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洛克说:“理想者胜过利益者百倍。”一位军事学者把这句话引用到军队,得出类似的结论:“古今中外,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是理想型的军队,而不是利益型的军队。”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也是革命军人意志上的“钢”。一个人选择为利益而活还是为理想而生,决定着人生的高度、成色和品质。一个“软骨病”患者,和一个“革命意志坚如钢”的人相比,就像燕雀之于鸿鹄、荆棘之于栋梁。后者只向光明和理想鞠躬,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瘅精瘁力以成之,而前者战时为了苟活可以不顾廉耻,平时为了私欲可以不择手段。
列宁有一句名言:“共产主义者的心,至少有一半生活在未来。”理想者精神世界之丰富,远超过现实的物质世界,寻梦脚步之坚定,远超过常人的想象图景。杀头不怕、坐牢不惧、吃败仗不馁、受误解不怨。这也许可以解释,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当时只有300多万名党员的共产党,之前牺牲的党员烈士就有320万人。
有理想信念,一个政党就能够凝神聚魂,一支军队就能够上下同欲。巴尔扎克说:以利益为主的阵营总是会动摇的,但以信仰为主的分化不了。要保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蓬勃生机和活力,离不开一大批理想者为之戮力奋斗。
曾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在分析国民党失掉大陆的原因时说:“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他们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可悲的是某些国民党党员缺乏这种精神。”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军主要依靠政治觉悟、精神力量,依靠将“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来教育官兵、引导官兵和凝聚官兵。
三湾改编后,“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当时许多领导都心存疑虑,这样队伍还能不能带下去?还有没有人来参军?毛泽东则自信地说:“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不是过去的旧军队嘛!”
这支军队之所以不同于任何旧军队,就在于广大官兵懂得扛枪打仗不是为着少数人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正如晚年的张学良在回忆中说:红军为什么打不散,散了还会回来,主要是共产党、红军信仰他们的主义,甚至每一个兵,都信仰他们的主义。
与我军“胜则全力以赴,败则拼死相救”相比,国民党军队之间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见死不救,“你来我不来,腰来腿不来”的现象十分普遍。难怪有国民党将军说,共产党把心思都用到战场上,所以总打胜仗;国民党把心思都用在官场上,所以总打败仗。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靠金钱刺激只能豢养一帮见利忘义的亡命之徒,绝对塑造不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仅靠利益来维系,其结果往往是,“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私行胜则少公功”。“理想”与“利想”从来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支军队,如果把重心放在“利”上面的军人多了,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就会趁势而上,小山头、小圈子就会大行其道,就会使凝聚力、战斗力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让理想成为催征的精神号角,而不能“行远忘初”。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