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在生命的最后时段,曾经反复说,他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竭力咏唱着《国际歌》的歌词周总理用毕生践行了共产党员的诺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周总理之所以感人至深,在普通老百姓来看还是在于无我,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建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过几件小事:
“中南海的西花厅周秉建常去,但她从没见过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有一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与夫人来访,正和伯父聊天的周秉建自觉回避。‘其实按常理说,同事带孩子串个门也很正常。但伯父绝对不给我们提供任何有优越感的机会。’周秉建认真地说,‘防止特殊化’是伯父经常强调的。”(香港文汇报)
如果“那个年代”有培育优越感的做法,就会有优越感的氛围,如果周总理出巡带着一家老小,前呼后拥,这难免会造成亲属优越感,但周总理在这方面没有一丝一毫的小我,周总理堪称楷模。
“1970年12月,在内蒙古‘插队’已两年的周秉建应征入伍,穿上军装。当她来到西花厅向伯父报喜时,伯父说:‘你能不能脱下军装,回到内蒙古草原去呢?’周秉建照做了,又回到牧区劳动。”(香港文汇报)
周总理用近乎洁癖的态度对待小我,甚至对待亲属。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利益也要放在大原则的天平上称量。无我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大爱,周总理堪称楷模。
周总理也有谈“我”的时候,周总理用“我”的历程,给后人、旁人以教化,阐述共产主义信念和立场的由来:
“我的家庭是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这样的家庭不能不影响我的思想。一个人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说话或者写文章,如果不经过很冷静地思考,旧的东西往往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既然如此,要求知识分子一下子就有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那是困难的,一定要有一个过程。…我们过去发生的右或者‘左’的错误,就是离开了工人阶级立场对反动阶级迁就,或者是把自己这个阶级孤立起来。拿我个人来说,就有过多次的经验和教训。”(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 《周恩来选集》)
有坦荡的胸怀还有自我解剖的勇气,才令自身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不整天沉迷于“我”之风采照人,“我”之才华横溢。放下小“我”,方有大局。这一点,周总理堪称楷模。
周总理的胸前总是别着一个胸章,上面是毛主席手写的“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周总理完全做到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无私奉献的、廉洁奉公的、两袖清风的、成就辉煌的周总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无我到永恒。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