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白岩松先生也很“任性”》在网上发布以后,看了部分网友的评论,我曾怀疑过自己,对白岩松先生的看法是否准确。于是通过百度搜索,又找到了白岩松先生的两篇文章来学习。
一篇是,腾讯文化2015年1月17日发布的,摘自《龙永图 白岩松:中国,再启动》该书的文章,题目是《白岩松:中国人没有信仰 哪来的幸福》。
另一篇是,《人物》2012年9月20日发布的,《正确先生&怎么做一个既得利益者——专访白岩松》,:白岩松 张卓、林天宏 。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研读,对白岩松先生我又获得了这样的印象。
一、白岩松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白岩松先生爱什么?又爱谁呢?
【《人物》 :你最欣赏的官员是谁?讨厌的官员呢?
白岩松:朱镕基。……
还有龙永图。我视他为师长。……
我讨厌的官员,我能跟你说名字吗?我不喜欢的官员多了。我最不喜欢的不是贪的,在坐在位置上不干事的人。我见过贪官但能干的,真有不少。我更讨厌好像也不贪,但从来不干事的官员。】
白岩松先生还爱谁呢?
【《人物》 :如何看木子美?
白岩松:木子美把社会容忍的幅度拓宽了,我自己喜欢不喜欢不重要,用自己的能力接着走人生的路,OK吧。没什么可做道德评价。】
白岩松先生认为,【木子美把社会容忍的幅度拓宽了】,【沒什么可做道德评价】。这是否意味着,白岩松先生对这位在读书其间便倾情另类,毕业后更是游戏人间,纵情风月,并以出卖贱男为乐的木子美,持一种默认和爱护的态度呢?
那么,白岩松先生除了【更讨厌好像也不贪,但从来不干事的官员】外,又憎恨谁、憎恨什么呢?
请看白岩松先生是怎么说的吧!
【《人物》 :你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怎么看?
白岩松:中国没在向前走吗?你愿意回到“文革”吗?还是愿意在现代呢?我们比“文革”时更危险还是更安全了?当然,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不安全的时代,这是前进必经的路。我感受过,经历过“文革”,我非常明白,稍微不注意,还会回去。往哪儿走?不往前走吗?甚至有人说怀念毛时代,在怀念集体权威,怀念那个混乱的时代,没有法律的时代,怀念一个人人都穷、人人都平等的时代,开国际玩笑!】
【每天打开电视或上网看新闻,常看到:“航班延误游客围攻机场工作人员”“机场爆炸”“商场砍人”“孩子被摔”“城管打死人”……社会时常显出浓重的戾气。我们不能只简单谴责这一戾气横生的现象,也不能指望肇事者被惩罚就万事太平,此刻,更需要思考的是这些戾气的根源在哪里。
我觉得三个因素可以涵盖中国目前的很多问题。
第一个,来自不信任。现在中国庞大的信任危机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我觉得来自中国人的“怕吃亏”。人太多了,所以都怕吃亏。……
第三个,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已经非常习惯直奔目的,干什么事都是直奔目的,过程往往被忽略了,……
这就是过去匮乏所导致的一种急于拥有的心态。……】
白岩松先生憎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憎恨毛泽东时代、憎恨集体权威。他将现实中【这些戾气的根源】,归咎于【这就是过去匮乏所导致的一种急于拥有的心态。】
白岩松先生看不见,正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开了“潘多拉”之盒,让私心的魔鬼,冲破了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公心。
白岩松先生看不见改革开放的基础,以及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正是来自他看不顺眼的【毛时代】。也没有看见改革开放正在消耗着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
白岩松先生幻想着,在封、资、修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境况中,去建设社会主义、建成社会主义。……
二、白岩松先生是一个正在【寻找信仰】的人。
白岩松先生说:【寻找信仰,我觉得这是中国最大的命题。】
白岩松先生为什么要寻找信仰呢?
因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沒有信仰的国度。他说:
【我觉得中国有很大的焦虑痛苦,来自我们的确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中国只有1亿多人有着各种各样的信仰,剩下的都是临时抱佛脚。】……
【40岁的时候,我写了12个字到《南方周末》上,“捍卫常识,建设理性,需找信仰”。】
在白岩松先生的眼中,中国是一个沒有宗教信仰的国度,只有1亿多人有着各种各样的信仰,剩下的近13亿人都是临时抱佛脚。我认为白岩松先生这个结论太轻率了一点。
据零点公司的调查,中国16岁以上人口中,有1.2亿人自称不信仰特定宗教,但相信神灵、佛祖或鬼的存在, 1.41亿人相信财神,1.41亿人相信风水,2.06亿人承认祖宗神灵存在。中国大约有1.87亿信仰佛教。大约有1亿基督徒。信仰伊斯兰教的约2千多万。(以上资料来自百度搜索)
8千多万共产党员应该是有信仰的人吧。
各个民主党派的成员也是有信仰的人。
广大工农兵以及干部当中,那些崇拜毛泽东、信仰毛泽东思想的人,同样有信仰。
那么白岩松先生,为什么还会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呢?请听他又怎么说的吧:
【当然,必须强调,在中国,信仰可不一定与宗教有关,但一定与我们内心的充实有关。我们内心要建立一种信仰,就是要有敬畏。改革开放30年,欲望面前,信仰的核心是敬畏。敬畏是两个词,尊敬什么,畏惧什么。因此,我一直把它比喻成一条大河两边的河堤,这边是敬,那边是畏,河的堤坝足够高,不管河流怎么波涛汹涌,都不会泛滥成灾。但问题是,这100多年信仰的崩塌,敬畏的河堤不在了,或者变低了,因此欲望的河流奔腾泛滥,带来无数灾祸。】
【但过去我们有的一些信仰,几千年来对中国人起到支撑作用的东西被彻底毁掉了。】
这两段话里,可看出白岩松先生认为:几千年来对中国人起到支撑作用的东西——信仰,100多年前就被彻底毁掉了,崩塌了。
这100多年前,中国是什么朝代?是清朝。发生过什么事情?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难道白岩松先生认为是辛亥革命造成了中国人信仰的崩塌,彻底毁掉了中国人起到支撑作用的东西?难道白岩松先生的信仰和想维护的是封建帝制?
白岩松先生想寻找的信仰又是什么呢?请听他说:
【中国传统信仰是八个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八个字是根基,可现在信的人也不多,如果还有人信,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也不至于那么严重。不信这八个字,是一个根源。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曾经提出“信仰危机”,那时候提的“信仰危机”跟现在我说的寻找信仰是不一样的。那时候“信仰危机”指的是对内心的挑战,而现在我们真的要寻找属于中国人的信仰,它是什么?它不一定是宗教,但应该是把中国人被摧毁掉的信仰链条重新接上。如果一个人活着没有任何畏惧,他会让整个社会感到不安。】
白岩松先生说:【应该是把中国人被摧毁掉的信仰链条重新接上】。是重新接上清朝及其以前的信仰?还是要接上民国的信仰?还是要重新接上【毛时代】的信仰?都不是。白岩松先生是相信因果报应的,所以,他是要重新接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仰。
然而,白岩松先生要人向善的时候,又不赞成大公无私。【2000年前后,白岩松身兼三个节目的制片人,后来看了《道德经》,全推了。“36岁本命年的时候,《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一下子让我把很多问题想明白了,‘无私为大私’,不是说总像我们说的要大公无私,喊口号,人家就告诉你,无私为大私。当你真无私的时候,你得到的是最多的。”】难道因为【真无私】而得到的,不是一种【善报】吗?
其实【毛时代】所倡导的天下为公、共同富裕、斗私批修、我为人人,不正是劝人向善吗?人人都能向善,人人都能获得善报,这不正是白岩松先生所期待着的吗?白先生为什么还要如此憎恨【毛时代】呢!?难道【毛时代】损害了白岩松先生的私利?如果因为损害了自己的私利而憎恨【毛时代】,那白岩松先生就违背了自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仰。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坚定不移的、极度的相信和尊敬,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宗教是一种信仰,但不是信仰的全部。
信仰可以认为是一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选择和持有。人只有有了正确的信仰,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信仰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人们推崇的文化,文化又决定了社会的风气。社会风气又决定了政策的制定,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社会在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共同富裕、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道德体系,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一道终结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市场化”改革等等,盛行起了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才造成了社会不平等,人们精神空虚,宗教复兴,社会不稳定,……
看起来,这些是是非非,高高在上的白岩松先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
张卓、林天宏在《正确先生&怎么做一个既得利益者——专访白岩松》的文章开头是这样描述白岩松先生的:
【有时,他是中国最直言不讳的声音之一,有时他又会含糊自己的说辞和指向。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支持改革开放,而他的言论又标志性地解释着何为“新闻战线”。在中国,只有这一个人,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无论是谁,听到他的话,都觉得其人颇有道理。他口吐诤言却不刺耳,他站在爱护党的立场上说话,也没有显得古板。他是理性先生。从公众形象上他是典型的半框眼镜、国字脸和正色先生。也很难说他不是狡黠先生。最终。白岩松是稳健先生和——正确先生】。
通过学习上述两篇文章,我认为白岩松算不上理性先生,也算不上正确先生。他能左右逢源,是位稳健先生,但更像个狡黠先生。
白岩松先生说:【我是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白岩松的“任性”,恐怕跟他的“三门”经历有关。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又是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又进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名门。接触的多是高官和高级知识分子。估计他沒有接过地气,因此他不一定了解工人、不一定了解农民与农民工、也不一定了解城市贫民,恐怕这就是他“很任性”的根源。
看来,我认为白岩松先生也很任性,还是对的。
说明: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引自两篇文章里的原文。
2015年4月8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