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理论在我国改革的最近十余年来非常流行,似乎即将进入中央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但是,这种理论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理论,是对广大一线劳动阶级的思想欺骗!
目前流行的中产阶级的定义或说法有:
(1)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2)作家王朔说,“中产阶级不见得要从经济收入上划分,安于现状的,尊重既有社会等级和道德规范的都可在观念上列入中产阶级。”
(3)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志:1、年收入20万元以上。2、持有已经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权,至少有希望于近期内上市。3、有度假小屋或别墅以及一辆看上去不错的车,跟人合买的也算。4、有丰富的夜生活,不一定是去夜总会或者打麻将,通常是商务谈判或者听音乐会。5、有外国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国呆过三年以上。6、对一些时髦的文化,如MP3或者彩信均不感兴趣,但对于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对各个国家的古文明有一定知识,特别是有古玩方面的知识。7、知道各种礼仪,风格是美式的,但心里崇拜欧洲。8、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剧和芭蕾舞剧。9、谈话中经常夹杂外语单词,听众不懂再用中文解释。10、着装随便,但不是普通的随便,而是一种非常刻意的随便。文章很有意思,提出的中产标准也很明确,但字里行间,暴露出臆淫成分居多。(《经济观察报》和零点调查公司:《中产群体的生活方式及消费形态调查报告》,)
(4)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称,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早已超过8亿。在这份报告中,亚行将中产阶级定义为每天消费2至20美元的群体,其中又分为“底层”、“中层”和“高层”三类,这个标准远低于西方。按照这个标准,亚洲2008年中产阶级人数达19亿,占亚洲人口总数的56%,这一比例在1990年仅为21%。
(5)…………
上面的列表可以拉得很长,不同的定义反映了定义人的社会心态。有的人以成为中产为荣,从而列出了许多中产的“优秀”品德,有人竟然要中产人士忠于现有社会等级秩序。
在各种文献甚至中央文献中都提出了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这是一个非常没有科学意义的说法。如果认为,“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统计概念,那么,这个阶层在全社会的比例就是一个既定数,没有扩大之说,如60%、70%、80%.等等。如果说,这个阶层是社会中有特定地位的一群,那么,这群人的比例或人数也很难扩大,因为这是由社会的职位等级所决定的,职位有限,人数也就有限。如果我们以美国等发达国家某一阶段“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标准来统计中国的中产人数,那我们的中产阶层人数确实是可以逐渐扩大的,因为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处于不断增长之中。如果按照某些人对中产阶级的优裕生活的标准要求,中产阶级必属于小资产阶级。
理论界讨论“中等收入”阶层,其应有意义在于弄清楚作为最大比例的社会人口的收入水平,它比较贴切地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生活水平,可以作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但是,同时,国家不能忘记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的关心爱护和对暴富阶层的管理控制。
国家对社会阶层的了解,不是为了要炫耀社会的公平合理,而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对全体劳动人民的考虑作为国家政策的基石。在我国今天,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基层群众的收入水平,坚决地毫不犹豫地控制资本的分红水平,适当时候开征遗产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一切劳动阶级没有贵贱之分,一切劳动没有根本的社会贡献高低之分,就如一个螺丝钉在一台机器中的作用一样。只要一个人尽了自己的努力,发挥了自己的脑力和体力,他们就应该在社会中获得基本同样的生活待遇。只是现阶段,我们的总体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为了鼓励某些特殊技能人才而实行了等级分配制度,但不能让这种收入比例差异过于扩大。
资本主义社会鼓吹中产阶级理论不过是为了掩盖其深刻的社会矛盾现象,掩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立。我国现在作为处于发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中间的一个过度阶段,需要在理论上搞清楚我们的发展目标和我们社会的根本性质,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理念,不能把由于各种原因处于低收入的人民群众与所谓的“中等收入阶层”划分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