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打击暴力与倾听民意”这篇关于“通钢事件“的评论从标题上看,既主张打击暴力又主张倾听民意,似乎立场不偏不倚,非常公允。但细读全文后就可以发现,该评论实际上是在拉偏架。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如果恣意把一己意愿变成一种暴力表达,社会就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不同的利益诉求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民营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诉求,有政府官员追求政绩的诉求,还有工人阶级争取生存权的诉求。,有强势群体的诉求,有弱势群体的诉求等等。这些诉求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正义的,有非正义的。文章无视各种利益诉求的具体不同情况,统统视为一种客观存在,一视同仁,本身立场就已经站偏了。
任何一个利益群体,如果能从正常合法渠道得到自己的利益诉求,谁也不会用暴力的方式去追求、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用暴力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成本是最高的,它往往要以流血甚至生命为代价的。人们之所以使用暴力,往往都是迫不得已。“官逼民反“这句成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就拿“通钢事件”来说,就是一件典型的官逼民反的事件。建龙重组通钢,通钢上至董事长与多数高管,下至普通职工,全部坚决反对。这充分说明:重组极大地损害了通钢企业和广大职工的利益。面对董事长与多数高管集体辞职的抵制,吉林国资委不思悔改,反而霸王硬上弓,让建龙直接接管通钢,这才酿成流血事件。
所以,不能一味指责工人群众“恣意把一己意愿变成一种暴力表达”,而应深入反思:工人群众为什么不依靠正常合法渠道追求、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要用代价极高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前一条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工人群众是被逼无奈才走上暴力抗争的道路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通钢工人群众的7.24抗争,吉林当局和建龙集团能够宣布永不重组通钢吗?
文章提出了解决利益各方冲突的方法:“政府需要切实保障各方利益主体的相对均衡。如果基层民众能够通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居委会,以及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特别是司法、信访等渠道,自由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呼声”。这个方案我看没有什么价值。资本家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工人要得到自己的全部劳动成果,这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不可能达到什么相对均衡。至于” 自由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呼声”,也是一句空话,因为工人阶级要求的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利益。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