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孟子》
权力寻租是权力使用者把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当作私有财产有偿转让。权力寻租的本质,是通过改变权力使用权的性质、方向与范围,使权力使用权吞并权力所有权。权力,是社会特定系统(如国家和国家职能部门)中的管理人员在处理公共事物中所必然产生的职能。权力在产权形态上,其所有权属于特定系统,是特定系统的公共物品或公共财产,其使用权属于管理者个人。使用权是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所有权决定使用权的性质、方向与范围。如果管理者把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等同于所有权本身,把本来不属于他的权力看成属于他的个人私有财产进行有偿转让,包括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以权谋私)和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买官卖官),就产生了权力寻租。所以权力寻租的本质,是通过改变使用权的性质、方向与范围,使权力使用权吞并权力所有权。权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同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有共同的本质,因而可以用同样的视角与方法来考察。既然权力寻租是权力使用者把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当作私有财产有偿转让,那么权力寻租就是腐败的根源,是由少数人独吞改革成果、改革成本由老百姓承担的根源,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能随着生产发展、人均GDP增长而同步真正提高的根源,是贫富强弱两极分化的根源,是老百姓仇官仇富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由于权力寻租在现代社会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越来越蔓延的社会趋向,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根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依据。
权力寻租客观根源
1、权力寻租的经济根源 权力寻租的经济根源主要表现在一般和特殊两个层次上。
(1)权力寻租一般经济根源 市场经济商品等价交换原则,使人们把权力作为等价交换的主体。权力寻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还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权力寻租活动都广泛存在着。
(2)权力寻租特殊经济根源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已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出现,其追逐利益的动机异常活跃与强烈;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及国有企业法人人格化尚未形成,官员的利益机制僵化,体制外与体制内没有在政策、法律、经济环境方面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这就孕育了较为适宜的权力寻租条件。
具体来说,经济转轨时期权力寻租的经济根源有:
①双轨制:
a.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为掌握特殊商品批发权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b.利率双轨制 利率双轨制为掌握贷款批发权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c.汇率双轨制 汇率双轨制为掌握外汇批发权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以上三种双轨制引起的寻租范围在缩小,由以下行政审批与行业或部门垄断引起的寻租范围在扩大。
②招商引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大部分都是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引进,这为有可能高估外资实物资产价值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中外合资为高估外资价值、低估国有资产价值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③企业改革:企业承包前后资产的价格差,形成了租金,也为承包和能够批准承包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股份制改造、“管理层收购”为低估国有资产价值、高估其它股份价值的权力掌握者寻租提供了温床。寻租者将企业股份制改造演变为一场瓜分国有资产的丑剧,许多国有企业因之成为空壳。
④公共福利待遇:诸如福利住房公费医疗等公共福利待遇为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有的仅仅基层官员仅免费或极少量房费取得福利住房所有权一项就可取得上千万元的账外收入。这是一般工薪阶层几辈子都赚不到的收入,是名为合法实为非法的“灰色收入”。
⑤进出口许可:进出口为掌握进出口权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⑥财政分成:财政分成不公为掌握财政分成权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⑦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为掌握土地审批权的权力掌握者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⑧行业利润:由于行业特点及定价不合理等多种因素为行业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国企垄断利润使国企高层自己给自己定天文数字的工资、享天文数字的职务消费与福利待遇。
⑨各种税收的税差:这几年中央权力下放,国家宏观管理减弱为地方各自为政、违反国家政策规定擅自制定各种优惠减免税收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⑩公款消费:诸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都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存在的权力寻租行为非常严重,且有向学术、教育、军队领域蔓延的趋向,造成学术泡沫化、教育空壳化、军队庸俗化、社会货币化。
2、权力寻租的社会根源
(1)宗法关系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历史的国家,宗法关系盘根错节形成了“斩不断理还乱”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使人情关系压倒一切关系、渗透一切领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社会关系氛围,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关系网、形成了保护伞
(2)社会风气 市场经济建立和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整个社会形成了物质利益高于一切其他利益的社会氛围,使权力掌握者不惜为更多更快获取物质利益而不惜靠权力寻租甚至铤而走险。
(3)历史积淀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几十年计划体制形成的大政府小社会、多如牛毛的行政审批制和根深蒂固层层壁垒的行业垄断,以及由此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与社会关系网,是权力寻租的温床。
3、权力寻租的政治根源
(1)权力寻租的干部制度根源 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是干部任免制,人民没有选择权和监督权,这很容易形成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官僚体制和官僚主义作风,以致形成了唇亡齿寒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网,使权力寻租有可靠的背景与靠山,致使官场买官卖官成风并形成买官与卖官的恶性循环,使权力寻租成为官场乃至一般职场的潜规则甚至显规则。
(2)权力寻租的政策根源 市场经济使社会生活丰富复杂,体制转轨使人的新旧生活方式出现碰撞。这一方面客观要求有非常具体的政策来规范,另一方面我们目前又处在对于新体制的探索中,政策不具体且多变,这就形成了打“擦边球”、“利用政策资源”、“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进行权力寻租的有利条件。
(3)权力寻租的司法根源 市场经济需要健全的法制。而目前我们的法律条文太粗线条,罪与非罪的标准不够明确,量刑标准不够具体,不同部门的法规之间相互冲突,法官自由裁量权太大,司法体制程序漏洞太多,司法监督纠错机制僵化形同虚设,审判监督走过场,冤假错案可以堂而皇之产生并畅通无阻。这就为司法人员提供了权力寻租的巨大空间。
(4)权力寻租的行政管理体制根源 目前运动员、裁判员、游戏规则制定者都溶为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缺乏公平竞争必然导致逆向选择,老实人往往吃亏。有网友说:在中国不行贿成不了企业家,成不了房产大鳄,当不了官,不能升职,不能进入体制之内。这是个处处靠关系,事事靠行贿的国家。潜规则使权力寻租有了雄厚的社会基础。
权力寻租的主观根源
1、理论根源: GDP经济学、经济人理论、大蛋糕理论、权力赎买理论、腐败润滑剂论、改革成本论、帕累托改进理论、私有化理论、产业化理论、社会货币化理论、灰色收入合法论,以及由上述理论推导引申出来的保驾护航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社会奉行丛林法则被美其名曰市场自由竞争、官商勾结是保驾护航、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成为资本原始积累培育企业家阶层建构市场经济基础条件、腐败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内部人控制瓜分国有资产成为企业家的“剩余分配”。这些理论抹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把中国改革开放定位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不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2、心理根源
(1)人的绝对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程序论,人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人只有在满足低级需要以后,才能追求高级需要。人的物质需要是低级的需要,人的名誉地位属于高级的精神需要。在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掌权者的工资收入基本上只能维持低级物质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使他们放弃进一步追求物质需要的可能,而去追求更高级的精神需要,这就使他们感到权力寻租是生活的必要条件。同时,当权者为了获取权力,必须付出诸如文凭、时间、精力、公关甚至行贿等等代价,这使他们感到必须通过权力寻租得以补偿。如果再考虑到代价和收益的通行市场关系,必须通过权力寻租得以加倍补偿。
(2)人的相对需要 所谓人的相对需要就是人们相互比较时产生出来的需要。人们只有在自己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高于别人时,才感到优越;跟别人不相上下时,才感到满足。在市场经济时期,肯定有一部分人先富甚至暴富起来,特别是转轨时期,更有一部分人靠不正当手段暴富起来,这必然使另一部分人(包括当权者)产生心理不平衡;如果这些暴富起来的人,又是当权者的同龄人,或者才能平庸,那么就会强化这种心理不平衡的程度。这就使当权者产生了通过权力寻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高额利益的迫切要求。
3、思想根源
(1)权力寻租与资本原始积累 中国主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我们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就是向资本主义过渡,权力寻租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我们从旧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必然产生的资本原始积累形式,这和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时期靠贩买奴隶、掠夺黄金、走私毒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社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权力寻租比后者要付出更小的“血”和“火”的代价,因而要更文明一些。权贵资产经济也因此把中国改革开放看成是使自己日后成为大资本家、金融寡头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绝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旧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更不等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然需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这个先富起来必须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通过勤劳致富,才能起带动、推动、示范作用,才能使整个社会都富起来;只有平等竞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权力寻租与道德多元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就是人的个性解放,就是思想和道德的多元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对每个人自己有利,自己认为符合道德就是道德的标准。权力寻租同样也符合权力寻租者的道德规范,因而也是道德的。
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必然造成旧的道德规范的动摇、新的道德规范没有确立的道德“真空”带。但新旧道德必须有共同点,这就是人的平等意识;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平等经济。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贪污腐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被反对的。借口道德多元、鼓吹道德虚无、大捞一把是冒天下之大不讳、不齿人类的非道德行为。
(3)权力寻租与人情难却 权力寻租、特别是法院地方保护主义的一个借口,就是人情难却,讲究人情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利用权力帮助亲戚朋友做点事,礼尚往来,乃是中国的风俗习惯,用不得大惊小怪。人情固然是人之常情,但这种人之常情必须局限在私人交往范围。权力是人民给的,所有权是人民的,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权力使用权必须为人民服务。而权力寻租,则必然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这就不是人之常情了。如果把权力和人情挂钩,就必须使权力为大部分人服务,公正廉洁,大公无私。
(4)权力寻租与率众为公 权力寻租的另一借口,就是为自己本单位、本部门谋利,而不是为自己一个人谋利,法不责众,何错之有?这是把放大了的个人同人民群众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为这样的单位和部门谋利,本质上仍然是以权谋私,只不过是集体腐败而已。集体腐败有更强的社会危害性。
权力寻租的危害
1、信仰危机 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信仰,科学社会主义信仰来自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可操作性,来自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党的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党的形象。在权力寻租基础上形成的权贵阶级将形成新的统治阶级,是府空民穷、官富民穷、官民对立的根源,将动摇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权力寻租导致政府与国有企业利用自然行政垄断与民争利将使政府宏观调控失灵,动摇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些都将使人民群众丧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而信仰危机就是民族凝聚力危机。
2、道德滑坡 人有一种模仿别人行为的本能。权力寻租的本质就是贪污受贿,如果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听之任之,使贪官污吏通过贪污受贿而在经济上作威作福、政治上飞横拔扈,而清正廉洁的人在经济上、政治上倒陷入困境,就会形成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好坏不分的社会心理而使全社会陷于从恶如流的社会道德虚无主义,使国民道德素质降低。
3、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权力寻租通过包庇走私地下经济逃漏税收、承包价格差、中外合资股份制改造对国有资产价值的低估、内部人控制用灰色手段瓜分国有资产等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以平均每天1亿元人民币的速度流失。大量事实证明:权力寻租是国空民穷、衙空民穷、官富民穷的根本原因;是一方面GDP、人均GDP年年增长,另一方面养老金缺口、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缺位的根本原因。
4、通货膨胀 (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权力寻租造成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购买力,降低产品质量,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与产品成本,而成本增加必然造成连锁反映,造成整个社会通货膨胀;(2)资源配置型通货膨胀 权力寻租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使社会需要的产品缺乏,不需要的产品剩余,也必然造成通货膨胀;(3)畸型消费型通货膨胀 权力寻租带来畸型消费,从而造成畸型消费型通货膨胀;(4)减少供给型通货膨胀 权力寻租带来高度浪费,减少社会有效产品供给,造成减少供给型通货膨胀。(5)货币增发型通货膨胀 权力寻租造成无效经济总量大幅增长,货币空转,货币效率降低,通货膨胀。
5、形成剥削阶级,挫伤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权力寻租、官商勾结必然催生两极分化,形成剥削阶级,出现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歪风邪气与丑恶现象,出现只有剥削阶级才有的腐朽没落糜烂的生活方式,形成官民对立、贫富对立与弱势群体,由此产生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将使人们无所适从,通货膨胀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幸福感降低,使社会的公平原则受到损害,不能平等竞争致使人们不愿也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提高生活水平和解决生产力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受到损害,减缓生产力发展速度。
6、社会风气败坏,人的行为方式腐败 权力寻租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人的行为方式腐败。人的行为方式的腐败是最根本的腐败。所谓行为方式腐败,就是对腐败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习以为常,自觉利用、迎合、参与制造腐败,以致全社会笑贫不笑腐,腐败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后果是社会风气极度败坏,使整个社会受丛林法则支配,以致善恶是非智愚颠倒,人的素质和主体性普遍降低,贫富强弱两极分化形成,生产力倒退。权力寻租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使他们认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认为学校里面所学的道德准则都是虚假的,这也是造成大量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明资产之所以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大大高于同等数额的贪污盗窃,就是因为不明资产对社会的负面导向作用比明目张胆的贪污要大得多。50万的贪污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就是50万;50万不明资产给社会造成的风气的败坏及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消极导向造成人的行为方式的腐败,给社会造成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5个亿。人的行为方式腐败是其他方面腐败的催化剂。行为方式腐败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降低主体的素质;挫伤人的积极性;使人严重缺乏安全感;提高交易成本;破坏社会诚信体系,搞乱市场秩序,瓦解社会有机体,使市场交易无法正常进行。行为方式的腐败违背了贡献与索取相统一、公平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行为方式的腐败不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而是经济发展的腐蚀剂,是最根本的腐败。
权力寻租的解决方案
(一)经济解决方案
1、确立劳动力商品原则 劳动力商品原则的内涵就是劳动者的贡献和索取之间的等价交换,它在实践中的必然结果就是按劳分配,而不是按权分配。劳动力商品原则可以凝结人们心目中不劳动者不得食的伦理道德观念,使权力寻租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劳动力产权制度。只有企业财产保值增值同劳动者的利益挂钩,才能够提高劳动者监督经营的积极性;只有权责分明、管理科学,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才能避免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和瓜分国有资产的共谋现象。
(二)政治解决方案
1、健全民主制度 必须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与领导干部直接选举制度,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制度,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真正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要马上建立官员财产公开与定期申报制度,建立权力和权力、权力和利益相互制衡的制度,打破由于长期领导干部任命制而逐步形成的关系网,根除官场腐败、权力寻租的靠山和背景。
2、健全科学决策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政策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具体化,避免政策抽象化和多变化,改变由利益集团代言人主导国家政策走向的“智囊团”决策机制,形成互联网时代开放型民主决策制度,避免理论脱离实际,消除权力寻租的政策资源。
3、健全纪检司法体制 纪检司法应分立于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实行案件三审终审制、结案释法反馈备案制、司法管辖权流动制、法官异地任职定时轮换责任终生追究制。法官不管是由于受贿还是出于徇私、渎职、地方保护主义,只要是刻意制造冤假错案或剥夺老百姓诉权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法律条文要具体化,最大限度缩小法官自由裁量权,堵塞任何可供法官权力寻租的灰色空间。检察院、人大对民事刑事司法监督要一视同仁,特别要堵塞司法程序监督的漏洞。目前当务之急是在地市级以上派驻中纪委、国家安全委联合工作组(最高法排除在外),专项复查当地老百姓申诉案件,冤假错案发现一个当场纠正一个,而不必通过所谓再审程序由法院来纠正;对于制造冤假错案的司法人员和干预司法公正的党委政府官员不管渋及哪一级都“零容忍”视情节轻重马上处理。任何一级工作组只直接对中央负责,人员精心选择、定期轮换,在人员配备、工作范围乃至个人生活方面全方位切断和地方党政司法部门的任何公私关系,杜绝工作组人员权力寻租和地方保护的可能。待历史遗留冤假错案全部得到纠正、司法体制健全时再考虑工作组是常设还是撤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摸索一套完整具体的司法可操作体制,使社会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减少行政监督,强化司法监督、纪检监督与舆论监督。
(三)思想解决方案
1、思想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经济为中心、平等为核心价值、价值为核心机制、充分自由竞争而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形态,不是一切向钱看经济;是比发达的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绝不容许通过权力寻租、赎买权力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应该树立劳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摆正掌权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
2、道德建设 应该塑造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的独立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劳动人民的独立人格、自主精神、平等意识为前提或基本条件。因此,必须破除人身依附关系。
3、科学文化建设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归根结底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风气,引导人们科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提高人们精神生活水平,而不是一切向钱看。在人们健康的价值选择、健全的社会道德体系中,逐步取消权力寻租的土壤。
权力寻租不是像有的人说的,是改革成功与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化。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清除权力寻租的根源是同一个过程的双重任务,两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必须“两手抓”;而把两者统一起来的基础是民主与法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