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点播国外高校免费提供的公开课成了一个社会新时尚,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当今时代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的高等教育全球化。然而,全球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不仅有公开课这样令人兴奋的充电方式,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利弊难明的变化,比如说同质化,或者说麦当劳化。
高等教育同质化
如今的大学正在从最初的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变化,就像是各个地方自然形成的、极具地方色彩的小吃店、作坊、大排档,突然之间都被遍布全球且从内到外都几乎一模一样的麦当劳快餐店所取代。大学,也正像麦当劳快餐店那样,从建筑、规模到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等,由内至外都变得日益相似。
在大学刚刚诞生的中世纪欧洲,由于教派信仰、地方文化乃至讲学教师个性的差异,以及知识体系本身的多样性等,使得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个性突出,不仅其办学模式和课程教学不同,甚至连对宇宙的基本解释都各不相同。再看看如今的大学,除了那些早年留下来的古老建筑的外观尚能见到些许特色外,我们在世界各地大学的那些新建筑、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能看到的都是越来越多的相似性。最为重要的是,与当初学者们在课堂上宣讲自己的学说并和听众辩论不同,如今的大学,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是在课堂上讲自己的研究,而是宣讲教材中日益雷同的教条,并要求学生们记住那些教条,如同麦当劳在全球提供统一标准的薯条和汉堡一样。这是同质化引起高等教育蜕变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大学的同质化过程自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已经开始了,这是由大学的本性所决定的。大学本来就是为新知而来,而科学对客观知识的追求必然带来的同质性,一开始就注定了大学的同质化命运。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客观世界,我们又有着用来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差异极小的生理构造,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定是殊途同归的。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同质化,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
必要的警惕
由于我们探索的是同一个客观世界,所以,科学的认识越是接近客观世界本身,不同大学、学者和学科、学派在同一问题上的结论应该也越是相似。从这意义上说,全球化和同质化几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宿命。
然而,高等教育的任务不仅仅限于传播科学,它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有着高等修养的人,还担负着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提高的重任。仅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而论,我们可以说,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是一种几乎致命性的变化过程。
即便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多样性对知识生产本身也是非常必要的。正是由于不同学者和学派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和路径开展科学研究,科学才如此充满活力。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是我们永远都必须坚持和提倡的。
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和学派之间的争论,在推动科学进步过程中曾经发挥着怎样重要的作用;不同学院文化,对培养不同的学者和保持科学的个性,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的特色与个性的迅速消失,怎能不让我们担忧?
学术的世俗化
麦当劳化还可能带来学术的世俗化,而学术的世俗化又可能加速大学的公司化,并推动大学把原本追寻新知的热情转移到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上去,进而削弱大学探索新知的内在动力。不仅每一所大学都会热衷于自身经济利益和其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甚至每一个国家也在试图通过推动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来提升其竞争实力。实际上,早就有西方学者认为如今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像“高等教育有限公司”。大学正在忘却并偏离它原来的目标、使命和梦想,我们有理由为之担忧。
不仅如此,全球化背景下的麦当劳化还在高等教育领域引起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那就是“大师”的消失。传统大学中那些大师们的趣闻轶事,每每为人津津乐道。他们鲜明的个性,甚至离经叛道的乖张思维,促使他们能够从与一般人不同的新视角来探索和解释这个世界,因而对创造新知和学术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反,在如今不少大学里,学术人的个性正在被日益同质化的学术活动所湮没,治学方式和教学方式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标准化的倾向。大学也在主动运用自己的评价机制,引导学者的治学和教学活动朝着标准化方向迈进。在这种学者教学与治学方式标准化的背后,是大学探索世界的思维在趋同,这进一步加重了我们对大学同质化的隐忧。
或许我们可以乐观地说:认识到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价值和缺陷,人们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高等教育全球化这个历史过程更多地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