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房地产业产能过剩的“猛料”再次引发了大众对商品房空置房的关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主席、中华博士会执行会长杜猛抛出“全国有6800万套空置房,中国住房市场总量已经过剩”的言论一时间引来各路“围观”,但与此同时也引来一片质疑声。(11月22日 《新京报》)
跟股票类似,楼市也有众多唱多唱空的各种因素在场内博弈。杜猛抛出的“国内空置房6800万套”来应证房地产产能过剩,对于众多草根来说,这算的上是一种戳中泪点的痛。而作为知名房地产商的任志强,在众声喧哗之中也选择“以理服人”,他质问学者“有没有看过统计年鉴,这些数据又是从何而来的?”
立场不同,发声自然也不一样。不管是任志强要房地产健康状况代言,还是杜猛的产能过剩论,都绕不开中国房地产吊诡的前世今生。话说这两方都是来头不小的人,一个是房资深人士,一个是潜心研究企业的智库高层,双方却无法在这种关乎到全国经济指标大局的房产数据上统一起来。没有一个标杆性的数据来一锤定音,于是市场就有了住房空置“孰多孰少”的无果争论。不知道相关部门看到之后会做何感想。
不动产信息登记的混乱无章,早就从房姐房叔等事件中暴露无遗。讳莫如深的房产信息成了各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最后防线”,这不仅给那些想以房查人的“好事者”陡增了不少门坎,还给住房统计带来了很现实的障碍。不管公家或者民间的组织,要真二八经的摸清其中的情况,有的时候还真得靠智能电表来代劳。
当然这个新闻主要是针对商品房空置率的,号称一向都不装的任志强自然有他炮轰的理由,但是现实情况却真那么回事?那些海量的小产权房怕也是这次被遗忘的有生力量,他们的存在尴尬了不少商品房的漂亮数据。再拿笔者所在的四线城市来说,去年拿钥匙的小区,今年去看依然是灯火寥寥。更遑论那些造城运动中成为鬼域的遥远城市。在民间人士来说,高住房空置几乎成了城市原罪的一种。
前些日子北京出台方针打击群租现象,就有人谈及大量住房空置的现象。一方面是热火朝天的造楼,一方面是高不可攀的房价,安得广厦千万间几乎成了寒士们的终极奢望。几代人的收入才能在一线城市拼个落脚地势必引来蛙声一片,这时就应该重视民众对于那些黑灯瞎火的空房所投去的怨恨眼神。而至于6800万套空房的多少与否,也只能留给子孙后代去讨论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