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行为看台湾民众的公德
春华秋实
一个欧洲老太太夜晚在路口等红灯,尽管没有一辆汽车在路上行驶,她还是在斑马线前等待,直到绿灯亮了才过马路。一位朋友的德国丈夫,在中国过马路,他非要走到斑马线去过,尽管他的中国家人已经就地过去了。在法国的一个城市路口,绿灯亮了,一对驾车的情侣还没有反应过来,停着不动,后面的车见此情景便略作等待,不鸣笛也不闪灯……。每每听到这类传说,多少有些不信,但亲临台湾的交通,就心服口服了。
除了遵守交通规则,欧美包括台湾民众还自觉维护环境卫生,重视环保,自己的行为不妨碍他人等等。早在二十年前,就听出国人员说欧洲、日本非常干净,一个礼拜不用擦皮鞋,听来不可思议,果然,我在台北奔波五天,居然发现皮鞋没有灰,得以验证。
在人流如织的车站机场,迎面不到一米,西方人就会说“Sorry”(对不起)。在台北的二星级饭店,顾客送钥匙、取钥匙,柜台小姐总是面带微笑地双手接送,亲切自然地“谢谢!”(估计她每天要说上百次谢谢。但是桃园市那个专门接待大陆旅行团的大饭店柜台的态度就相对差些)
凡此种种反映的是公共道德,或者是公民素质,为什么民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民众讲究公德呢?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发达,所以民众的公德水平也就比较高,比如环境清洁,建筑精美,民众怎么好意思弄脏呢?比如路网密、汽车多,漠视规则就会妨碍交通;而中国相对贫穷,所以中国人公德水平较低。比如环境破旧,砖石路、泥沙路,就好比在乡下,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有什么关系呢?比如汽车少,都是自行车,乱走路有何危险呢?但是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排名世界第二,城市华丽,富丽堂皇,硬件优于台湾,但是中国人的公德水平几乎没有随经济攀升收入增加而提高,这是令人费解的。比如居民小区遍地痰迹,废纸杂物随处可见,脏乱程度甚于那个“贫穷”的时代。仅从经济层面上无法解释精神文明的滞后,而要上升到政治层面了。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觉悟高……。”这首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觉悟高也包括人民的公共道德水平高。举个例子:文革期间我上高中时,去一所高校的礼堂看演出,看得入神,无意间手指在前排木制长条椅背上划了若干下,这时旁边的一位解放军学员就指正道:不要划了,都划出印子来了。勿以善小而不为,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公德水平是比较高的。如今的大学生有谁理会这种小事呢?如今的人们看到陌生人的不文明行为会提出意见吗?敢提出批评吗?当今一部分人是乐以“恶”小而为之,例如闯红灯这等“小事”,其中不乏共产党员及精英们,失去了模范带头作用,又如何教育群众?民众当然不买账啦。就像个别网友说的:如果发生战争,我们不为资产阶级国家上战场一样。修正主义似乎丧失了教育民众的合法性了。
关于国人的公德欠缺,有一种观点是:中国人只有“家”的概念没有“国”的概念,所有的礼仪廉耻都围绕家族的范畴,所有的礼貌、关怀、尊老爱幼之美德都用于家族成员及“关系”成员,即私德好,在这个范畴之外则比较淡漠,即公德差。“国”不是自己的,与己无关嘛,让别人去关照吧,这大概是中国民众公德水平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喜欢耍小聪明,怎么方便怎么干,不讲规则,聪明没有用在正途上。就如一则幽默:在一所学校门前有一块方形菜地,农民说去学校要绕过去,而学生说: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于是就从菜地里斜插过去,并且套用鲁迅的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
每个人对社会的参与度最大的莫过于交通了。公德水平高低,从交通行为上可见一斑。比如当我们双脚行走在快车道上时,我们就犯法了!是不是很玄乎?这样说来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在犯法?一点都不错!难道不能自由自在地走路?是的!如果在乡村可以;而在城市就不可以!我家老爷子外出办完事回家,已经到了小区附近,走在慢车道的边缘,就像很多人做的那样,没有刻意走人行道,结果被一个一边骑车一边吃东西的“嫩头青”撞倒,跌成重伤。这个例子说明“墨守成规”是有意义的。另外的例子还有,文革前夕,我是七八岁的小毛孩,为了治鼻炎,父母让我自己每周两次去很远的医院做电疗,要穿过一个中心广场和三条主干道,治好了鼻炎。现在哪个父母敢不陪同小毛孩去医院?这个例子说明现在与四十几年前的交通完全不同了,如果不提升管理的量和质,就不能营造安全舒适的城市环境。西方国家在宗教、法律的恩威并重下,其子民们已经习惯了循规蹈矩,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义务、责任。中国的汽车市场是世界之首,汽车已然成为家庭的生活用品,大城市尤其如此。因此中国民众的交通意识亟待提高。
今次去台湾探亲,观察了一下台湾的交通状况,明显感到比大陆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行人不闯红灯
在台湾,所有路口,只要有信号灯,行人都会等红灯,看不到有人会在红灯亮时过马路。
在大陆,行人闯红灯,随便过马路。交管当局在这方面是费尽心机,从设置辅警执勤,到对行人非机动车处罚,到张贴标语口号强化宣传,到告知违法者单位,到在电视专题节目上曝光违法者视频,几乎用尽一切办法,最近,又发明了在斑马线信号灯上加装音响的“世界独创”:当红灯亮时就会反复作响:“现在是红灯,请不要闯红灯!”在交通要道,如雷贯耳,可人们还是照闯红灯,交通信号对部分中国人来说真的是摆设。让他们守规矩只有两个条件,其一,有风驰电掣的汽车按着高音喇叭向其位置猛冲过来;其二,有警察在场执行专项整治。呜呼哀哉,要让中国人的行为现代化是如此之难!中国人的陋习也声名远扬。我去新北市淡水镇,在路边小店找老板换零钱、问路,老板指路后特地强调:你要走到前面的路口等到绿灯再过马路。嘿嘿,他怕我就地穿马路呢。
●汽车礼让行人
我作为“背包客”,徒步穿行于大街小巷,难免会与汽车相遇,但感觉到汽车会慢下来,没有出现过让人躲闪的情景。这得益于“行人最大”的共识。
图一:行人最大。“不礼让行人,罚款1200~3600元(台币)哦!”
行人最大就是公平理念的反映;
行人最大就是在斑马线行人不用给汽车让道(黄灯亮时不能进入斑马线,已经进入的正常走,不用怕汽车);
行人最大就是在斑马线绝对不能用车身阻挡行人让自己通过;
行人最大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遭遇行人都必须减速甚至停车,更不能鸣笛;
行人最大就是尊重他人生命喝酒不开车。
●汽车转弯绝对减速
右转绿灯亮时,右侧斑马线绿灯也亮,因此右拐车辆会与过街行人交汇,当有行人出现在斑马线上时,可以明显地看到,右拐汽车突然缓慢地蠕动起来,与行人保持距离,跟在后面的车辆没有鸣笛没有闪灯的,也没有偏出超车的,就缓慢地跟着,行人过街很安心。
●听不到鸣笛声
交通法规定:城市街道禁止鸣笛!在允许鸣笛的道路不得超过三声,每声时长半秒钟。
在台湾,不论是在街上还是居民区,都听不到汽车喇叭声,我在亲戚朋友家听不到,在饭店也听不到,只听到摩托车的行驶声(摩托车是老百姓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像是大陆的自行车)。坐在小车里,不论该车如何行驶,绝对听不到后面车辆的鸣笛声。
而大陆人开车按喇叭肆无忌惮,在居民小区喇叭声震天响,影响居民休息。按喇叭的意思大概是:你挡了我的道,滚开!最滑稽的是,路口绿灯一亮,后面喇叭就响,像催命似的,你不能慢半拍。
●看不到闪灯现象
在台湾,更绝的是,我去到四个城市,不论是乘车还是走路,绝对看不到汽车闪大灯,一次也没有!也许是因为人们都守法,又顾及他人,所以没有闪灯的需要?
在大陆,闪灯太普遍了,动不动就用刺眼的闪灯去警告别人。当前车开的不够快,或者遇障碍而减速,后面的车就会闪灯,甚至你正常行驶,他也会用大灯闪几下,这是非常不礼貌的陋习!反过来,却有人在快速隧道里慢慢开,一点都不为其他人考虑,逼得后面一长串车跟着他“爬行”,你闪灯提示他妨碍别人了,他却开的更慢,一点办法都没有,缺德!因为隧道画的是实线,是禁止变道超车的,而隧道又是快速通道,所以司机在隧道不能开的太慢,要为他人考虑(否则就应该像高速公路那样设置最低限速)。
●行车不蛮横插队
在大陆开车,最恼人的就是当你与前车保持较短距离正常行驶时,旁边车道一辆车突然追近,不打方向灯,然后车头一偏挤到你的车头前侧哪怕只有一尺,你就不得不减速让其插进来,这样做非常不礼貌,而且不安全,很多碰擦事故就是这样发生的。我一位熟人的在美国留学的小孩半年后回国探亲,有次看到他爸爸如此开车便惊呼:“你怎么这样开啊?”他爸爸却说:“哪个有本事哪个开得爽。”去美国才半年观念就不一样了,可见美国人开车是讲礼仪的。我在台湾也没有看到任何不打方向灯就挤压插队的不礼貌行为,同是华人社会,差距怎么如此大呢?
●要变道打方向灯,直行车辆就会礼让
交通法规定变道必须打方向灯,在虚线、侧道有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才可以变道,而直线行驶的车辆必须让位。
台湾人开车当别人打方向灯要变道时都会减速礼让。(大陆也有个别人士会礼让,例如在红灯路口,我应该左转的却开到直行道上了,我试着打左方向灯,表示要变道,这时左侧直行道的一辆车就停了下来,留出空档让我穿过开到左转道上。我想,他知道我是走错道了,他是不是海归人士?)
在大陆,当不打方向灯头一偏就挤旁边车道,蛮横地令别人踩刹车避让,却没事;而当按规定打方向灯,示意要变道时,旁边车道的车辆反而不肯减速礼让,故意追上前车缩短距离不让位,或者当空当较大你按正常程序即将并入时,他总要按喇叭、闪灯表示抗议,意思是你妈X居然插到我前面!这样做既不文明也违反交通法,还说明中国人不讲公共礼仪、欺软怕硬的丑陋习性。
●路口照相设备早已撤除
2004年就发现台湾的路口都撤除了类似大陆的照相设备,大概是民众已经养成了不闯红灯的习惯,所以不需要了?当然在一些特定路段会有测速雷达和摄像头,但是允许车辆安装侦测仪,以防违法(大陆不允许)。我亲戚朋友的车都安装了,行驶中不时听到:“前方限速XX码,超速、压线摄像取证”的提示音。
图二:这是在郊区的一所公园门前的限速告示牌。市区的部分告示牌还有罚款数额。是非常醒目的黄色大牌子,只有一人多高,不像大陆的豆腐块小白牌子“前方拍照”挂在高处不起眼的地方。对比一下就知道不同目的。
●没有发现碰擦类交通事故
在台湾每天看电视新闻,几乎没有追尾、碰擦事故的报道。有一次在路口看到前后两辆小车都打着双跳停在那里,我以为追尾事故,如获至宝,赶忙取出相机拍照,当走近一看,原来是临时停车,因此打开警示灯。台湾的交通事故少,是因为司机都不急不躁,遵章守法,不妨碍他人,也得益于公权力深入教育,宣导到位。而大陆的交通事故就比较多,据南京市交管局说每天有100至200起碰擦类交通事故,路上也经常能看到这类事故,一点点小碰擦就堵在那里等120,谁也不肯谦让,这是造成路堵的一个原因。
●拖车民营化,街道上经常能看到拖车在行驶,或者正将违停的车辆拖往停车场。
让民间公司找寻违停的车辆,因为有利可图,他们很积极,拖车在大街小巷到处转悠,遇到违停的车辆托起就走,然后车主去交罚款取车。可谓严刑峻法,“皮鞭出孝子”。那年逛商店,店员突然进来提示:“拖车来了,谁的摩托车停在路边,赶快!”
图三:这些拖车随时准备去寻找“猎物”。那几辆轿车就是“战利品”。
●排队上公共汽车
尤其是郊区公车,乘客都自觉排队,在人行道上如果人多,就以站牌为起点排成两个方向的队伍,两队交替上车。我在台北捷运剑潭站的公交站乘红5路去阳明山,看到以站牌为起点相向的两个队伍,东侧队伍走到车门口的一位年轻人停下来,大概是让西侧队伍的几个年长者先上吧?而该年轻人后面的人也停下脚步等待,没有人向前挤,惟有我这个大陆人发现队伍不动了感到疑惑,是否站错了队?就跑到前面观察发现了这一幕,并且问年轻人:“你怎么不上车?这边不能上吗?可以上吧?”他指指西侧队伍,这才上车。
●捷运站:上车乘客排两边,下车乘客走中间,先下后上
在台北乘捷运旅行非常方便,以捷运站为中心再转乘公交就方便了。月台上都画了排队道,市民会自觉依道排队上车,井然有序。即使只有两个人,也是一左一右站在道内。
图四:上车排队道画在闸门的一侧。有的车站是画在闸门两侧,视具体车站不同。
图五:门边的两张深蓝色座椅就是“博爱座”(普通座是浅蓝色),即老、残、孕、抱小孩的专座,其他人不会去坐的。
●乘自动扶梯都自觉站在右侧,空出左侧让人行走,如果有谁不慎站到了左侧,则必须向上走(或向下走),因为如果不动,就挡到后面人的去路了。我就遇到过,提着行李箱还得往上爬。
图六:乘扶梯靠右侧站立,左侧让人拾级而上。这是一种合理的设计。
台湾没有“党的领导”,大概最高权威是宪法,及由此而派生的法律。法律是由立法院制定,立法院由立法委员组成,立法委员由各地民众选举产生,因此可以说法律代表民众的意思,所以民众服从这些由自己的“民意代表”制定的法律。法律的执行者是“政府”各部门,法律规定“政府”必须执行及如何执行法律。宪法规定立法院如何产生及运作。政党在台湾社会中的作用好像主要是选举动员及操盘,尘埃落定后政党与民众就没有关系了。政党的活动就是为了选举某种政治经济主张的官员及议员,当然,这是要花费大量金钱的。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是由资产阶级组成的,非资产阶级民众只是在一群资产者中间选择相对合意一些的资产者罢了。而这些资产者只要能让民众“活的下去”就一切OK了。
行政各部门的组成者是公务员,依据法律公务员享受较高薪资(退休后享受稳定月俸),同时接受议员及媒体监督。他们努力工作以保住金饭碗(否则再选举时上级领导撤换后可能不保),所以看到台湾的公德宣传都做的有声有色,执行法律也基本到位。
感觉台湾民众不但守法而且热情,尤其是对待与己无关的人。虽然他们比大陆人小气。例如朋友来大陆,是我们出钱招待他们住饭店,招待吃正餐;而我去台湾,他们仅仅招待简餐、小吃(便宜嘛)。就像西方人那样,可以骂总统,但不可以借钱,只要与钱无关,他们比大陆人待人好,就如本文所举交通的例子。
都说资本主义讲究自由、财富,但感觉台湾的自由还不如大陆多,人们的行为都被规范,例如不能乱走路,例如室内禁烟,例如倒垃圾必须在规定时间等垃圾车开来才能倒,垃圾必须分类放在不同的垃圾车里,例如[图六]上扶梯必须那样站位,等等。可见“自由”是对从事政治的人物而言的,即通过选举获得权利的自由,与普通老百姓无关。
台湾民众循规蹈矩,交通事故少。年后返回大陆,好像回到了“欠发达”地区。打开电视,立马跳出一则事故报道:在一个路口两辆小车相撞,其中一辆在空中翻了两个跟头落地,就是这辆车闯红灯,负全责,同时说,由于司机系了安全带保住了性命。我单位在城郊的仙林地区,那里道路宽阔,人车较少,才上班没几天,发现通过直行道左转闯红灯(玩小聪明变通)的车辆比去年多得多了,几乎每天都看得到,追尾碰擦事故也见到几起……看来修正主义社会还真的不如民主资本主义社会好啊(毛主席说:修正主义是最坏的资本主义)?
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有一群人以激动的心情目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们中有既得利益者吗,要国家保护他们的巨额财富?他们中有下岗工人或失地农民吗,要国家为其伸张正义?不得而知。但是有多少中国人真正把“国”当成“家”来善待呢?所有的美德都用在家庭、家族成员及“关系”身上,有多少中国人将美德布施一点给不相识的人呢?要创造“适宜人居”的环境,就让我们从交通参与中做起吧。「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