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央视播出了反腐纪录片《巡视利剑》,很好看。在第三集《震慑常在》中,展现了原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和陈树隆的问题。
这两个人都当过国企领导,熟悉经济金融,故而他们的腐败方式自成一体,跟多数官员的腐败不大一样。我对这个类型的腐败案件很感兴趣,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片子里中纪委的一位工作人员针对杨陈二人的问题表达的一个观点:
他们两个人都曾经长期在企业任职,把商人那一套,把商场的那一套带到了党政机关,表面上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实际上是一名商人,党员的这种成分太少。
解说词接着这样说:
杨振超和陈树隆都曾经长年担任企业一把手,此后虽然从企业到了党政机关,但逐利至上的价值取向却从未改变,既想当大官,又想发大财,将商品交换原则带入党内政治生活,严重破坏政治生态。这条亦官亦商的道路,最终通向的是毁灭。
这话太有趣了,很明显地包含着对商人行为逻辑进行批判的色彩,在某种意义上还将商人逻辑和党的政治逻辑对立了起来。在《巡视利剑》这个系列中,提到商人这个腐败案件中不可或缺的群体时,解说词中统一使用的是“老板”这个称谓,而不是带有褒义色彩的“(民营)企业家”。这种表述里头能听出鲜明的价值倾向性。
这个地方,我觉得有一点可以讨论的余地。杨振超和陈树隆都当过企业的一把手,但他们任职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否则他们也不可能从企业转到党政机关工作。私营老板是没有进入党政机关的正规渠道的,除非采用卢恩光式的造假和买官手段。
国企也是企业,目前还已经采用了“国有资本”的提法,替代了以往的国有资产。在承担稳定国计民生的政治使命以外,国企有将资产予以保值增值的任务,这就要求国企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跟私营老板一样,懂得如何逐利,并且擅于领导企业逐利,否则也不是个合格的国企领导。
另外,再看党政领导干部的行为逻辑和老板行为逻辑到底该是什么关系。
理论上说,两个群体的行为逻辑有巨大差别,党政领导干部应该为人民服务,老板只要为人民币服务。两种行为逻辑孰高孰低?按片中的说法,商人的低,官员的高;官员把商人习气带入官场,是对政治生态的玷污。
在工作中,干部跟商人不可避免地要打交道,在民生方面,地方主官有发展经济的责任,在政绩上有发展经济的动力,为了完成这些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得和商人合作。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作风和商人带着的社会风气,就会发生碰撞。两种作风实际上会是什么关系呢?是东方压倒西风的关系,还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关系?
要想让领导干部既安于清贫,又自信满满,获得相对于有钱人的心理优势,其实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让发展经济与为所有人赚钱、实现共同富裕划等号。然而在现实中,领导干部发展经济,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创造机会给老板赚钱——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子。这种实际上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服务的工作,让老板们更富。说官员是在给老板打工也有贴切的成分。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在跟老板打交道时是不可能有什么心理优势的,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比老板高尚的地方,只会有实际上是在为老板做嫁衣裳的感觉。比生活享受,又远远比不上这些老板。这种落差会产生“势能”,总是有往下滑的动力,官员们想行为上不滑坡也不是做不到,但得随时绷着,一松懈,防线就稀里哗啦地崩掉了。
任何腐败和违法违纪现象都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都有社会性的基础,所以在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问题产生的机制,并加以协调解决。否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有点扬汤止沸的味道了。也就是说,这股“势能”得给它消除了才行,消除该“势能”就是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什么意思呢?就是应该在经济中增加社会主义的因素,这样一来,官员抓经济就等同于为全体人民服务了,工作上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自然就增强了,抵御诱惑的本领也就提高。
同一枚硬币的另一面就是“老板”。在所有的腐败案中都有老板的身影,不光《巡视利剑》,之前制作播出的《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中,都频繁出现老板这个群体。应该说,老板已经成了腐败问题的构成因素之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