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代表战争而非和平
香港科技大学 沙伯力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几乎没有收到来自非洲国家的祝贺。无论各国不祝贺是出于何种动机﹐刘晓波的确不值得祝贺﹐因为他的观点和目标有悖于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
人们从国际媒体上所能了解到的刘晓波﹐是一个民主斗士。
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即使他真是这样的斗士﹐他为中国开出的处方也是行不通的。
首先﹐一个人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他支持和平。刘晓波则恰恰相反。
他用热情洋溢的言辞支持战争﹐包括支持美国侵略和占领阿富汗和伊拉克﹐以及在此之前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刘晓波支持那些联合国拒绝授权的战争。然而﹐这种忽略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评审委员会成员所代表的是挪威议会的主要政党。
姑且不论为什么全世界应该去信任由同一国家的五位白人政客授予的奖项﹐人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这几位政客所属的政党支持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因此挪威向这些国家派军。
其次﹐1988年刘晓波在接受香港一家杂志采访时谈到﹐中国应该经历三百年的殖民统治﹐以使自己像香港一样。2006年他接受同一家杂志采访时﹐重申了这个观点。
考虑到在殖民统治下﹐人权遭受到严重侵犯﹐这种论述既不可能在中国﹐也不可能在大多数前殖民地﹐受到民众欢迎。
第三﹐导致刘晓波被捕的《零八宪章》﹐鼓吹在中国进行工业及土地私有化。
苏联的私有化﹐曾导致整个经济的核心领域成为少数寡头的囊中之物。
而且﹐中国部分已经私有化的国有资产﹐主要是“肥”了官员﹐因此﹐在民意调查中﹐大多数中国民众表示反对刘晓波主张的这种全面私有化。
其四﹐长期接受美国民主基金会资助的刘晓波﹐提出中国应尽快转型为选举民主﹐以此来解决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
但这根本不能保证解决中国的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帕伦勃(Randall Peerenboom)的研究显示﹐部分“非民主”国家﹐例如新加坡和一些阿拉伯国家﹐法治程度反而较高﹔而实行选举民主的国家﹐如危地马拉﹑肯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法治程度很差。
在富裕程度低的阶段就实行选举民主转型的国家﹐[2] 往往发展程度低﹐而且局势动荡。
只有处于发展中国家高端位置的几个小国家﹐可以维持选举民主。印度是一个例外﹐但在经济和社会的多个方面﹐它比不上中国。
印度也有一个问题丛生的政治体系。帕伦勃发现﹐“那些以为中国大众在看到亚洲国家的经历之后﹑仍然渴求以选举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人﹐应该三思。……选举……几乎不能激发信心﹐也很难落实被夸大了的﹑关于民主可以保持政府官员称职的说辞。”
研究也显示﹐只有“最高程度的民主”才可以改善人权状况。在很多案例中﹐发展中国家向选举民主的转型过程﹐让情况变得更坏。
如果大多数中国人了解了刘晓波的主张﹐他们会拒绝他。
对付刘晓波的更好的办法是让整个世界都看清他的主张。那样的话﹐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就会像非洲国家那样﹐将根本不会向刘晓波表示祝贺。
[1] Barry Sautman﹑Yan Hairong﹕“Liu Xiaobo stands for war, not peace”﹐2010年10月25日(http://www.mg.co.za/article/2010-10-25-liu-xiaobo-stands-for-war-not-peace)﹔中文译文经严海蓉校阅。
[2] 中国目前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