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升空以后,人大教授张鸣说:好不容易,把人送到太空,居然就是为了让她给孩子们上课。上课在地上不行吗?我还以为人上太空,是为了做地上做不了的科学试验呢。(见2013年6月11日张鸣网易微博 http://t.163.com/zmbaohu)
张鸣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并不是说张鸣不能质疑王亚平太空授课,现在的中国人对任何事情都有质疑的权利。问题是,如果上面这番话如果出于一个文盲、科盲或者文化水平非常低的人口中,情有可原。但是却出于一个博士生导师,而且还是中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口中,就耐人寻味了。
整天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能不一定知道,不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人可能不一定知道,但是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尤其是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不应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授课的是美国的女教师芭芭拉.摩根。2007年,小学教师摩根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造访国际空间站,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除了负责完成部分专业任务外,摩根还开设“太空课堂”,与地面上的学生“天地连线”,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成为那次任务的最大亮点。
此前的1986年1月28日,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72秒钟后在1.5万米高空突然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遇难者中包括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麦考利夫。
当年55岁的摩根给美国的孩子上了一堂25分钟的“太空课”,其他航天员成了她的“助教”,18名4至8年级学生在地面听讲。“宇航员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孩子们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摩根一会儿拎起身旁两名“彪形大汉”,一会儿从专门饮品袋中挤出一些球泡状的饮料,然后四处追着吞食失重状态下乱飞的红色泡泡。
而这次王亚平太空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在“神十”升空前,芭芭拉?摩根13日通过新华社记者致信即将在“天宫”上授课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提醒她记得遥望地球,并代表全球师生向她表达祝愿。
尽管中国和美国在航天领域中有竞争,但是在航天员之间,这种基于“科学无国界”理念上的航天员之间的真挚感情是令人动容的。相比之下,作为中国人的张大教授就显得非常酸溜溜了。
也许,作为博士生导师的张大教授,以他的理解水平,真的以为所谓“太空授课”就是在“天宫一号”上挂块黑板,然后由“好不容易”上太空的王亚平给学生讲1+1=2或者x+y=z,或者他干脆认为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不一定通过到太空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从美国航天局和摩根到中国航天部门和王亚平都是多此一举。遵循不从丑恶的方面去揣摩别人的动机的原则,我宁可相信作为博士生导师的张大教授可能在这方面的确无知,因为这不是他的专业范围内的事情,现在的一些文科大学生甚至包括一些所谓博士,连个灯泡都不会换的情况都会出现。最近赵士林博导还有“用电来炼钢铁”的惊人之语呢。假如真的是这种情况,哪怕张大教授闹再大的笑话也可以理解。
然而这些年来一种现象非常发人深思,无论是对于已故的领导人还是过去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是现在仍然健在的为国家作出过贡献的人物,都逃不脱某些人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毒舌。从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刘洋,到还未成年的少女林妙可(她们俩没有表现出任何政治倾向性),都受到了恶毒的攻击和无耻的侮辱。这次虽然针对的是“太空授课”问题,没有直接牵涉具体的个人,但是同样是强烈表达了一种与大多数国人截然相反的情绪。
一直非常崇拜张大教授的老夫实在弄不清楚张大教授他老人家真的是无知还是什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