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包纳四夷的中国》描绘了一幅壮丽恢弘的历史画卷。这幅画在变幻莫测的历史进程中,不停地被合上和打开。但基本情况是,少数民族完成了内部的统一,就有很大的可能入主中原。而这些受过华夏文明洗礼的民族,就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因而,现在有很多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日本,作为一个深受中国文明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民族来说,我把其称作另类的蛮夷。它在强大之后,想要跨越中国这座大山难上加难。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国力大增,以10万兵力入侵朝鲜。但处于衰弱期的明朝,以4万关宁铁骑应敌,还是大获全胜。历史把机会留给了本土蛮夷——满族。这样,整个的历史画卷呈现出由西到东依次展开的态势。
就这样,日本成了最后一个蛮夷。而广泛被讨论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不同结局就可以放在广阔的中国史的范畴中加以思考。西方的侵略,成了日本真正统一的动力。在行政上的废藩置县,则具有中国式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功能。清除传统武士阶层,则真正的使得日本迈入现代国家行列。我不认为日本真正达到福泽谕吉“脱亚入欧”论的地步,实际上统治日本的思想还是军国主义化的儒家思想,日本做到了“日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我看来,两个甲子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不过是又一次蛮族入侵中原的开始。日本也妄图的以中国文明继承者的姿态出现,来挑战满清的统治。而面对日本的文化攻势,中国的整个上层都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中,无法做出有力的应对。这是一条影响至深的路径,寻求中国新未来的仁人志士,把目光投向了日本,师从日本。从此,中国上层有了强有力的亲日派,并在八年抗战时,在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蛊惑下,终于结出了汪精卫这枚苦果。
日本也在经历着现代化的阵痛。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并不是通向幸福时光的康庄大道。在依靠中国甲午赔款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日本的底层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苦难。马克思的革命思想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无产阶级化的国家,但最终却滑向了法西斯的深渊。实际上,现在去看德意日法西斯的发展历程,以及失败国家的经历,我们会得出全新的历史经验。那些没有经历有效行政治理、依然靠古老方法进行统治的国家,选择西式道路,只能自取灭亡。而那些保留了武装集团的民族,则会用铁与血让整个世界跌入深渊。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金融和战争,但在没有金融主导权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战争。这也说明了资本主义和蛮族入侵的血缘关系。对于后进国家,战车一旦发动,就没有停止的可能,否则就意味着灭亡。而这种压力的产生,在更大程度上是来自内部的,而不是外部。这也是蛮族没有远见,无法整合内部资源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日本的武士集团一方面以大资本财团的面貌出现,一方面则变成了日本军队的下层骨干,而他们的利益是不同的。但相同的一点是都喜欢战争。一个是有远见的战争,一个是不顾一切的冒进。而支撑日本社会的就是抢夺胜利果实的底层民众,它们决定了战争的时间表。
但很显然,这些下克上的新晋武士阶层是缺乏历史底蕴的。他们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被推上了舞台中央,担当了主角。但他们并不具备担纲主角的能力。日本的北进派和南进派也是以前争斗的继续,但后来的日本是被一种情绪裹挟着,大东亚共荣、偷袭珍珠港带有滑稽的日本平民式的漫画幽默。日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绝命突围,但终因方向不明最终力竭而亡。中日这场民族对决也可看成是中日历史底蕴的较量,经历过更多考验的中国平民阶层最终打败了日本的下层集团。但这场战斗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战后,日本经历了经济腾飞。我不认为这是偶然的,反而觉得这是被压抑的日本新兴阶层的绝地反击。但广场协议以后,日本遭遇了十几年的经济停滞,日本社会又重新涌起了复仇情绪。我们也能知道,在处于附庸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是无法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的。就像中国社会一般,日本也会开启下层阶级和新兴商业集团的反复拉锯的。这是一个全新的历史命题,这会影响整个东北亚的走势。
对于中日的未来,我是不看好的。中日的结合很难平衡双方的利益,而且使得日本处于更为脆弱的受攻击的地位。但日本也很难孤注一掷式的发起对中国的进攻,因为第一步通常是很难的。台湾是东北亚的枢纽,没有收回台湾,中国始终处于一个被分割的状态,面临突发危机的威胁。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敌对势力也一直在进行布局。今年骤然而至的台湾反服贸运动以及香港的占中运动,都是要推动局势向复杂化发展。或许,这是中日斗争的前沿地区。但中国周边不再有四夷的时候,是真正考验中华文化与时俱进能力的时候了。我们需要文化创新,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