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也改了三十年,今天还要继续改,“两会”中有委员问为何涛声依旧,改到何时才有头?白医天使,救死扶伤,为何医院暴力“司空见惯”?回顾医改的历程,其改革之初就是推行私有化的组成部分,医疗商业化与企业私有化、教育产业化、住房市场化组成了修正主义经济改革的新“四化”。有人说:改革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盗贼的逻辑,正确并准确地讲,私有化改革,就是不断制造问题,并不断应付问题的过程。
医改之初的本质目的就是推卸责任,榨取钱财。在公有制体系下,医疗事业是公共福利事业,在经济落后的新生国家,已初步建立了城市免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能初步保障工农大众的基本医疗服务。而医疗商业化,病人就是财源,医生成了商人,商人与逐利为目的。于是才有了过度医疗、过度用药。一个感冒得化几百元,进了医院,验血胸透加X光,医生的诊断技术咋都仰仗医疗设备了呢?一位小学生拔河比赛摔伤了退,医院竟然给他做了两次穿刺检查,过去生病一般是吃药,稍严重的肌肉注射,控不了病情才挂水。如今怎么医院上来就挂水,为什么肌肉注射都没有了呢?
我不怀疑医院和医生还尚存救死扶伤的良知和医德,但在私有化下,医院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医院为逐利为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准确的讲是以金钱追求为中心,计算GDP的单位不都是用钱吗?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不也是用钱吗?啥时候讲过社会效益了,改革之初讲社会效益了吗?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中,医院不赚钱怎么生存?资本主义的竞争,就是尔虞我诈不择手段的竞争,因为,资本主义的竞争法则就是“丛林法则”。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就是例证。医药行业也不例外,为什么一些廉价有效的常用药市场难觅,为什么一些廉价药换了包装身价倍增?为什么一些医生要极力动员病人动手术?医疗事业不再是阳光事业,医疗服务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而是成为了为人民币服务的机构。
看病难,一方面是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一方面是病人的增加。在公有制体系下,几乎稍大的工厂企业都有职工医院,(还有职工学校和幼儿园),一般的小病都能就近就医。这也是当年所为“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却在为国家承担着社会责任,为城市职工提供了医疗福利保障。当国有企业被摧毁之时,这些为城市职工提供医疗服务的保障体系也同时被摧毁了,从面使得社会医院的接诊压力陡增。与当年教育产业化盛行之际所出现的学校两极分化一样,医院也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两极分化,使得一部分医院人满为患,一部分医院门庭罗雀。另一方面,人们怕进医院,所以小病自己买药,大病才上医院。中国私有化的杰出成就,就是推动了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让人们都成了半个医生。病人多,当今的环境污染,水污染,有毒食品等,导致了人们的健康状况恶化,各种病症尤其是癌症病症和病人史无前例的增加,他们都是私有化进程中的受害者,他们的病也是中国私有化下的社会病,私有化就是这个社会的病源和病根。
天使与魔鬼在私有化中轮回转换。都说医生是白医天使,但在这个金钱万能和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医生也要经济效益,开贵药、吃回扣、拿红包不是没有,当他们在行使职责的时候,他们是天使;当他们开始唯利是图从病人身上剐利益的时候,他们就成了魔鬼。一方面,有的医生在说自己的收入少,不满足;一方面有的医生在抱怨,从早晨到下午连续给病人看病,连上厕所的功夫也没有。是的,医生累了,可在这个充满竞争和为生存都在奔波的社会里,谁不在喊累?对于病人来讲,排了几个小时甚至是数天,结果只是让医生看了几分种。当病人花光了积蓄或倾全家的所有,把希望寄托于医院的时候,当他们的病还是没有好转的时候,病人及其家庭的情绪失控了,他们疯狂了。如果不是绝望,又何以会疯狂?“丛林法则”就是你争我夺,“医闹”和“医暴”不就是利益博弈的表现形式吗?我也反对“医闹”和“医暴”,央视打出这样的标题:《医院暴力不能“司空见惯”》,但却没能揭示“司空见惯”的医暴,所产生的病根,那是中国私有化的常态,因为,私有化的中国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