丑”就是。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
宰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或是趋奉公子的清客。总之:身分比小
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义仆是老生扮的,先以谏净,终以殉主;恶仆是小丑扮的,只会作恶,到底灭
亡。而二丑的本领却不同,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
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
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
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
伙,这回可要倒楣哩!
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因为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
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
闲,所以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
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的,他那里肯;小丑,即花花公
子们编出来的戏本,也不会有,因为他们只看见一面,想不到的。这二花脸,乃是
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人,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
世间只要有权门,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
艺术。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扬
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
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
这最末的一手,一面也在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然而小百姓是明白的,早已使他
的类型在戏台上出现了。
六月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八日《申报·自由谈》。
本篇文字不多,但被评论界认为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力的作品,评价极高。以前我也不以为然,是白岩松让我对先生的文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本人鸣谢白岩松先生。
是先生的文章让我对“白岩松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感谢先生,您为我们剥了“白岩松们”的皮。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