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假面
“孟姜女哭长城”,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秦始皇时代,有一个叫范喜良的人被秦始皇征去修长城,受折磨死去了。他的妻子孟姜女长途跋涉到长城去找丈夫,到了长城,才知道丈夫已经死去,于是就在城下大哭,结果长城也被哭坍了。这个故事历来被一些尊儒反法的人用来攻击秦始皇所谓的“暴政”。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一回事。所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完全是孔孟之徒出于尊儒反法的需要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编造出来的。他们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硬是随意捏造历史,把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秦始皇头上。
秦王朝以前的历史书上曾经记载,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杞梁的人,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这个人于公元前550年随齐庄公讨伐莒国,他为了逞能,显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横冲直撞,结果战死了。他妻子到郊外迎丧,后来又有传说她哭夫七天,正好齐国的城墙倒了,当时就牵强附会,认为城墙是被哭坍的。在汉代和晋代的一些书中都记载了这个故事,但孟姜女这个名字一直没有出现过。这件事情比秦始皇筑长城要早三百多年,根本和秦始皇没有关系。
那么,后来又怎样形成“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呢?据史料记载,它是从唐代开始,经过反动统治者和他们的御用文人的编造和渲染,才逐步形成和流传开的。在敦煌石窟里,曾经发现过一首唐朝人写的曲子,内容是讲孟姜女为丈夫送寒衣到长城的事,但那时还没有讲杞梁死去,孟姜女哭长城。直到后来,杞梁才变成范喜良,并出现了孟姜女把长城哭坍的情节,完整地形成了“哭长城”的故事。以后,这场戏就唱得更热闹了。讲“这件事”的,不但有故事,还有戏剧、说唱、歌曲、话本,例如什么“唱春调”(也叫“孟姜女调”),共十二段,从一月骂到十二月,声嘶力竭地“控诉”秦始皇的所谓“暴行”,在一些群众中造成越来越恶劣的影响。
历代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孔孟之徒,硬是要把在秦始皇三百多年前的“杞梁妻哭城”说成是“孟姜女哭长城”,反映出他们对于秦始皇的切齿的仇恨!究其缘由如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倡导法家思想,反对儒家思想,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不仅是历史的进步,而且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功绩!然而,这必然会招致那些以为自己为国家统一“劳苦功高”而等待“封王封侯,加官进爵”的“功臣”们的不满;必然会招致那些信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摇头摆尾、之乎者也”的孔孟之徒的仇视。所以,在他们看来,秦始皇是破坏了“礼仪等级”、“贵贱尊卑”这些“普世价值”的“天理”的。理所当然地是“暴君”。于是,围绕着复辟与反复辟的阶级斗争,代表着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孔孟之徒向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思想的秦始皇,发起了意识形态上的猖狂进攻,那些儒生谈论诗书,以古非今,攻击郡县制度,企图开历史的倒车,于是,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保留农业种植、医药、卜筮的书籍,而把那些现在看来完全是唯心论的、胡编乱造的所谓百家书、诗书、史书,统统烧毁。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继续诽谤和攻击秦始皇,于是,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多人,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和“坑儒”。
试问,哪个古代皇帝在战争中、在治理国家中、在政治斗争中,不几乎是杀人众多?可为什么偏偏就是秦始皇坑的这460个儒生的事情,是这么地家喻户晓?这么地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的孩童都能知道?而其他的大部分皇宗皇祖的杀人如麻,人们却几乎是一无所知?这到底是为什么???很简单:就是因为秦始皇没有让那些“功臣”高高在上地封王封侯!就是因为秦始皇杀掉的是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口仁义礼智信,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文匪精英”——孔孟之徒。
阶级斗争的观念、阶级立场的方法,是革命人士永不迷航的灯塔!是革命成功的必由之路!
丛水阳
2011年8月18日(星期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