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时跨过鸭绿江感受祖国
咏慷
每当人民军队的生日临近,我都会想起一桩桩亲身感受到祖国母亲温暖的往事。
记得建国初期,在我还没有达到上小学的年龄时,就曾经令许多人感到难以思议地去了一趟保家卫国的现代战争的战场,领略到一次弥天的炮火硝烟。
那一年,抗美援朝战争刚刚停战。由于许多志愿军干部都要坚守岗位,因而允许部分家属子女前去战地探亲。于是,幼儿园放暑假后,在志愿军某兵团机关工作的父母托一位年轻的志愿军叔叔接我到东北的边境城市丹东(那时叫安东),在边防部队的营区里见到阔别多年的爸爸妈妈,同他们一起在一个图书馆里借住了难忘的一夜,又一道跨过了鸭绿江大桥。
奔腾的江水,浪滚滔滔。长长的铁桥,似乎随时在炮火中飘摇。当一列满载军械的列车风驰电掣般从身边掠过时,父亲和叔叔急忙按我蹲下,告诉我只有这样重心低了,才不会被飞旋生风的车轮卷去。他们还对我说:“记下这有意义的行程吧!你在没有上学的孩提时代,就和英雄的军队一起跨过了鸭绿江!……”
当时跃入我眼帘的三千里江山,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然而,就在那鸭绿江畔的广袤焦土上,不屈的金达莱可没有开败。难怪著名诗人贺敬之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
山山金达莱,
村村烈士碑……
此战新生仅仅一年多的积贫积弱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打败了世界头号霸主,击碎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树立了一个古老民族首次在异国他乡击败了世界列强的历史标杆,血洗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屡遭欺凌签署不平等条约任人宰割的百年耻辱,掀开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国家通向民族解放自由的大门,世界为之一振,树立信心,看到了希望,赢得了未来,一个崭新的世界的到来成为可能。
记得兵团司令部隐藏在一条松柏苍翠的山谷里,仿佛是一股绿色的山洪奔腾而下。山谷中,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在青褐色的山石间喷吐着晶莹的珠玉。简陋的营房全都依山而建,酷似猫耳洞式的建筑,前边露在山外;后边嵌进山里,延伸下去还连着防空洞。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我军指战员那种艰苦奋斗、万难不屈、亲密团结的优良作风。据说,杨得志、韩先楚、李志民、郑维山、陈先瑞、旷伏兆、曾思玉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著名将领,也都和战士一样住在那种简朴的屋洞相连的地方。在他们眼里,这条件艰苦的战斗前沿,背后就是祖国,就是天安门!
那时,对我最有魅力的事情是“跑警报”和听前辈们讲战斗故事。一听到防空警报的号声,人们便以最快的速度躲进阴凉阴凉、山水潺潺的防空洞里。于是,各种方言的“龙门阵”就摆开了政策战场。指战员们乐观的情绪溢于言表,战斗故事迷人的程度,显然胜过了今天的热播电视连续剧。
每次警报刚一解除,人们便又争分夺秒地奔回自己的战斗岗位。驻地附近的朝鲜农民,也就又继续在崭新的弹坑旁种开了庄稼……在他们里面,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英雄模范,如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一直感动、影响了我几十年。当时,我便有一个深深的感觉,几在英雄们那伟岸的身躯背后,都有着一个无穷力量的源泉,这就是祖国。
几十年来,儿时那难忘的情景一直储存在我心灵的底片上。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的《三千里江山》等文学作品,也一直置放在我的桌头。
受保家卫国的志愿军英雄的激励,我在高中毕业后把投笔从戎作为各项职业的首选,在人民军队里为保卫祖国一直战斗了40年!无论我自己以及我们的祖国,是在顺利发展的时候,还是在暂时出现的逆境里,我都常常在想,那种革命战争时期艰苦奋斗、万难不屈、亲密团结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只要能保持住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宏伟的目标不能达到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国全军全党激励世界人民的胜利。对于这个世界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史上的绝唱,后人应当隆重纪念,深入挖掘,冷静思考,全面总结其历史经验,汲取继承其伟大的精神财富和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动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