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不少的人才被发现、得以人尽其才不枉此生,然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这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今亦然。冒出来的人才不过是人才当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才在基层就被毁掉了。长期以来,庸人们总以为只有那些显山露水当了官有了位的人,只有那些成了名家的人才是人才,这是大错特错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是金子就会发光”,而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还有诸多不让人才发光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而人才能不能“发光”往往并不取决于人才自身,而在于给不给他们“发光”,不给你“发光”,即使你发出了“金灿灿的光芒”,他们也不承认,而且还要扭曲和贬低你“金子的本色”。
更多的人才被毁于基层,这并不排斥基层造就人才这一命题,只是说明基层造就的人才与基层毁灭的人才不成比例,被毁掉的人才远远超出造就出来的人才。人才毁于基层,也不排斥由基层选拔出来的人并不是人才这一命题,就是说基层的人才被压抑了、埋没了,而冒出来、上去的不过是庸才、奴才、蠢才。
基层的人才数量最大,这似乎与那种认为只有处在“高尖端”层次者才是人才的观点相悖,其实那种观点才是偏颇的。虽然人才有梯级分布的属性,而基层人才不一定就是人才中的最下品,正是这种认识的误区造成许多基层的人才郁郁不得志,那些并不高明地位却高的人不愿意“不耻下问”,因为有把基层群众当作“阿斗” 自己是“诸葛亮”的优越感,所以其指导信息就不是建立在对流基础上,尤其不是建立在与基层群众的真知灼见的沟通基础上,这样基层的人才就必然不会被发现、而基层的人才的智慧就不容易引入到高一层决策的参考意见当中,结果是“三拍”——在重大问题上靠拍脑袋决策,在决策进行可行性论证时靠拍胸脯作保证,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后就拍屁股走人。以及“拍马屁、拍肩膀、拍桌子。”的干部就多了起来。
人才毁于基层的成因与各路“伯乐”好显摆,作风飘浮,眼睛最多只看到基层官相关。基层群众普遍的体会是基层单位的上级领导常常被基层官员哄得团团转,基层官坏事做绝上级还认为他好得不得了,除了有腐败共同体这种因素外,产生这种情况的主因就是没有真正联系基层群众。“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没有权位的基层百姓中的人才的话入不了官员的耳目,心甘情愿被那些既无德又无才的基层官牵着鼻子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哪有不错之理。
人才毁于基层的关键是基层对人才不利的环境因素太多。虽然整体上说来基层人才的比例最大,但是基层的非人才比例更大,那些庸俗之辈,无能之流实力强大,他们只知道妒贤嫉能,生怕比己能力强水平高的同事凭本事上去,于是“木秀于林,风必嫉之”联合起来打击人才,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即靠基层领导的力量贬损人才、蹂躏人才,非要把基层人才弄得面目全非,一蹶不振不可,而这些基层官员由于官品差、德才皆差,心胸十分狭隘,毫无为国家选才纳贤的心胸,对下属中的人才尤其是对不肯为其私用的下属人才也总是耿耿于怀、十分担心,十分嫉恨,也需要借助群体的力量整饬人才。许多人才就是这样被毁掉的。既然是人才,就必然有鲜明的个性,而这些属于人才固有的个性却不为俗众和俗官所容,这也是人才受压被排挤的一个关键。本来如果真正建立了人才流动的机制也还好办,进行流动就是了,可是因为众多的官员只想拿捏人、禁锢人,加之腐败盛行,贪婪给人才流动造成的各种困局,所以人才流动并非易事。这样我国大量的人才就被毁于基层了。
人才毁于基层还与选用人才的机制有关。企业、事业、公务员机关单位的人才管理彼此固化,以致形成铁板样的僵化管理,极难在三者之间转换工作,而凡进必考又断了许多人才进步之路,因所谓凡进必考设置的条件常常与人才本身的属性不相关,特别是过了三十五岁的大限连报考公务员的资格没有了。再则,选拔机制是直属逐层选拔,基层群众中的人才选拨只由基层官员说了算。只要不合基层领导的意愿,基层群众中的人才只能永远处于底层群众的行列,连进入基层单位的中层都不可能。这是这种机制,给基层官员压抑、禁锢、埋没人才制造了条件,选拔人才的机制让基层人才毁于基层不仅可行而且必行。正如有的官员所言:“你有再大的本事,我不用你,你也是零,你还是永远被我握在手心里!”道理就在于选用人的机制所然。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