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月北京市土地出让金总额突破623亿元,达到去年全年土地出让金的1/3,预计一季度土地出让金很可能接近千亿元。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总金额达4.1万亿元。种种迹象表明,靠卖地过日子的“土地财政”没有止步的势头,令人忧虑。(3月2日《南方都市报》)
有委员表示,土地财政的形成和积累,房价地价的不断攀升走高,和地方政府的“纵容”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地方政府会为此叫屈,因为一个主论调是说,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导致很多地方只能依靠卖地推动地方发展。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眼中的“金矿”、“提款机”,这部分收益要支撑保障房建设、水利建设、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还要用于水、电、气、暖、公共交通、城市环境绿化等大量民生支出,倒是功不可没。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土地财政的确同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紧密相连,似乎是个必然现象。然而,土地财政终究因为不可持续而不得不叫人警惕。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作为第二财政,早已超过了第一财政税收。对“土地财政”依赖比较严重的应该是中部不发达城市和沿海还没有形成产业支撑的开发区,这些地方的政府官员乐于寅吃卯粮、竭泽而渔,根本不考虑下一任政府官员如何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年复一年,已成顽疾。
2013年全国税收收入约13万亿元,而卖地收入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这从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土地财政已经坐大成精,让政府再也离不开,只能饮鸩止渴。土地财政的危害妇孺皆知,由于其大多集中用于城市,城乡差距和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不仅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还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快速城镇化,刺激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繁荣,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民用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外,土地财政生发的腐败也不容忽视,由于这笔钱属于本级政府“自收自支”,长期缺乏收支规范与监督机制,各地竞相建设不少“楼、堂、馆、所”和“政绩工程”,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老百姓深恶痛绝。在此过程中,少数党政干部财大气粗,挥金如土,为所欲为;同时“土地寻租”活动猖獗,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应强烈。
最让人担忧的是,土地财政注定让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流于空谈,让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最简单的道理是,由于集体土地不能开发房地产,现有的开发商处于来者通吃的垄断地位,地王频现,房价高企,就是必然。满目所及,大片大片的土地成了建设工地,一些地方“空城”横空出现,生米做成熟饭,即便难以为继,还在龇牙傻笑。
土地财政的罪过罄竹难书。这话难听,但是其弊大于利的“本质”显而易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明天在哪里,这并非杞人之忧。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但愿代表委员们能够带着这个民意上会,提出远离土地财政的国是,为“中国梦”增砖添瓦。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