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这“股票”为什么如此抗跌?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如果毛泽东是一只股票,他会在股市里怎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这个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里,几乎所有的股市无一幸免地遭受暴跌,连法国一家奢侈品公司为了不让自己的股票受牵连,主动回购本公司全部股票,从此退市,也就是不玩了,不在股市上玩了!
可见,股市风云变幻,残忍无比啊!
其实,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何时安宁过?股市也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与其回避,不如索性深入进去,多了解其特性,把握其规律,从而达到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目的。这方面,毛泽东正好又能够给我们许多启示。
假如把毛泽东比作一只股票,从他踏上事业征程开始算作上市,一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出这只股票的特点,他在能够涨多高,而是说,不管市场有多险恶,也不管该股受到什么样的打压,哪怕是“敌军围困万千重”,他依然是“我自岿然不动”!
他如此抗压,他如此抗跌,究竟是为什么?
第一, 他不怕跌。
他认为跌与涨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跌哪来的涨。只涨不跌,那是没有到时候。所以,当年王明路线那样打压他,他从来就不屈服,他在组织上又服从决定,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纪律性。最后终于在遵义会上,他这只股票得以反转,并且挽救了红军。如果一只股票,一遇到困难,一遇到挫折,就落荒而逃,那就不可能得到反转机会,也就不会等到胜利的那一天,而提前就义。
毛泽东的启示:“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第二, 他敢于跌。
他在事业进程里,常有主动退却的决策。最著名的就是电影《南征北战》里反映的当年真实场景。
1947年冬,国民党军队对华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我华东部队于苏北七战七捷后,为彻底歼灭敌人,实施战略性撤退(这相当于股票大跌)。
起初,有些战士想不通。某师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部转移到沂蒙山区的桃村待命。老乡们对后撤也有意见。为安定战士与老乡的情绪,高营长与村长赵玉敏分别将上级作战意图作了解释说明。这时,情况突然有了新的变化,敌方以为我军败退,集中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向我军合围,意欲决战。
我军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击敌人六个昼夜,然后向风凰山转移,围歼风凰山已被我军围困的敌军李军长所属的七个师。高营长奉命在摩天岭狙击前来增援的敌张军长部队。
凤凰山一战结束后,高营长又奉命担任包歼援敌的先锋。敌军退守大沙河以南负隅顽抗,高营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断敌军退路。敌人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坝,用洪水来阻止我军。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剪断了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索,保全了水坝。我军渡过大沙河,歼灭了敌人,敌张军长及其参谋长束手就擒。
就是这个张军长,在毛泽东的部队退却时,多么不可一世啊!好了,看谁笑在最后呢!
影片旨在表现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战略思想。
这是典型的“为了更大的涨,暂时跌一下”的举措,但是,很多股票就是没有这样的魄力,从而也就不能创造奇迹。
第三, 他善于跌。
很多人以为毛泽东好斗,好进攻,其实,他更擅长于退,“退避三舍”是他惯用的手法,并且屡屡奏效。善于退,作为股票就是善于跌。
他善于跌,依据来源于他的谦虚,也就是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他不喜欢夸大自己的优势,他善于作自我批评。
老子讲: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毛泽东是自知者,也是自胜者,所以他不怕他的“股票”跌,他也敢于跌,他更善于跌,从而他就比别的股票更抗跌!
他在跌的过程中,积蓄力量,审时度势,积聚人气,一旦有机会,他就能够从反弹走向反转,变劣势为优势,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他们发现了毛泽东只特别的“股票”之后,肯定就“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持有,坚定不放手,从而毛泽东的“股价”也就不会跌到那里去!
毛泽东这只股票如此抗跌,因为他一直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这就叫“无限风光在险峰”!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