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对时局的观察
张五龙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最近左派与右派吵得不可开交,展开了新一轮的“姓社还是姓资”大讨论,左右着胡温政府主导的经济改革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胡温政府在左、右之间不停摇摆,进退两难。首先,胡温政府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表示政策将向民生倾斜,这似乎表明共产党领导的经济改革在向左转。但最近海外民运人士打着宣扬“普世价值”的旗号联名签署了一个《08宪章》,与国内右派彼此呼应,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走资本主义民主宪政之路。胡温政府在某些场合对“普世价值”表示赞许,这似乎又表明胡温政府将顺应右派的呼声,决心政改了。
向左还是向右?这不仅是考验胡温政府的一个重大改革问题,也是考验全中国人民智慧的一大历史选择问题。作为一个平民知识分子,我认为这场选择的到来预示着中国政治民主的一大契机。
首先,中国的改革开放本身就以政治与经济体制发展不平衡为特征的。开放之初,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经济改革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得到了民众的真心拥护的。但由于毛泽东发动的“文革”并没有完成打击官僚主义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任务,使得改革开放在改革的混乱中反而加强了官僚主义,邓小平的“猫论”和“不争论”,成功地造就了中国第一批资产阶级。他们是高干子弟、旧中国资本家的后代、流氓无产者和少数手工业者,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高干子弟,据披露,现在中国91℅的亿万富翁是高干子弟。同时,执政的共产党内部官僚的腐化也非常严重。为维护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纯洁性,88+1年的学潮喊出了反“官倒”的呼声,被民运人士错误地估计成民众要选择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宪政体制而加以积极利用,但遭到了当时党内维护社会主义改革的左派的反对而告终。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不仅没有遏止官僚主义加强政治民主,反而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上“与时俱进”积极顺应国内资产阶级的要求,如房改、医改、教改等等。共产党蜕化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的可能性已初露端倪,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国内的合法地位开始动摇。如果这次政治体制改革民众有选择的余地的话,无疑决不会选目前这个有70℅的腐败官僚的共产党作为他们的执政党,这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央政府——胡温政府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头痛的问题。
那么,他们将怎么办呢?我觉得他们首先得向左派(这里的左派指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或曰新左派)寻求支持。毕竟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考验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做出的自觉的历史选择,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代表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但是左派会不会对目前这个已经变质的执政党给予支持呢?这就要看胡温政府有没有决心惩治腐败,清除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做到这点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喊喊“反腐倡廉”的口号,进行党内监督(事实证明这已经失效)而必须依靠群众,加强群众监督,必要时也许会采取类似“文革”的大民主的形式,进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依靠群众力量,彻底清除腐败。但这又可能有当权者勾结仇视改革的政治残余势力,挑起群众斗群众,实现封建专制复辟。
另一方面,右派们主张政治体制改革,也许会得到胡温政府的支持,因为如果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选举形式,在国内尚无足以与正在执政的共产党相抗衡的政治势力。共产党只要轻松地脱掉无产阶级专政的外衣,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就可以继续稳定其执政党的地位。同时这也符合党内腐败官僚的利益,只要实现性质转变,其非法贪污受贿所得就会获得合法洗白。可以说,就目前而言,实现资本主义民主宪政改革既符合国内资产阶级的利益,也符合腐败官僚的利益,同时得到国际帝国主义如美国的支持。但是不符合普通民众的利益。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首先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然后寻求正义和公平,通过各种积极途径行使民主权力,把腐败遏制在一定范围。否则就会陷入像伊拉克那样的困境,重蹈前苏联的覆辙。但这不意味着普通民众就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需求——同样,他们渴望改革。那么,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首先都得争取民众的支持。
同时,右派如果要获得民众的支持,首先不要忘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在较长的时间内,共产党左派的意识形态教育对中国的民众有着深刻的影响,追求公平和正义,实现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人们的理想。由此,右派们不要只是简单地把老百姓都看作物质奴隶,许以各种经济利益。以为真如80后小右幼们所说的,不管什么主义,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右派首先得给民众讲清楚什么是“普世价值”,如何实现“普世价值”,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强权政治,中国如何实现独立自主,民族复兴,而不是在政治、经济上听命于美国,成为“世界加工厂”,为国际经济危机买单。
而左派要获得民众的支持,首先是要考虑如何促使胡温政府解决民生,使民生政策落到实处。而不只是政治作秀,使民众觉得是政治阴谋。这对于胡温政府来说,确实是“机遇也是挑战”,胡温政府也许把农村土地改革当作是抓住农民这支生力军的民生政策,但是这里面机遇与风险共存,弄不好反而会为资本扩张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改革。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倾向于在坚持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这一原则下,走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之路,国富民强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的模式,历史是螺旋式地上升的,充满了否定之否定,否定现实意味着寻找更好的道路。
但走出一条什么样的改革之路,这得考验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做出历史的选择——是得做出选择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