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工作的持续推进,大批贪官纷纷落马。贪官落马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有一些贪官落马,竟然引起老百姓的质疑,甚至同情。老百姓之所以质疑、同情这些落马官员,就是因为这一部分官员,都曾经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能吏”。而令老百姓更加难以理解的是“贪官多能吏”。
“能吏”为什么变成了“贪官”?“贪官”为什么多“能吏”?关于这两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甚至普通网友都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林林总总的见解归纳起来,基本上回答了上述问题。但是,“贪官”当初是如何成为“能吏”的?究竟何谓“能吏”?大家却并没有去深入的研究。
何谓“能吏”?所谓“能吏”,顾名思义就是“能干的官吏”。一个官员要成为“能吏”,首先要能干、肯干、实干。其次,要有干出来的成绩。最后,这种成绩和过程要能够得到认可。要能干,则需要有能力、有魄力。能力是政策理论水平,是专业技能,是工作方法,而魄力与肯干则是效率与态度。能干、肯干是基础,实干是过程,成绩是结果,认可是分数。
评价一个官员既要看到他所取得的结果,也要关注他是通过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手段取得这样的结果。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往往只看到一个客观的结果,而无法了解更详细的过程。因此,我们往往根据这样一个结果是否利好国计民生,来对某一官员进行“能吏”还是“庸吏”的判断。作为相关组织部门,在考察官员的时候,也往往唯政绩论。只看结果和“唯政绩论”,以及“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舆论导向,让广大干部群众陷入了“唯结果论”的泥淖。而正是“唯结果论”的泥淖,让一些不法官吏竟然成了我们眼中的“能吏”,成了我们同情的对象。
但在党纪国法面前,这些所谓的“能吏”立马显出了自己的原形。所谓的“能吏”,只不过是一伙贪婪、狡诈、虚伪的政治骗子而已。真相已经大白天下,如果我们还要去质疑,去同情这样一伙骗子,该是多么的令人感到悲哀!
2014.11.30 北京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