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来,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像我们家门口的马路,开膛破肚、埋好缝合。再开膛破肚,又埋好缝合。如此循环往复,乐此不疲,不知所终。
本人三十多年前当差最大的衙门,亲身经历了商业部、粮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部委合并成新商业部,又经历了新商业部与物资部合并成国内贸易部,第三次经历的是国内贸易部变成国内贸易局,第四次目睹的是国内贸易局并入对外经济贸易部变成商务部。
改革是必然的,改革是动力。但是重复、低效率、换汤不换药,既无远虑也无近忧、莫名其妙的改革不是必然的,更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本文无意也无力探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复杂历史与利弊得失,对机构改革的主导思想、核心内容、分工效率、及其主导者的历史功绩均不作评价。
远差归来,匆匆议论,悉因受到今日新闻的刺激:泱泱大国之机构改革,仅就取名而言,已经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堪与郭德纲的段子相媲,竟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么长的行政机构名称雄踞吉尼斯世界记录,我辈锵锵锵锵的创造才能,太了不起了。
能创造性地、天才地将5000年来打造的,素以单音语素为主体,词形本来短小,且单音节基本作为语义承担者,致使表达起来简练、义确、丰富、优美的汉语,折磨成这个大喘气的别扭样子,列祖列宗若是看到这个大牌子,从大裤衩新址顶层挂了出来,说不定会从坟茔地里爬出来,要求参与机构改革庆功大会。
有人说,如此改名是开放的结果,是学习美国的产物,美国的政府机构设置,有如此叠床架屋同义语重复的机构吗?
又有人说,中国包袱太重历史沿革因素太多,这个说法就更不靠谱,古时“三省六部”模式的政府机构设置之简练,虽因朝代有别增删变更,但是大体例不变。秦制汉定,唐宋随之,其机构名称之确、之美、之精当,岂是我辈今日所能及也?
请看,三省之尚书省,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倘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结构法,今日概言其职能得多少个字?
请看,三省之门下省,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晋称门下省。唐曾改为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倘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结构法几日概言其职能得多少个字?
请看,三省之中书省,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倘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结构法今日概言其职能得多少个字?
如果说三省的说法与今天心理距离远,听起来生疏一些,那么“六部”我们在历史剧里面看到的不少,这些政府机构的名称喜欢看戏曲的朋友们更是耳熟能详。
且看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主管官员的任用、封赏、甄别罢黜。最高长官吏部尚书。
再看礼部:掌典礼、教育。最高长官吏部尚书。比袁贵仁管得宽。
再看兵部: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最高长官兵部尚书(常万全、郭声琨、耿惠昌?)。
再看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最高长官刑部尚书(胡泽君?)。
再看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最高长官户部尚书。(姜大明、楼继伟、刘家义、李立国?)。
再看工部: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最高长官工部尚书(万钢、苗圩? )。
一定有人发现了上边的对比有关公战秦琼的味道,有人没有看完已经开骂了。“反改革”、“封建”、“专制”、“独裁”的大帽子一摞已经摆好,正准备飞将出来。
且慢,本人并不主张恢复史上旧称,枚举旧朝政府机构的名称无非是为了说明衙门的名称,古人曾经是那样有智慧地掂量推敲出了几千年大体不变的名字,于今足资参介。
当年读钱穆,始知“三公九卿”这些政府高官的确义。前边的对比已经错位无奈,假使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称“三公”来对比今天,就会更麻烦。
如果一定要拿三公作类比,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类似温家宝;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类似常万全;御史大夫管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类似王岐山。而汉代的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则关公战秦琼也很难扯清楚了。
是不是历史的政府机构设置名称,今天就一定要舍弃?
过去我们就是这样干的。
49年共和国立国之始,一边倒学苏联,部委设置是苏联模式。后来改革开放一味掉头欧美,照猫画虎,偏偏忘了自己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对这些创造,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曾经佩服得不得了。
瓦砾瓦砾哇,我要冒险表扬一下邻居日本了。
明治维新,全盘西化,但是政府机构设置,未能彻底脱唐。就像平假名片假名一样,汉字中夹着日语拼音,在日本今天的政府机构中,仍然可见中国唐朝的政府机构对他的影响。
日本的中央行政机构叫内阁。内阁领导下的机构由内阁机构、总理府及其所属机构和12个行政省组成。总理不叫总理,叫内阁总理大臣,也称首相。各部部长不叫部长,而叫国务大臣。政府办公厅,叫内阁官房。我们常常从新闻中听到日本的外务大臣、大藏大臣,并不觉得别扭,理解上也没有障碍。
本人绝不是主张国务院的机构改革,要模仿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等叫法,我不过是引入一个与中国的旧制有关联的邻国的机构设置与机关长的官名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么长的名字其实不一定是必须的。
日本的省的取名及分工也可供参阅,叫法简洁也比较稳定
外务省,主管国家一切外交事务。
大藏省,主管国家财政、金融、税收。
通商产业省,主管工商企业、振兴国内外贸易、管理外汇和负责度量衡管理事务。
法务省,执行国家有关司法行政事务。
农林水产省,主管有关改良和发展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业。
邮政省,主管有关邮政、储蓄、汇兑、保险、电气通信等国营事业。
厚生省,主管增进和提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公共卫生有关事务。
运输省,主管国内外陆、海、空运输事务。
劳动省,主管工会组织、调整劳资关系,规定劳动标准等有关劳动事务。
自治省,主管地方自治事务,下设 3个局。
(略)
2013年3月10日写于北京南锣鼓巷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